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彦 作品数:12 被引量:12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市黄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014年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急性传染病,EV71和Cox A 16为主要病原,多发生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重症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系统相关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衰竭。流行周期约为3至4年。重症患儿进入ICU救治,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危重症患儿强调"三早三基"。早期降颅压,早期气管插管,早期抗休克处理。把握三项基本处理:及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掌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指征,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白爱宁 韩彦彦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的安全性。方法 :将 32例中重度 HIE足月新生儿 ,出生体重 3.5± 0 .5 kg,5 min Apgar评分 <5分 ;生后 6h内存在脑电图异常和 (或 )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机分为治疗组 1 6例和对照组1 6例。治疗组于生后 6h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0土 0 .2℃ ,持续72 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治疗前、中、后监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治疗组还检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观察硬肿发生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期间 ,治疗组患儿心率减慢 ,与对照组 2 4 h、48h、72 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t值、P值分别为 1 .93,<0 .0 5 ;2 .0 4 ,<0 .0 1 ;2 .0 6,<0 .0 1 ) ,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硬肿症、呼吸暂停、心律失常、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钠等。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切实可行 ,对窒息新生儿的心、肾、肝及代谢功能无不良影响 。 白爱宁 韩彦彦关键词: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不同雾化方式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支气管痉挛,迅速解除缺氧状态的方法,验证氧驱动雾化吸入法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科日间病房住院的147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81例,对照组6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面罩吸入给药,对照组予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种雾化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喘憋、缺氧状态及肺部哮鸣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7.6%,对照组7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婴幼儿哮喘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 宋一萍 韩彦彦 梁旭 郭红梅 白爱宁 杨玮关键词:氧驱动 雾化吸入 婴幼儿 哮喘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的免疫状况 被引量:29 1999年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脏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损伤有关。我们采用病例对照方式,检测主要的免疫指标,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的免疫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病例组患儿87例为我院195年4月~1997年12月间... 韩彦彦 董丽芬 康娜关键词: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免疫机能 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6例)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以水沟穴为主,配合鲁米那肌肉注射、安定静脉推注;药物组(34例)单纯采用肌肉注射鲁米那、安定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疗效、止惊起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6.1%,优于药物组的79.4%;在止惊起效时间上,针药组明显短于药物组(P<0.01),且针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肌肉注射鲁米那、静脉推注安定治疗热性惊厥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方法。 宋一萍 杨伟 郭红梅 韩彦彦关键词:惊厥 醒脑开窍 针药并用 川崎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15年 川崎病属于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心血管系统损害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形成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扩张,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然而,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该疾病与多种细菌、病毒感染有关,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 郭红梅 韩彦彦关键词:川崎病 病因 发病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免疫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1999年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脏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损伤有关,而免疫损伤更受到重视。本文采用病例对照方式,检测主要、多项免疫指标,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的免疫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韩彦彦 董丽芬 康娜关键词:病毒性 心肌炎 儿童 抗体免疫 儿童骨骼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4年 了解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预防骨质疏松重要措施是提高成年早期的骨峰值,而儿童时期骨密度持续增长是影响获得最佳骨峰值的关键时期。本文就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的诸多因素综述如下。 韩彦彦关键词:骨骼发育 骨峰值 影响因素 血铅水平 骨基质 婴儿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伴发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伴发心律失常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对39例患儿均采用基础综合治疗加传统中药制剂黄芪、丹参注射液联用静脉点滴,不应用糖皮质激素、极化液及抗心律失常药。结果 37例痊愈,1例遗留有偶发房早,1例留有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以轻症为多,伴发心律失常者随病情好转而消失,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心律失常尤以Ⅲ°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脑综合征发作者应予及时治疗。 韩彦彦 栗秀芬关键词: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支气管痉挛、迅速解除缺氧状态的方法,验证氧驱动雾化吸入法的疗效。方法将147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1例,对照组66例。将治疗组、对照组随机分别分为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各组分别给予1、2、3号雾化液吸入,治疗组各组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面罩给药,对照组各组予以超声雾化方式吸入治疗,比较两种雾化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喘憋、缺氧状态及肺部哮鸣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6%;对照组总有效率71.2%,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号雾化液疗效最佳,与1号雾化液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β2受体兴奋剂与糖皮质激素协同雾化作用疗效最佳。 宋一萍 韩彦彦 梁旭 杨玮 郭红梅关键词:氧驱动 雾化吸入 婴幼儿 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