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柱

作品数:41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水利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鱼道
  • 9篇水力
  • 5篇鱼类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水力学
  • 5篇缝式
  • 5篇值模拟
  • 4篇三维数值模拟
  • 4篇水力特性
  • 4篇水流
  • 4篇流场
  • 3篇诱鱼灯
  • 3篇鱼船
  • 3篇载运
  • 3篇生态行为
  • 3篇石头
  • 3篇水槽
  • 3篇隔热
  • 3篇隔热层
  • 3篇固定层

机构

  • 35篇三峡大学
  • 12篇河海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长江科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41篇高柱
  • 24篇石小涛
  • 14篇王继保
  • 12篇刘国勇
  • 11篇胡晓
  • 9篇唐洪武
  • 9篇王煜
  • 7篇李卫明
  • 6篇谭均军
  • 5篇顾正华
  • 5篇戴会超
  • 5篇陈和春
  • 4篇刘雁
  • 4篇刘德富
  • 4篇刘德富
  • 3篇肖洋
  • 3篇涂志英
  • 3篇陈求稳
  • 3篇谢世伟
  • 3篇蓝岚翎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科技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Journa...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板型式对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通过改变隔板中竖缝的位置和数量,构造四种不同型式的竖缝式鱼道,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工具,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四种鱼道模型的三维流场。研究表明:同一鱼道型式、同一底坡,其主流曲线形式(池室内水流形态)与流量变化无关。研究结果可为鱼道设计提供参考。
高柱戴会超郭卓敏谭均军
关键词:数值模拟水力特性
两种鲟鱼卵在均匀流场中的漂移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鱼卵的漂移是鱼类早期发育时期响应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鱼卵的漂移有利于其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扩散、孵化和躲避敌害等。鱼卵的漂移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鱼卵本身的质量、大小、形状和水的特征如流速、流态以及泥沙含量等。
罗佳石小涛刘德富陈求稳乔晔白艳勤高柱姜伟
关键词:达氏鳇水流
多闸孔低坝消能设计与闸门调度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以长泥坪水利枢纽整体模型试验为依据,将低坝的消能设计与闸门调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闸门调度方案对消能工设计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调度方案能够大大降低下游消能的难度,从而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李卫明陈和春高柱邱勇
关键词:消能设计闸门调度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of concrete tetrahedral frame revetments被引量:3
2009年
Revetments of concrete frame tetrahedrons are being used more and more in river engineering in China. Due to their complex geometry,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fields inside them using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This limit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mechanics, potentially leading to suboptimal solutions. A 3-D hydrodynamic model based on the commerci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de, Fluent,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velocity fields and drags. The realizable k-e model was adopted for turbulent closure of the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 (RANS) equation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can effectively supplement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flow fields and mechanics of concrete frame tetrahedron revetments. Graphs showing the drag coefficient CD versus Reynolds number Re and lift coefficient CL versus Reynolds number Re were produced.
高柱李星唐洪武顾正华
关键词:LIFT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流场智能模拟被引量:4
2004年
基于作者提出的水流智能模型思想,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透水框架式四面体的尾流场进行智能模拟,为复杂水流的空间流场仿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通过水槽实验,借助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自动测量分析系统测得四面体九种工况下的空间尾流场,作为四面体水流智能模型的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经过训练获得智能模型的工作表达式,预测流场与实测流场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水流智能模型,仿真速度快,外延泛化能力和容错能力强,且精度较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顾正华唐洪武高柱李云肖洋
关键词:流场智能模拟人工神经网络
单一贴壁四面体框架绕流场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0年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作为一种新型的防冲促淤措施已经在各种河流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仅依靠常见的量测手段确定其绕流场结构存在较大困难,使得对该类方法防护机理的理解受到限制。在CFD通用程序Fluent平台上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单一贴壁四面体透水框架的清水流场进行模拟,并与超声测速仪(ADV)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该数值模型有效地补充了三维复杂流场的物理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四面体框架的防护机理。改变水力参数,计算得到阻力系数CD相对于雷诺数Re的变化曲线,当Re>105时,单一贴壁四面体框架的阻力系数CD为一常数值,大小为1.557。
高柱殷杰唐洪武郭红民
关键词:绕流场数值模拟冲刷防护
基于鱼类行为学和水力学的过鱼设施环境营造技术及应用
石小涛黄应平王从锋孙双科刘国勇柯森繁胡晓谭均军王继保侯轶群高柱杨忠勇涂志英谭冬明陈从平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水利领域。中国的过鱼设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科学的设计过鱼设施,并达到理想的过鱼效果,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基于鱼类行为学和水力学响应关系的过鱼设施设计与运行是难点,其本质...
关键词:
椭圆射流掺混特性研究及应用
最近十几年,鸭嘴形状的弹性橡胶止回阀(简称鸭嘴阀)已经被广泛地安装到各类海洋污水排放扩散器上,由于其开口面积(形状近似为椭圆)与排放流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使得该类扩散器的稀释度预报成为新的射流研究课题,涉及鸭嘴阀稀释效...
高柱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三峡船闸进水口三维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2009年
以三峡船闸进水口输水系统为研究背景,建立三峡船闸进水口的数值几何模型;同时根据进水口水流具有自由表面及较大弯曲壁面的流动特性,建立计算模型和网格边界。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峡船闸进水口在145.0 m及175.0 m(正常蓄水位)两种库水位条件下输水运行进行了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及原型观测数据对比,较为吻合,说明该数值模型对研究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及输水廊道的水力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陈辉杨文俊史德亮高柱
关键词:三峡船闸三维数值模拟紊流模型
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与鱼类运动特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9
2017年
竖缝式鱼道(Vertical Slot Fishway,VSF)作为一种协助上溯性鱼类恢复其洄游通道的生态补偿措施,受到广泛关注。其过鱼效果与VSF的水力特性和鱼类的游泳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因而,良好的VSF设计应保证池室内的水力特性与过鱼对象的游泳运动能力相适宜。本文选取上溯性鱼类鳙鱼和草鱼为研究对象,将VSF池室内水力因子空间分布与鱼类运动轨迹相叠加,定量分析了鳙鱼和草鱼在上溯过程中的运动特性、水力偏好以及鱼类运动轨迹与特定水力因子的相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流量为0.135 m3/s的VSF池室内,两种鱼喜好在紊动能为0.02~0.035 m2/s2、流速为0.16~0.4 m/s、紊动耗散率为0.02~0.04 m2/s3、应变率为2~3.5 s-1的范围内运动。鳙鱼和草鱼在不同水力区域内的上溯时间与紊动能、流速相关性较大;水流流速矢量体现鱼的趋流特性,决定了鱼的上溯方向,而对于局部空间内鱼的游泳运动行为,紊动能可能是影响更直接的水力因子。
谭均军高柱戴会超石小涛
关键词:四大家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