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洁稚

作品数:7 被引量:1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子宫
  • 2篇子宫出血
  • 2篇子宫内膜
  • 2篇临床见习
  • 2篇内膜
  • 2篇甲基化
  • 2篇见习
  • 2篇宫颈
  • 2篇妇产科
  • 2篇妇产科学
  • 2篇TBL
  • 2篇CBL
  • 2篇DNA甲基化
  • 2篇产科
  • 2篇产科学
  • 1篇性子宫出血
  • 1篇异常子宫
  • 1篇异常子宫出血
  • 1篇阴道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北京起源聚禾...

作者

  • 7篇马洁稚
  • 4篇肖松舒
  • 3篇薛敏
  • 3篇万亚军
  • 2篇易水晶
  • 2篇徐大宝
  • 2篇邓新粮
  • 1篇李萍
  • 1篇董巍檑
  • 1篇魏颖颖
  • 1篇谢小兵
  • 1篇谭琛
  • 1篇杨益民
  • 1篇蒋建发
  • 1篇叶明珠
  • 1篇邓赫男
  • 1篇邹放军
  • 1篇曾飞
  • 1篇余芙蓉

传媒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BL联合TBL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探讨CBL联合TBL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五年制妇产科见习的62名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临床五年制妇产科见习的60名学生为CBL+TBL组。通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病例分析题考核、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CBL+TBL组中学生满意度较高,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而代表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题和问答题成绩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TBL的方法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并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比较耗时,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准备课堂内容,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均采用该方式。
易水晶马洁稚肖松舒邓新粮
关键词:CBLTBL妇产科学临床见习
诺舒阻抗控制系统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女性正常月经周期21~35d,经期2~7d,经量为30~50ml。通常将经量超过80ml或经期超过7d称为月经过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月经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应用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诺舒)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是治疗月经过多的有效手术方式。
肖松舒蒋建发万亚军马洁稚薛敏
关键词:月经过多阻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肾功能不全子宫内膜切除术正常月经周期
滋养细胞肿瘤误诊为宫颈妊娠1例报道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误诊为宫颈妊娠的滋养细胞肿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停经70天,清宫术后20天,阴道大量流血1天入院,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彩超及磁共振均提示子宫下段异常团块影,两次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病理诊断可见绒毛。术后查血β-HCG持续升高,复查磁共振子宫肌层内异常信号灶,考虑滋养细胞肿瘤。予以放线菌素-D单药化疗2次,HCG仍上升,改用EMA-CO方案化疗,监测HCG降至正常。结论滋养细胞肿瘤误诊为宫颈妊娠临床罕见,表现不典型。滋养细胞肿瘤易与特殊部位妊娠相混淆,宫腔镜及磁共振的应用具有特殊价值。
马洁稚杨益民徐大宝万亚军薛敏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宫颈妊娠误诊
女性阴道自采样本检测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标志物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性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女性自采样本进行配对盒基因1(PAX1)/结合连接黏附分子3(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与绝经前后女性分层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2023年1—11月在阴道镜门诊同时收集女性自采样本及医生采样样本,分别进行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PAX1^(m)/JAM3^(m))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总计招募301例接受阴道镜检查女性,并对272例有组织病理与检测信息的女性进行统计分析。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两种采样方法PAX1^(m)/JAM3^(m)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通过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女性自采样本甲基化检测与现行临床检测及其组合方法在临床研究中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效益。结果在所有招募的受试者中,正常子宫颈组织或慢性子宫颈炎102例(37.5%)、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72例(26.4%)、CIN243例(15.8%)、CIN329例(10.7%)、子宫颈癌26例(9.6%)。按最低检出量公式计算区分成为81例一致性研究组和191例临床研究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自采样本和医生采样样本进行PAX1和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的卡氏评分呈正相关(r=0.858、0.828,P均<0.001);自采样本在临床研究中结果显示PAX1^(m)/JAM3^(m)检测诊断CIN2或更严重病变(CIN2+)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95%CI 65.3%~86.4%)和87.2%(95%CI 80.5%~91.9%),PAX1^(m)/JAM3^(m)联合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检测的敏感度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相同为89.7%(95%CI 79.2%~95.2%);在CIN3+时为96.0%(95%CI 80.4%~99.3%),优于hrHPV的92.0%(95%CI 75.0%~97.8%)、细胞学的82.6%(95%CI 62.9%~93.0%)及sPAX1^(m)/JAM3^(m)联合细胞学检测低度及以上鳞状上皮内病变(LBCLSIL+)[87.0%(95%CI 67.9%~95.5%)]。结论女性自采样本进行PAX1与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筛查具有操作与临床可行性。
余芙蓉马洁稚周希李根林彭嘉琪李萍曾飞谢小兵董巍檑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DNA甲基化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前瞻性、随机、阴性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06
2015年
目的 评价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多中心、随机、阴性对照临床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美国生育学会(AFS)宫腔粘连评分分级标准进行宫腔镜下的术前诊断分级,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入组12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试验组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应用Foley球囊导尿管结合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再粘连;对照组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只用Foley球囊导尿管防止术后再粘连.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第2次宫腔镜检查,再次对宫腔粘连进行分级.主要评价指标:术后3个月时防止宫腔粘连的有效率.次要评价指标:对宫腔粘连累及范围、粘连类型、月经模式的得分进行手术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共111例,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宫腔粘连的有效率(76%,42/55)明显高于对照组(48%,2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9).试验组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显著减少了AFS总分,试验组为(2.1±1.1)分,对照组为(3.7±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8);并对宫腔粘连累及范围得分[试验组(1.3±0.5)分,对照组(1.7±0.8)分]和月经模式得分[试验组(0.8±1.1)分,对照组(1.4±1.1)分]均有明显改善(P=0.037 8、0.0004).试验组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减少了术后再粘连(中度和重度)的发生率,试验组术后3个月时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为13%(7/55),而对照组为38%(21/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未发生与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结论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有效减少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
肖松舒万亚军邹放军叶明珠邓赫男马洁稚魏颖颖谭琛薛敏
关键词:凝胶类临床对照试验
DNA甲基化检测在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女性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宫颈脱落细胞DNA(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型,CDO1和CUGBP Elav样家族成员4,CELF4)甲基化检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异常子宫出血的育龄期、有宫腔镜检查手术指征的女性51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收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DNA甲基化检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生物标记物与经阴道超声(TVS)子宫内膜厚度等信息。以宫腔镜下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NA甲基化检测对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癌的检测效能。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25 kg/m^(2)、内膜厚度≥11 mm、CDO1^(m)ΔCt≤8.4、CELF4^(m)ΔCt≤8.8、双基因甲基化与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16(1.08~1.25)、4.33(1.89~10.31)、9.49(3.88~26.69)、69.62(25.70~224.36)、23.64(9.66~63.99)、87.39(24.83~555.05),均P<0.05。在这些检测方案中,CDO1^(m)/CELF4^(m)甲基化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最高为0.90(95%CI 0.83~0.97),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95%CI 80.6%~100%)和88.8%(95%CI 86.0%~91.6%)。TVS联合DNA甲基化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敏感度至95.8%(95%CI 87.8%~100%),但特异度为68.0%(95%CI 63.8%~72.1%)。结论对于育龄期女性中异常子宫出血或阴道异常排液的女性,宫颈细胞学DNA甲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优于其他无创临床方案。DNA甲基化联合TVS可以改善检测的敏感性。
赵行平徐大宝马洁稚傅英钦李斌玉靳希桐刘禹利刘沛
关键词:子宫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肿瘤DNA甲基化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妇产科见习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1
2018年
为适应新时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通过整合PBL、CBL和TBL的教学法,探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针对性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临床思维。
易水晶邓新粮肖松舒马洁稚
关键词:PBLCBLTBL临床见习妇产科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