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红梅 作品数:139 被引量:810 H指数:18 供职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规模猪场沼液沉淀池底泥中磷形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020年 以规模猪场污染物排放定位监测点为依托,利用SMT法系统研究二级串联沉淀池0~10和>10~20 cm深度底泥中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NaOH提取态磷(NaOH-P)和HCl提取态磷(HCl-P)浓度变化特征。研究发现,0~10 cm深度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均高于>10~20 cm深度底泥,且沉淀池I>沉淀池Ⅱ。在沉淀池I的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HCl-P、NaOH-P和OP。在沉淀池Ⅱ的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OP、NaOH-P和HCl-P。HCl-P(惰性磷)占比均表现为0~10 cm深度高于>10~20 cm深度,沉淀池I>沉淀池Ⅱ,说明更深层底泥和二级沉淀池底泥中的磷活性更高。该研究可为提高沼液贮存池底泥中磷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刘威 石金霞 管益东 付强 朱燕云 靳红梅关键词:沉淀池 底泥 磷形态 猪场沼液 连续式湿干两级动态厌氧发酵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续式湿干两级动态厌氧发酵设备,该设备包括混合调节池、湿式厌氧发酵装置、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和发酵残渣脱水出料装置,他们之间通过管路依次串接,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底部设有壁面为多孔滤板的V形滤液槽,其上方为干式... 杜静 钱玉婷 常志州 奚永兰 黄红英 靳红梅 吴华山 徐跃定文献传递 高温预处理联合生物炭对猪粪堆肥中抗生素消减和重金属钝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2023年 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阻控是有机肥品质提升和安全利用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高温预处理联合生物炭堆肥技术,系统分析了猪粪堆肥腐熟效果、抗生素消减规律和重金属钝化作用。结果发现,高温预处理联合生物炭堆肥明显加速了猪粪腐熟进程,腐熟时间最多可缩短13.6 d;腐殖化程度显著提升,腐植酸含量提高13.5%,胡富比提高了0.96倍;高温预处理联合生物炭堆肥可实现抗生素的高效降解,在堆肥14 d后四环素类抗生素去除率达100.0%,28 d后喹诺酮类抗生素去除率达100.0%,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率达99.0%,比其他处理缩短了14~28 d;高温预处理联合生物炭堆肥可有效钝化猪粪中的重金属,Cu、Zn、Pb、Cd、Cr、As和Ni的钝化率最高分别为53.8%、51.6%、48.3%、35.8%、55.0%、53.8%和58.9%,比其他处理提高0.9~19.4个百分点。研究表明,高温预处理(90℃,4 h)联合生物炭(10%)堆肥可明显加快猪粪的腐熟,有效降低其中典型抗生素含量,并提高重金属的钝化率。 阚泽鑫 朱宁 龙玉娇 靳红梅关键词:生物炭 猪粪 堆肥 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36 2022年 为探讨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未来碳排放趋势,利用排放因子法对江苏省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0—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9年的CO_(2)排放当量(CO_(2)e)整体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并在2005年达峰,估算为8361.77万t,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则分别在2010年、2003年达峰,种植业排放量远高于畜牧业。农业CO_(2)e排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03年后排放强度逐年递减,到2019年已降至1.31 t·万元^(-1);在各碳源中,水稻种植是全省农业碳排放的最大排放源,而在主要畜禽中,猪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碳排放远高于其他畜禽;预计2020—2030年,伴随城镇化发展、农业人均GDP提高和农业碳排放强度的进一步降低,全省农业CO_(2)e排放量仍将呈下降趋势,在减碳的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经济高效发展。研究表明,江苏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未来农业碳排放的持续降低将有利于加速全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邱子健 靳红梅 高南 徐轩 朱津宏 李庆 王子清 徐拥军 申卫收关键词:农业碳排放 种植业 畜牧业 一种厌氧发酵生产甲烷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在发酵体系中添加少量磁性纳米颗粒,该磁性纳米颗粒通过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铁颗粒使得氧化铁颗粒带有不同类型的电荷,可促进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互... 奚永兰 叶小梅 杜静 靳红梅 孔祥平 王莉 朱宁麦秸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6年 为探明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以400、500、600℃热解制成的麦秸生物炭(BC400、BC500、BC600)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发酵试验,探讨了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37±1)℃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热解生物炭可显著(P<0.05)提高猪粪发酵系统的产气潜力和甲烷含量,其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BC600>BC500>BC400。厌氧发酵49 d期间,添加生物炭处理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分别为260.7~288.7 m L·g^(-1)VS和163.7~185.5 m 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77.1%~96.1%和78.1%~101.8%。同时,添加生物炭可明显提高猪粪厌氧发酵系统的消化效率(T90),缩短厌氧发酵的延滞期。不同热解温度麦秸生物炭对猪粪厌氧消化产气特征的影响明显不同,对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中的物料选择和条件优化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许彩云 靳红梅 常志州 杜静 黄红英 艾玉春 周立祥关键词:猪粪 产气特性 一种利用改性沼渣纤维制备育秧盘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沼渣纤维制备育秧盘的方法,首先将对沼渣纤维进行乙酰化预处理,然后与生物质黏合剂、增强填料、固化剂及脱模剂通过高速混炼工序,再利用模压成型制备出改性沼渣纤维育秧盘;经过厌氧发酵后得到的沼渣,木质素和晶体... 孙恩惠 黄红英 夏腾飞 武国峰 杜静 靳红梅 孙金金 叶小梅文献传递 不同腐熟度猪粪、奶牛粪在小白菜和香瓜上施用的农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进行猪粪和奶牛粪自然高温堆肥发酵,分别在15、25、35、50 d取样,获得了不同腐熟程度堆肥产物,分别进行了小白菜和香瓜种子发芽与田间应用试验,以期获得不同腐熟堆肥在蔬菜上施用的农学效应,旨在从堆肥农田施用的农学效应角度,为制订堆肥腐熟度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牛粪堆肥过程中的最高温度高于猪粪,且高温期也长于猪粪;两种处理在35d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降低,全氮含量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两种堆肥在35d后,均达到无害化标准。不同腐熟程度堆肥对小白菜株高和主根长及香瓜苗重和主根长均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白菜和香瓜出苗率、根系活力及小白菜单株鲜重和生物产量影响较大,尤其是猪粪腐熟25d,奶牛粪腐熟15d的堆肥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将堆肥理化参数与小白菜、香瓜生长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pH值、全氮含量和C/N这3种指标均与小白菜和香瓜各项生物性状无显著相关性;有机碳和DOC与各项生物性状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铵/硝与小白菜和香瓜的GI和根系活力均表现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其结果与现行的堆肥腐熟度指标并不一致。因此,在制订堆肥腐熟度标准时,应关注堆肥产物农田施用后不同作物所表现出的不同农学效应。 吴华山 常志州 靳红梅 徐跃定 张建英关键词:猪粪 奶牛粪 腐熟度 温和湿热预处理对稻秸理化特性及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为考察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产气速率的可行性,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湿热预处理温度80℃、物料含水率60%条件下,通过分析湿热处理前后稻秸理化特性及厌氧生物产气特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湿热预处理时间对秸秆预处理及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促进了稻秸有机物的溶出,预处理后稻秸水浸提液p H值有较大幅度下降,而COD、TVFA和乙酸含量均大幅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1、T2和T3处理秸秆水浸提液COD浓度分别增加了47.19%、55.18%和60.62%,TVFA浓度分别增加了22.34%、33.98%和50.12%,乙酸浓度分别增加了19.52%、34.02%和49.37%,并且乙酸占TVFA百分比均超过85%以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T1水浸提液各理化特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差异,而不同温和湿热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对稻秸纤维素组分破坏效果明显,但不同预处理时间对秸秆木质纤维组分破坏效果影响不大;厌氧发酵产气的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稻秸厌氧生物产沼气,发酵20d平均容积产气率可提高12.53%以上,累积TS产气率可提高36.17%以上.可见,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厌氧生物产沼气效果是可行的,考虑到工程应用中预处理能耗成本因素,湿热预处理时间以T1处理(即6h)为宜. 杜静 陈广银 黄红英 靳红梅 奚永兰 钱玉婷 徐跃定 常志州关键词:木质纤维原料 沼气 厌氧消化 微囊藻毒素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及累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3年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而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积聚的蓝藻毒素之一,对多种生物有着严重的毒性作用。MCs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些年,MCs对陆生植物的毒害作用及累积研究尤为引人关注,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MC-LR(L为亮氨酸)和MC-RR(R为精氨酸)是淡水水体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的两种MCs异构体。针对这两种毒素,重点介绍其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毒性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累积量,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靳红梅 常志州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陆生植物 污染途径 毒性作用 生物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