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3篇体外循环期间
  • 2篇血浆
  • 2篇血浆一氧化氮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镇痛
  • 2篇麻醉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氟哌利
  • 2篇氟哌利多
  • 1篇氮氧化物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机构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作者

  • 11篇马支媛
  • 7篇王俊科
  • 5篇孙新艳
  • 3篇张宁
  • 2篇许国忠
  • 2篇王玲玲
  • 1篇吴新军
  • 1篇金基焕
  • 1篇赵明
  • 1篇安君
  • 1篇李庆梅
  • 1篇江晓菁
  • 1篇白宇
  • 1篇崔文瑶
  • 1篇吴利民
  • 1篇盛卓人
  • 1篇袁治国
  • 1篇傅文
  • 1篇王昆鹏
  • 1篇陈燕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疼痛

年份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芬太尼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应用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王昆鹏刘洪涛王俊科马支媛
关键词:芬太尼自控镇痛静脉
咪达唑仑用于清醒镇静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咪达唑仑 0 .0 4mg/kg用于椎管内麻醉中辅助用药能达到理想清醒镇静作用和明显顺行性遗忘作用。
马支媛王玲玲崔文瑶李慧
关键词:清醒镇静咪达唑仑遗忘氟哌利多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变化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吸入一氧化氮 (NO)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取得较好作用 ,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浆NO浓度明显升高 ,但心肺转流 (CPB)期间血浆NO浓度变化报道尚少。本文测定了CPB期间及停机后血浆NO浓度的变化 ,旨在为临床应用NO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在手术前、CPB10分钟、停机前及停机后 1、6、12小时和 2 4小时测量血浆NO浓度。结果 术前血浆NO平均值 ( 2 73± 0 67) μmol/L ,而CPB后 10分钟、停机前及停机后 1、6、12小时和 2 4小时分别为 ( 3 80± 1 61)、( 4 0 9± 1 3 0 )、( 3 97± 1 18)、( 3 80± 1 3 1)、( 3 69± 1 0 2 )和 ( 3 4 1± 1 2 1) μmol/L。停机前达最高值 ;停机后浓度有所降低 ,但均较术前值显著升高 (P <0 0 0 0 1) ;术后 2 4小时仍高于术前。结论 CPB可导致血浆NO浓度显著升高 ,且持续至停止CPB后 2 4小时。CPB降温和复温过程对NO有影响 ,复温期NO浓度达最高值。NO浓度升高可能与CPB过程中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马支媛王俊科孙新艳李庆梅
关键词:心肺转流一氧化氮体外循环期间血浆
体外循环下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临床保护措施
吕黄伟马支媛孙新艳白宇袁治国
该项目通过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顿抑的研究证明:(1)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时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增加,导致细胞损伤,是引起心肌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氧自由基的形成与感染前性细胞因子(...
关键词: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中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转流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2 1例 ,分别在手术前、转流前、转流 5min、转流 30min、停止转流前、停CPB后 1h ,采血样 4ml,用于NO及ET测定。结果 手术前血浆中NO为 (3.6 4± 0 .6 1)nmol/ml,转流前及CPB5min时分别为 (3.6 2± 0 .6 4 )nmol/ml和 (3.5 7± 0 .72 )nmol/ml与术前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NO在CPB30min、停止转流前及停机后 1h明显升高为 (5 .90± 1.11)nmol/ml、(5 .82± 1.2 5 )nmol/ml和 (5 .71± 1.2 2 )nmol/ml,与术前比有明显升高P <0 .0 1。手术前ET为 (11.4 7± 2 .5 8)pg/ml,转流前及CPB5min分别为 (11.16± 2 .39)pg/ml和 (10 .89± 2 .4 3)pg/ml,与术前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CPB30min时ET降至最低点为 (6 .79± 2 .30 )pg/ml,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之后随转流时间增加ET逐渐回升 ,到停止转流前升至最高点为 (14 .6± 3.10 )pg/ml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 <0 .0 1,停机后 1h为 (14 .34± 2 .97)pg/ml仍高于术前水平P <0 .0 1。结论 CPB是一个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可诱发一系列复杂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可导致血浆中NO、ET浓度显著升高 ,且持续至停机 1h。
孙新艳吴新军马支媛张宁王俊科
关键词:CPB体外循环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全身性炎症反应
新斯的明鞘内注射复合硬膜外氟哌利多的镇痛效果
2000年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麻醉时间可调控的优点。鞘内注射新斯的明(neostigmine)能有效延长术后镇痛作用,但其主要副作用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江晓菁傅文马支媛王俊科
关键词:鞘内注射氟哌利多镇痛作用
麻醉废气吸附器清除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评价国产XF 980 1型麻醉废气吸附器对氮氧化物、氟化物的吸附效果。方法 选择两个条件基本相同手术间 ,安氟醚或异氟醚 /氧化亚氮静吸复合麻醉的全麻病人 30例。在用国产XF 980 1型麻醉废气吸附器的前、后 ,对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处氮氧化物及氟化物浓度进行监测。结果与使用麻醉废气吸附器前相比 ,使用麻醉废气吸附器后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处氮氧化物、氟化物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使用挥发性麻醉药时采用国产XF 980 1型麻醉废气吸附器可明显改善手术室内空气质量。
孙新艳王俊科马支媛许国忠谢妮张晓芃刘扬
关键词:麻醉药氮氧化物氟化物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钙离子变化的观察
2001年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期间血浆钙离子的变化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以指导临床合理补钙。方法 :选择30例体外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随机分A组 (对照组 15例 )和B组 (实验组 15例 )。B组在开放主动脉时 ,经静脉回流给予氯化钙 1g ,A组病人给予相同容积生理盐水。所有病人分别在术前、转流 2 0min、开放主动脉后 10min及停机后 1h ,采静脉血 2ml,离心后用Varian 40P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钙离子浓度。结果 :A组在体外循环开始 2 0min、开放主动脉 10min及停机后 1h与术前相比血浆钙降低 (P <0 .0 5 ) ;B组在体外循环开始 2 0min与术前相比血浆钙降低 (P<0 .0 5 ) ,在开放主动脉 10min及停机后 1h血浆钙回升至术前水平 ,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钙随转流时间以及血液稀释而有下降趋势 ,在开放主动脉 10min后加入 1g氯化钙 ,可有效地提升血浆钙浓度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 ,有助于心肌功能恢复。
马支媛王俊科张宁孙新艳李北利
关键词:体外循环钙离子心肌保护心内直视手术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麻醉科(110001)马支媛王俊科许国忠盛卓人吴利民近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以其诱导时间短、阻滞完善、又可持续给药等优点而迅速用于临床。我院1996年7~12月,...
马支媛王俊科许国忠盛卓人吴利民
关键词:麻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CSEA
体外循环期间氧合器对血细胞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体外循环围术期鼓泡式和膜式氧合器对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转流开始后30 m in、开放主动脉后60 m in及术后24 h采集静脉血,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检验,并记录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及尿量情况。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细胞及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和破坏。膜式氧合器对血细胞的破坏较少,鼓泡式氧合器对血细胞破坏较多是产生血尿的重要因素。
马支媛王玲玲张宁陈燕赵明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细胞凝血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