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

作品数:38 被引量:389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中尺度
  • 5篇值模拟
  • 4篇生态系统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台风
  • 4篇气候
  • 4篇暴雨
  • 3篇上升流
  • 3篇气候模拟
  • 3篇区域气候
  • 3篇海洋生态系统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解释
  • 2篇遥相关
  • 2篇遥相关分析
  • 2篇中尺度数值
  • 2篇中尺度系统
  • 2篇湍流
  • 2篇奇异值
  • 2篇奇异值分解

机构

  • 2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4篇兰州大学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中国民用航空...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作者

  • 38篇马艳
  • 9篇张庆华
  • 9篇陈尚
  • 5篇曲媛媛
  • 5篇朱明远
  • 3篇程麟生
  • 3篇靳立亚
  • 2篇李德萍
  • 2篇李瑞香
  • 2篇段炼
  • 2篇汤毓祥
  • 1篇郑伟
  • 1篇张良
  • 1篇李宝华
  • 1篇王式功
  • 1篇马安青
  • 1篇彭亚林
  • 1篇王宗灵
  • 1篇吕瑞华
  • 1篇孙培光

传媒

  • 6篇黄渤海海洋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气象
  • 2篇高原气象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甘肃科技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民航飞行...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中科院大气物...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风过程研究中四维资料同化方法的探讨及应用
2002年
马艳张庆华
关键词:中尺度模式台风
北太平洋海温分布与来年7月副高的遥相关分析
本文选取1952~2005年共54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经过奇异值分解分析表明:6月份日界线附近西风漂流区的海温集中了北太平洋海温场的主要信息,西风漂流区与赤道冷水区的海温存在遥相关震荡,并且在6月份达...
李德萍吴结晶马艳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海表温度
文献传递
暴雨中尺度系统不稳定理论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2
1996年
针对已有的不稳定理论研究,提出把不稳定问题由求解特征值问题转化为求解初值问题,在考虑扰动气压和水汽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二维线性化的非静力模式,以真实反映不稳定扰动特征。对称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理想试验结果与已有的理论研究结果相符,证明这种方法的运用是可行的。对1991年7月5日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试验表明。
马艳程麟生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系统
春季黄海海-气湍流通量交换的特征
马艳汤毓祥
关键词:动量通量感热通量
北太平洋海温分布与7月副高的遥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选取1952-2005年共54 a北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奇异值分解结果表明,6月日界线附近西风漂流区的SST包含了北太平洋SST场的主要信息,西风漂流区与赤道冷水区的SST存在遥相关振荡,并且在6月振幅达全年最高值,11月其振幅出现次高值。分析结果表明,6月西风漂流区的SST可视为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强弱变化的信号:6月西风漂流区的SST偏低,则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反之,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弱。
李德萍吴结晶马艳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副高遥相关
三江源湿地消长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本文运用1995年5月-9月的NNRP2再分析每日4时次资料驱动RegCM3模拟三江源及其周边地区,并用ECMWF再分析每日4时次资料中的ECT42与模拟结果相比较,得到验证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是适合运用于该区域。然...
马艳
关键词:气候模拟REGCM3湿地区域气候
文献传递
生态交错带理论及其在海洋生态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5
1998年
在介绍生态交错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海洋生态交错带研究。海洋生态交错带定义为相邻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海洋生态交错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建立海洋生态交错带的划分标准;②生态交错带的三维结构;③生态交错带的生态功能;④海洋生态交错带对全球变化的敏感成分和响应机制;⑤海洋生态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⑥海洋生态交错带与渔场形成的关系。讨论了海洋生态交错带与陆地生态交错带和海洋锋面的不同之处,指出海洋生态交错带研究极有希望成为海洋生态学新的生长点。
陈尚朱明远孟凡马艳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全球变化海洋生态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相关网上资源
1999年
分4部分介绍互联网上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有关的信息资源、主要网址及其主要内容:(1)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研究;(2)海洋科学研究组织和国际研究计划;(3)网上新闻讨论组;(4)海洋生态杂志。
陈尚马艳朱明远王辉
关键词:互联网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网上资源
“91.7”江淮暴雨低涡发展结构和演变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被引量:20
1995年
本文对1991年7月4—7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低涡切变线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高分辨行星边界层参数化的中尺度数值模拟。所用模式是通过系列检验和改进的MM4。控制模拟结果揭示:"91.7"江淮暴雨过程与中尺度暴雨低涡的生成和发展以及特有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密切相关;垂直气旋性涡柱的形成和发展是这类暴雨低涡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中尺度结构;伴随暴雨低涡涡柱耦合发展的强上升运动是维持其低涡持续发展以及完成高、低空诸通量交换和输送所必须的次级垂直环流条件;深厚湿舌、强上升运动与涡柱三位一体的共存结构是暴雨低涡持续发展并产生对流云系和持续暴雨的典型结构;西南低空急流的发展和维持,不仅是暴雨低涡形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条件,也是暴雨过程所需水汽的主要载体;对流层下部深厚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维持是暴雨低涡能够产生持续对流活动以及对流性降水所必须的热力层结条件;与西南低空急流相伴的强暖湿带在850 hPaθ_e场上显示得最清楚,其暖湿带中轴北侧及其强湿斜压区与低涡切变线雨带基本一致;在暴雨低涡行星边界层内,感热通量有夜负昼正的日变化;而潜热通量却昼夜均为正值,且远大于相应时间的感热通量。这表明在低涡暴雨过程中,行星边界层内垂直向上输送的水汽通量和潜热通量远较感热通量重要。
程麟生彭新东马艳
关键词:暴雨低涡中尺度结构江淮流域
关于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重构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自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媒体力量,对当下的新闻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媒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泛的受众群体,与此同时,自媒体独特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支撑它成为了当下新闻传播现实中的重要力量。与之相对应的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自媒体势如破竹的发展,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与之合作共赢,融合互补成为探索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艳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