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玲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三维重建
  • 3篇子宫
  • 3篇可视化
  • 3篇可视化研究
  • 2篇中国数字化可...
  • 2篇数字化可视人...
  • 2篇脱垂
  • 2篇女性
  • 2篇盆底
  • 2篇器官
  • 2篇器官脱垂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切除
  • 2篇子宫切除术
  • 2篇可视人
  • 1篇荧光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提肌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雷玲
  • 4篇徐惠成
  • 3篇王延洲
  • 2篇吴毅
  • 2篇曹莉莉
  • 2篇赵骏
  • 1篇孙欣慰
  • 1篇潘珂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CVH的女性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
雷玲
经阴道改良盆底功能重建术中切除子宫与保留子宫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经阴道改良盆底重建术中切除子宫与保留子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3年在我院接受经阴道改良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切除子宫组(concomitant hysterectomy group,CH)71例,保留子宫组(uterus conservation group,UC)53例。比较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参数;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评估患者术前的脱垂情况及术后的手术效果;以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7,PFIQ-7)、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相关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 form 20,PFDI-20)评价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POP-Q值及POP-Q分期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PFIQ-7和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以上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有性生活的UC组9例和CH组8例;两组术后PISQ-1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改良盆底功能重建术中选择保留子宫不影响手术疗效。
刘增婷潘珂曹莉莉王延洲雷玲徐惠成
关键词:盆底器官脱垂保留子宫子宫切除术
子宫旁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对正常女性子宫旁组织进行三维重建,为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模拟、影像学诊断提供有力的形态学依据,为妇科手术和解剖教学提供三维模型。方法:选择3例无器质性病变的女性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盆腔段数据,对盆腔器官和子宫旁组织进行识别、分割、创建可视化模型。结果:3例可视化人体盆部数据各个断面图像清晰,色彩逼真,肌肉、骨骼、纤维结缔组织、血管、脂肪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利用该数据集建立了女性骨盆、盆腔器官、膀胱宫颈韧带、宫骶韧带、子宫主韧带、盆腔血管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在三维模型上获得了膀胱宫颈韧带、宫骶韧带、子宫主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的数据。结论: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完整而精准,利用该数据建立的子宫旁组织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为妇科手术模拟提供有力的形态学依据,为临床和解剖教学提供实用模型。
雷玲吴毅王延洲赵骏杨铧琦徐惠成
关键词: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广泛子宫切除术三维重建
基于CVH的女性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
目的:通过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建立正常女性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为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模拟提供有力的形态学依据,为该部位解剖教学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选择3例无器质性病变的女性中国数字人体数据集盆腔段数据...
雷玲
关键词: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外阴癌三维重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膀胱基质-聚丙烯复合网片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猪脱细胞膀胱基质(urinary bladder matrix,UBM)-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M)植入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探讨其作为替代材料用于修复和重建盆底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分为BMSCs-UBM-PM组、UBM-PM组、PM组、假手术组,分别将材料植于大鼠皮下腹直肌表面。第1、2、4、6周取网片及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BMSCs-UBM-PM组中BMSCs存活及分化情况,对第6周取材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BMSCs-UBM-PM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且新生血管较多。免疫荧光示BMSCs可在体内至少存活6周,部分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力学测试:BMSCs-UBM-PM组最大负荷为(0.31±0.08)kN,最大张力位移化为(0.62±0.19)mm/mm,杨氏模数为(43.36±11.83)MPa,均显著高于其他组测试结果(P<0.05)。结论 BMSCs-UBM-聚丙烯复合网片植入大鼠体内后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引起的炎症反应弱,BMSCs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后可增加复合网片的抗张力强度,因此该复合网片可作为修复和重建盆底组织的候选替代材料。
杨铧琦孙欣慰雷玲徐惠成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
基于磁共振成像子宫脱垂患者盆底结构三维重建与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利用女性盆底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建立子宫脱垂患者盆底结构三维重建模型,探讨子宫脱垂患者盆底MRI三维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子宫脱垂患者30例为研究组(脱垂组),选取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于静息位和Valsalva动作时行盆底MRI扫描。利用Amira商业软件,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及3D建模。结果:建立了两组盆底结构的3D模型。脱垂组与对照组比较:静息位和Valsalva动作时的PCL、H线、G1角、G2角、宫颈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线、C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线静息位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位和Valsalva动作时差值比较:两组的PCL长度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线、G1角、G2角、B线、C线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H线对照组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结构,H线、M线、G1角、G2角可衡量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其构建的3D模型能直观显示各结构的空间毗邻关系,可评价复杂的盆底缺陷,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进行盆底解剖教学及生物力学研究。
雷玲赵骏吴毅王延洲陈伟杨铧琦曹莉莉徐惠成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盆腔器官脱垂肛提肌三维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