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振艳

作品数:22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妊娠
  • 8篇双胎
  • 5篇双胎妊娠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妊娠期
  • 4篇双生
  • 4篇胎儿
  • 4篇胎盘
  • 4篇结局分析
  • 4篇肝炎
  • 3篇羊膜
  • 3篇羊膜腔
  • 3篇羊膜腔穿刺
  • 3篇子宫
  • 3篇母婴
  • 3篇母婴传播
  • 3篇病毒
  • 3篇产前
  • 3篇产前诊断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22篇韩振艳
  • 13篇侯红瑛
  • 8篇方群
  • 7篇张媛
  • 5篇罗艳敏
  • 4篇白小艺
  • 4篇陈敏玲
  • 3篇陈宝江
  • 2篇何志明
  • 2篇尹玉竹
  • 2篇钟世林
  • 2篇陈筠虹
  • 2篇许成芳
  • 2篇陈健生
  • 1篇王子莲
  • 1篇郭佩玲
  • 1篇黄爱兰
  • 1篇凌家炜
  • 1篇崔金晖
  • 1篇范建辉

传媒

  • 5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中华产科急救...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产前诊断...
  • 1篇全国胎儿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GF19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25例ICP患者及25例健康孕妇的空腹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FGF19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同时登记并随访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血清FGF19水平的差异,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ICP患者的血清FGF19水平的平均值为116.43 pg/ml,中位数为87.17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93 pg/ml和176.67 pg/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患者血清FGF19水平与总胆汁酸浓度呈负相关(r=-0.472,P=0.017),而健康孕妇两个指标间无相关(P>0.05)。血清FGF19水平与ALT、AST、TBil、入组孕周、年龄、孕前BMI、入院BMI均无相关。与健康孕妇比较,ICP患者的血清AST水平较高、孕前BMI较低、分娩孕周更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患者血清FGF19水平下降,且与总胆汁酸浓度呈负相关,今后ICP的研究方向可关注FGF19因子上下游通路的激活状态。
陈晓丹李淑霞薛婷侯红瑛韩振艳
关键词:妊娠胆汁酸类
双胎及出生体质量不同一性双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特点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双胎及出生体质量不同一性双胎(不同一性双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特点。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分娩,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双胎孕妇1010例及其2020个胎儿,以双胎胎儿间出生体质量差异≥25%为不同一性双胎的标准诊断,不同一性双胎孕妇共119例及其238个胎儿为不同一性双胎组;双胎间出生体质量差异〈25%的891例孕妇及其1782个胎儿为出生体质量同一性双胎(同一性双胎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单胎孕妇4042例及其4042个胎儿作为单胎对照组。结果(1)两组双胎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一性双胎组的大胎出生体质量、小胎出生体质量及双胎胎儿间出生体质量差异分别为(2090±827)g、(1392±592)g及(33.9±9.3)%,同一性双胎组分别为(2408±543)g、(2191±505)g及(8.9±6.5)%,两组各项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一性双胎发生率为11.78%(119/1010)。与同一性双胎组相比,不同一性双胎组晚期流产率、单绒毛膜双胎所占比例较高(P〈0.05),其脐带附着异常、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同一性双胎组(P〈0.05)。(2)双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分布特点:①双胎妊娠的2020个胎儿中,80.05%(1617/2020)的双胎胎儿出生体质量小于单胎对照组同孕周胎儿的第50百分位数,而23.71%(479/2020)的双胎胎儿出生体质量小于单胎对照组同孕周胎儿的第10百分位数。②从孕19周开始,总体双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第50、90百分位数均低于单胎对照组同孕周胎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应百分位数;孕38周之后,单胎对照组胎儿出生体质量仍继续增长,并在孕41周时达到出生体质量中位数的最大值;而双胎胎儿出生体
韩振艳方群罗艳敏侯红瑛陈敏玲何志明宋花蕾
关键词:双生出生体重胎儿发育胎儿生长迟缓
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阴道分娩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阴道分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并纳入研究的产妇616例,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58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产前、产时及产后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运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对产后出血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计算产前、产时、产后各阶段评分及总评分,计算并比较两组各阶段评分及总评分预测产后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两组患者在产程时长是否正常(aOR=3.12,95%CI:1.14~8.50)、是否自然临产(aOR=2.57,95%CI:1.05~6.30)、产后进食少(aOR=12.27,95%CI:2.52~58.82)方面的比较,P值均<0.05。总评分对产后出血预测效果最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0.697~0.768)。当总评分≥5分时,预测产后出血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57.93%。结论产程异常、人工引产、产后进食少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的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李刚辉韩振艳张媛白小艺吴玲玲侯红瑛
关键词:产后出血
早产胎膜早破并发胎盘病理炎症改变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并发胎盘病理炎症改变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321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根据胎盘病理结果是否出现炎症改变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间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同时根据破膜时间将病例分为≤72 h组及〉72 h组,分别比较两组胎盘病理炎症改变的发生率。结果321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中127例胎盘送病理检查,其中65例胎盘病理可见不同程度炎症改变,包括绒毛膜羊膜炎、绒毛膜炎、绒毛膜板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与0.032);而观察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RDS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时间≤72 h组及〉72 h组胎盘病理炎症改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产胎膜早破并发胎盘病理炎症改变者新生儿预后差;胎盘病理是否出现炎症变化与破膜时间具有相关性。
张媛崔金晖韩振艳侯红瑛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新生儿预后
高龄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高龄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高龄双胎病例,随机对照176例非高龄双胎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和胎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高龄组接受辅助生育技术受孕比例显著高于非高龄对照组(P〈0.05);②高龄组〈32孕周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并发症及合并症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③高龄组以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龄双胎妊娠不良妊娠结局主要与〈32孕周的严重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加强高龄双胎的围生期监护,警惕严重早产的发生。
陈敏玲王子莲凌家炜韩振艳
关键词:双胎妊娠高龄
双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及不同一性双胎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双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及发生不同一性双胎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834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以双胎问出生体重差异≥25%为标准诊断不同一性双胎75例,采用协方差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种因素与双胎出生体重及不同一性双胎的关系。结果本组资料不同一性双胎的发生率为8.99%(75/834)。孕妇年龄、受孕方式、绒毛膜性质、妊娠期糖尿病、脐带附着情况均与双胎出生体重存在相关性(相应的P值分别为0.021、0.000、0.000、0.012、0.017),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次以及胎儿是否为同性别与双胎出生体重无相关性(P〉O.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单绒毛膜性质是不同一性双胎的高危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2.600(1.566~4.316)、1.833(1.010~3.582)。将孕妇年龄分为4个阶段,即〈25岁组(69例)、~30岁组(312例)、~35岁组(325例)、高龄组(≥35岁)(128例),各组双胎的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205±483)g、(2347±406)g、(2381±439)g和(2352±455)g,除~35岁组与高龄组比较,双胎平均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新生儿性别分类后发现:不同性别双胎中男胎(270例)的平均出生体重为(2416±514)g,同性别男胎292例,平均出生体重(2381±428)g,不同性别双胎中女胎270例,同性别女胎272例,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322±488)g和(2301±418)g。除了不同性别双胎中男胎的出生体重与同性别男胎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侯红瑛韩振艳范建辉彭其才方群
关键词:双生出生体重
双胎妊娠中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临床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结构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2000年1月—2010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181例(共362个胎儿),对其中介入性产前诊断的308个胎儿按不同因素分组如下。(1)按孕妇年龄分组:≥35岁孕妇(105个胎儿)为高龄孕妇组;〈35岁孕妇(203个胎儿)为适龄孕妇组。(2)按受孕方式分组:辅助生育孕妇(81个胎儿)为辅助生育组,自然受孕(227个胎儿)为自然受孕组。(3)按绒毛膜性质分组:单绒毛膜双胎(MCT,123个胎儿)为MCT组,双绒毛膜双胎(DCT,185个胎儿)为DCT组。(4)按结构异常分组:205个结构异常胎儿为异常胎儿组,103个正常胎儿为正常胎儿组。对362个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中的308个双胎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81例双胎孕妇中检出胎儿核型异常23例(12.7%,23/181),核型异常的23例双胎孕妇中,20例检查了两个胎儿的核型。308个胎儿中检出异常核型的胎儿26个(8.4%,26/308),以非整倍体最多见,占异常核型的53.8%(14/26)。205个异常胎儿中21个有染色体核型异常(10.2%,21/205);103个正常胎儿中5个有染色体异常(4.9%,5/1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T组和DCT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比较:MCT组123个胎儿中7个有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7%(7/123);DCT组185个胎儿中19个有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0.3%(19/185),两组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色体异常类别中,DCT组有14个胎儿为非整倍体异常,非整倍体率为7.6%(14/185),而MCT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T组中,两例双胎中因1胎死亡仅检查有结�
钟世林方群陈宝江韩振艳罗艳敏陈建生谢英俊
关键词:双生先天畸形非整倍性
81例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探讨双胎产前诊断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B超介导下对以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行羊膜腔穿刺54例、脐带穿刺26例、绒毛活检1例,追踪术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并比较...
韩振艳方群陈健生陈宝江
关键词:双胎妊娠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脐带穿刺绒毛活检
文献传递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载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病毒载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按HBV-DNA是否≥1.0×103 U/m L分为:HBV-DNA阳性组,172例;及HBV-DNA阴性组,206例;并设立非HBV携带者作为对照组1144例。分别比较各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妊娠期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羊水量异常、胎儿窘迫)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的差异。【结果】HBVDNA阳性组<34周早产发生率较非HBV携带组(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羊水量异常、胎儿窘迫等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阳性组、HBV-DNA阴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下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升高时,小于34周的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升高,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下降;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低不影响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张媛郭佩玲王青青韩振艳侯红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双胎妊娠胎儿畸形的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胎儿畸形的分类及各类畸形比例,初步探讨双胎中各类畸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双胎合并胎儿畸形的病例,按畸形累及系统、畸形胎儿个数、畸形严重程度及孕妇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畸形的比例,并分析各类畸形与绒毛膜性质、受孕方式及妊娠年龄的关系。结果 267例双胎合并畸形的胎儿中,按畸形的系统分组,比例依次为:心血管畸形(27.3%)、神经系统畸形(20.6%)、骨骼肢体畸形(15.7%)、泌尿系统畸形(13.1%)、水肿胎(12.0%)、颜面体表畸形(11.6%)、前腹壁畸形(8.2%)、消化系统畸形(6.0%)及呼吸系统畸形(5.6%)。非致死性畸形155例、致死性畸形112例,双胎之一畸形225例(84.3%)、两胎畸形42例(15.7),双胎非特有畸形244例(91.4%)、双胎特有畸形23例(8.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绒毛膜双胎畸形相比,双绒毛膜双胎畸形中泌尿系统畸形比例显著增加(P=0.007);与自然受孕的双胎畸形相比,辅助生育后的双胎畸形中无脑儿比例显著增加(P=0.006)。结论双胎畸形中以心血管畸形比例最大,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骨骼肢体畸形位于第三;双胎之一畸形比两胎畸形常见;单发畸形比多发畸形常见;双胎非特有畸形比双胎特有畸形常见。
钟世林方群韩振艳罗艳敏黄轩陈筠虹黄爱兰
关键词:双胎胎儿畸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