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香芍颗粒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医源性卵巢去势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香芍颗粒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医源性卵巢去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90例的40~55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治疗后卵巢去势患者(Kupperman评分≥15分)服用不同药物疗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香芍颗粒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服用香芍颗粒,每天3次,每次4 g。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片,20 mg/次,3次/d。睡眠欠佳者给予安定类口服促睡眠。均连服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变化情况和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改变程度。结果纳入研究70人,观察组36人,对照组34人。两组肿瘤的分类、治疗前Kupperman评分及年龄的差异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服用香芍颗粒后Kupperman评分低于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后Kupperman评分中烦躁、感觉异常、心悸、失眠评分和总评分低于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香芍颗粒后Kupperman评分中其烦躁、抑郁、疲倦、头痛、心悸、皮肤瘙痒症状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芍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妇科恶性肿瘤卵巢去势的围绝经综合症症状,其中疲倦、头痛、烦躁、抑郁、心悸、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较谷维素作用明显。
- 敖梅红张浩意谢利莎邓旭情马艳王艺
- 关键词:中药疗法KUPPERMAN评分
- 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用于绝经后细胞为ASCUS分流的价值
- 2022年
- 目的 探讨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用于绝经后液基细胞(TCT)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在医院就诊且TCT结果是ASCUS的绝经后女性5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HPV检测和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和(或)宫颈管诊断性刮宫,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HPV检测的总阳性率,以及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HPV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 HPV检测总阳性率为65.73%(349/531),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率为51.60%(274/531),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率低于HPV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1例患者经病理诊断正常宫颈448例,LSIL58例,HSIL19例,浸润癌6例,p16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升高,分别为49.33%(221/448)、60.34%(35/58)、73.68%(14/19)、83.33%(5/6),且HSIL及以上患者的p16阳性率(80.00%,20/25)显著高于LSIL及正常宫颈者(50.09%,256/506;χ2值=8.28,P<0.01)。HPV检测结果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0.00%、34.98%、5.73%、97.25%、1.23、0.57,而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6.00%、49.41%、6.91%、97.65%、1.50、0.49。结论 使用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代替HPV检测进行ASCUS分流,阴道镜转诊率将降低,但同时对HSIL以上病变诊断效能较高,不会因为较低的阴道镜转诊而增加疾病的漏诊。而且与活检的侵入性操作相比它是微创的,因此在绝经后TCT为ASCUS的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可考虑用p1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代替HPV检测来进行分流。
- 马艳卢朝霞朱萍敖梅红
- 关键词:P16绝经后ASCUS
- 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中的临床应用
- 2017年
- 目的检测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P16和Ki-67对辅助CIN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级别的CIN患者513例(其中CINⅠ263例,CINⅡ131例,CINⅢ1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宫颈上皮组织进行P16和Ki-67检测,分析不同级别CIN所对应的P16和Ki-67表达强度。结果 P16表达强度在CINⅠ、CINⅡ、CINⅢ中逐渐增高,P16表达强度与CIN分级呈正相关(r=0.621,P<0.01);Ki-67表达强度在CINⅠ、CINⅡ、CINⅢ中逐渐增高,Ki-67表达强度与CIN分级亦呈正相关(r=0.702,P<0.01);P16和Ki-67两种方法的表达呈一致性(r=0.834,P<0.01)。结论 P16和Ki-67对CIN分级提供十分有用的参考价值,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病理医生对CIN诊断的一致性。
- 马艳丁香平
- 关键词: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宫颈上皮内瘤变
- 意外妊娠未婚女青年性知识知晓率及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性知识知晓率及心理特点,探讨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的措施,并为其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意外妊娠未婚女性313例,采用自制调查表了解其生殖健康知识、性行为的态度和避孕知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心理评估;并选择意外妊娠已婚女性304例作对照组。结果:未婚组人群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已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婚组在性行为态度方面较已婚组更加消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婚组意外妊娠原因以未采用避孕措施为主,占48.88%,已婚组妊娠原因以采用体外排精或安全期避孕为主,占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婚组焦虑和抑郁水平皆高于已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殖健康知识和避孕知识贫乏是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引导正确的性行为的态度和提高有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是降低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发生率的重要途径,在未婚女性发生意外妊娠后应为其提供有效地心理干预以减少情绪和情感异常的发生率。
- 李晓萍丁香平张倩平马艳
- 关键词:意外妊娠未婚女性避孕措施
- 622例婴儿气质类型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1~11个月婴幼儿气质类型分布特征,为早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4月婴儿气质问卷》、《5~11月婴儿气质问卷》对622名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的1~11个月婴儿进行气质测评。结果婴儿气质类型构成比:易抚养型36.34%,难抚养型12.70%,中间型43.73%,启动缓慢型7.23%;婴儿各气质类型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启动缓慢气质类型比例较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婴儿气质类型分布无性别差异,启动缓慢气质类型在独生子女比例较低。
- 任国庆丁香平陈绍红马艳
- 关键词:婴儿气质类型
- 未婚女性重复意外妊娠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调查意外妊娠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行为和态度,分析发生重复意外妊娠的主要相关原因,以降低未婚女性重复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发生2次及以上意外妊娠而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共1183例(研究组);将3236例初次意外妊娠的未婚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未婚女性及其男性伴侣的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行为和避孕态度,对2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安全避孕方式、女性的安全避孕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更高(P<0.01),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比例更低(P<0.01),采用不安全避孕措施更高(P<0.01),男性伴侣安全避孕态度更消极(P<0.01)。结论未采用安全避孕措施是导致未婚女性发生重复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单纯提高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并不能有效降低未婚女性发生重复意外妊娠的发生率,男性伴侣的避孕态度是影响未婚女性发生重复意外妊娠重要原因。
- 马艳丁香平李晓平
- 关键词:意外妊娠未婚女性生殖健康避孕行为
- CMTM6和PD-L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CMTM6和PD-L1在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颈、26例子宫颈癌前病变和46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CMTM6和PD-L1表达,分析CMTM6和PD-L1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MTM6在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分别为0%(0/20)、11.54%(3/26)、60.87%(28/4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P<0.01);PD-L1在3组中高表达分别为10%(2/20)、15.38%(4/26)、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8,P<0.01)。McNemar检验CMTM6、PD-L1表达在早期宫颈鳞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CMTM6和PD-L1在早期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一致性且密切相关(P<0.01,Kappa值0.472)。CMTM6高表达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脉管癌栓、宮旁浸润和淋巴转移发生率增高(P<0.01),PD-L1表达则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通过Kaplan-Meier分析,CMTM6高表达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期下降,而PD-L1高表达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期无明显改变。结论CMTM6和PD-L1在早期宫颈鳞癌患者中表达增高且两者呈一致性,CMTM6可能是早期宫颈鳞癌浸润、转移预警及生存预后评估的指标。
- 马艳李隆玉敖梅红卢朝霞
- 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HPV阴性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首次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且行宫颈锥切的完整病人资料1499例,其中HPV阴性(观察组)65例,HPV阳性(对照组)1434例,比较两组在年龄、孕产次、病变累及范围、阴道镜拟诊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锥切术后切缘状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的差异。结果HPV阴性的宫颈癌前病变相对于HPV阳性的宫颈癌前病变,不论是在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范围、阴道镜拟诊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还是宫颈锥切切缘状况、术后随访情况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PV阴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特点和预后并不优于HPV阳性患者。至今为止,针对HPV阴性宫颈癌前病变的研究较少,我们今后要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个体化、差异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 马艳傅佳卢朝霞
- 关键词:预后
- 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6例宫颈细胞学阳性初诊患者进行阴道镜筛查,阴道镜拟诊有宫颈病变患者398例,对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进一步病理诊断,分析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异同。结果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子宫颈低级别病变(LSIL)205例,子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142例,拟诊浸润癌51例;病理诊断结果,慢性宫颈炎症113例,子宫颈低级别病变(CINⅠ)114例,子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CINⅢ)119例,子宫颈癌52例;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低级别病变、子宫颈高级别病变、子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30%、81.51、90.38%,特异性分别为55.63%、83.87%、98.8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54%、68.31%、92.1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7%、91.41%、98.55%。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子宫颈癌诊断有重要意义;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低级别病变诊断价值不高,建议仅作为需要进一步评估的辅助检查。
- 马艳丁香平
-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病变筛查
-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避孕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意外妊娠未婚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掌握及对性行为的态度,分析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探讨降低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发生率的主要方法。方法对4 893例未婚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主要避孕方法及对性行为态度等。结果未婚意外妊娠患者中34.19%对自己生殖系统结构不了解,49.19%对异性生殖系统结构不了解。96.35%者知晓避孕套是有效的避孕措施,仅61.29%愿意采用避孕套作为主要避孕措施。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或可以理解者占92.90%,其重复人流发生率为44.57%,远高于持反对态度人群重复人流发生率的17.86%(P<0.01)。在对有效避孕措施持积极态度方面,37.69%的女性在每次性生活时愿意采用有效避孕措施,其重复人流发生率为30.21%,显著低于持无所谓态度的未婚意外妊娠女性50.26%(P<0.01)。男方仅21.09%愿意采用有效避孕措施,其重复人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所谓避孕态度的46.96%(P<0.01)。结论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贫乏是未婚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性行为态度和提高避孕措施是降低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提高男方的性知识水平也是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 李晓萍马艳丁香平张倩平
- 关键词:意外妊娠未婚生殖健康避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