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誉珊
- 作品数:87 被引量:4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比色法测定脑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活性应注意问题
- 许红吴海霞孙红梅高誉珊和欣王志永
- 靶向ezrin、radixin、moesin的siRNA慢病毒感染原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流感病毒的复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构建分别靶向ezrin(E)、radixin(R)、moesin(M)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原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其对E、R、M基因表达及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理,化学合成靶向大鼠E、R、M基因的siRNA序列,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质粒GV248,构建分别靶向E、R、M基因的慢病毒siRNA载体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同时构建靶向无关序列的Lenti-control-siRNA;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转染原代大鼠PMVEC后,荧光定量PCR检测E、R、M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M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ERM蛋白的分布;FM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感染慢病毒转染的PMVEC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载体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Lenti-control-siRNA构建成功。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PMVEC,感染复数(MOI)为10时感染率达80%以上。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明显抑制PMVEC中E、R、M的转录及表达。流感病毒感染PMVEC中,慢病毒空载体及Lenti-control-siRNA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而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增加PMVEC中流感病毒的mRNA水平。结论成功构建靶向ERM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证实其可稳定转染PMVEC特异高效地抑制E、R、M基因表达;慢病毒载体本身能抑制PMVEC中流感病毒复制,而靶向E、R、M的慢病毒siRNA却促进流感病毒的复制。
- 吴莹张淑静张晨月玄子男李姝玉高誉珊胡雨
- 关键词:小干扰RNAEZRINRADIXINMOESIN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 基于TMI技术大黄黄连泻心汤不同煎煮方法退热效应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浸渍剂与常规煎煮剂的退热作用,从整体热效应角度探索其煎煮方法的科学内涵。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浸渍组、正常+煎煮组、模型组、模型+浸渍组、模型+煎煮组,共6组;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法制备大鼠发热模型。浸渍组灌服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浸渍剂,煎煮组灌服大黄黄连泻心汤煎煮剂,其余两组灌服蒸馏水。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Thermal Metabolic Imaging,TMI)测定并分析大鼠红外热成像图。结果给予大黄黄连泻心汤后,发热模型大鼠基础温度出现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浸渍组给药后1 h温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煎煮组给药后2 h温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煎煮组与浸渍组温度值给药后1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不同煎煮方法的大黄黄连泻心汤,正常大鼠温度变化存在部位差异。与正常+浸渍组相比,正常+煎煮组在胸部膻中穴区、中腹部中脘穴区、腹股沟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平均温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煎煮剂相比,浸渍剂退热部位广泛且偏于中上腹;煎煮剂对发热模型大鼠降温作用更为显著,浸渍剂对正常大鼠体表温度作用更为显著。大黄黄连泻心汤不同煎煮方法的热效应差异证实了方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疗效。
- 刘芳宇吴葳刘心怡刘恒妤汤阳张淑静范啸天高誉珊郑丰杰
- 关键词:大黄黄连泻心汤红外热成像技术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病变部位位于中脑黑质纹状体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主要负责降解寿命较短的蛋白质,其功能减退是导致P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如何安全增强UPS活性及确定泛素化部位的决...
- 王媛媛孙红梅韩琳张忠盖聪许红高誉珊张淑静郭振宇阚菲菲
-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帕金森病
- 文献传递
- 缬草醛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CRF,TPH1 mRNA及5-H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该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成分缬草醛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色氨酸羟化酶1(TPH1)mRNA表达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阐释缬草醛通过5-HT通路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将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缬草醛高、中、低剂量组、匹维溴铵组,每组9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急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CRF表达,RT-PCR法测定结肠中TPH1 mRNA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结肠中5-HT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孤养结合慢-急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造成大鼠结肠中CRF,TPH1 mRNA表达以及5-HT含量升高(P<0.05),缬草醛各剂量组中CRF,TPH1 mRNA及5-HT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结果表明,肠易激综合征能够导致结肠中CRF,TPH1 mRNA的表达以及5-HT的含量升高,而缬草醛通过降低结肠中CRF,TPH1 mRNA的表达以及5-HT的含量,而改善胃肠道的相关症状。
- 陶丝雨肖丛瑞王晶张淑静高誉珊穆芳园王一程闫兴丽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5-羟色胺
- 葛花枳椇子不同比例配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葛花、枳椇子不同比例配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椒?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损伤的模型后,将Wistar模型大鼠1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葛花枳椇子配伍1∶1、1∶2和2∶1八组。连续灌胃8周,于8周末取材,摘取肝脏,制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见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核膜凹凸不平,线粒体畸形,线粒体内糖原增多,出现空泡,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细胞内脂滴数明显增多,可见髓样物和絮状物;葛花和枳椇子配伍组见肝细胞核膜凹凸不平,未见明显畸形线粒体,线粒体内糖原沉积较少,粗面内质网扩张不明显,细胞内脂滴减少。结论:大量饮酒可以导致肝脏受到损伤,葛花与枳椇子不同比例配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具有?ぷ饔谩?
- 柳海艳王茜钟赣生孙红梅葛桂玲许红高誉珊陈绍红刘佳
-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葛花枳椇子肝组织超微结构
- 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的病理改变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合大肠"中医脏腑相关理论实验基础。方法复制大鼠直肠半结扎模型,观察心、肝、肾、肺和肠等器官的形态学改变,观察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变化以及大承气汤的干预效果。结果解扎组大鼠直肠黏膜层变薄,平滑肌萎缩;肺脏表现有间质性炎症,局部可见肺泡扩张,肺出血,肺泡壁破裂,肺气肿样改变,周边肺泡塌陷、不张;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变;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大承气汤治疗后上述变化明显减轻。持续结扎组病变较解扎组更为明显。结论肠道病变可引起特异性的肺脏损害;治疗肠道病变,肺脏损害亦随之减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医"肺合大肠"脏腑相关理论,肺-肠病理生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及互动调节现象。
- 许红王谦李宇航高誉珊孙燕郑丰杰王毅徐云
- 关键词:肺合大肠形态学肺泡灌洗液
- “通腑”方法对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肺组织NKA、VIP、TFF3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激肽A(NKA)及肠三叶因子(TFF3)含量变化及通腑中药(大承气汤)对其的调节作用,探讨"肺合大肠"神经肽机制。方法制备直肠半结扎大鼠模型。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持续结扎组、解扎组、解扎给药组、正常给药组,给药组灌胃大承气汤3 g/只。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肺组织中VIP、TFF3、NK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BALF中TNF-α、IL-1β及肺组织中NKA、TFF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经大承气汤从肠干预后,BALF中TNF-α、IL-1β及肺组织中NKA、TFF3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VIP含量明显升高(P<0.01)。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显示肺组织中NKA、VIP、TFF3含量与BALF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相关(P<0.01或P<0.05)。结论通腑疗法可减轻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的肺部炎症,这一效应的产生与肺组织中VIP、TFF3、NKA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 郑丰杰李宇航许红高誉珊王玥琦孙燕王毅林峻生徐云
- 关键词:通腑肺合大肠神经激肽A肠三叶因子
-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大补阴丸(QZS&DBYW)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线粒体的影响,为深入探讨中药防治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人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用MPP+处理建立PD细胞模型,采用QZS&DBYW干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Mito TrackerRed CMXRos(MTR)对活细胞线粒体标记,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mage J软件测量线粒体形态因子和长宽比。结果 MPP+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有明显下降,QZS&DBYW干预不会明显改变细胞存活率。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细胞出现大量空泡,线粒体长宽比显著降低,线粒体碎片明显增多。单独施用低浓度QZS&DBYW后线粒体分支增加,而高浓度中药使线粒体更为短小。低浓度QZS&DBYW治疗组可增加PD细胞的线粒体长度。结论牵正散和大补阴丸两方合用可减少线粒体的碎裂,在一定程度上对PD细胞模型线粒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 马凌孙红梅龚小钢和欣高誉珊张毅胡京红张淑静盖聪许红郭振宇蔡彦宁张燕莉
- 关键词:牵正散大补阴丸MPP^+SH-SY5Y细胞线粒体
- 宣肺中药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NKA及VI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宣肺中药(加味桔梗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VIP、NKA的影响,从神经肽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ister大鼠分为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加熏香烟联合造模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各给药组于第2-13d、15-28d以加味桔梗汤(桔梗、生甘草、紫苑、浙贝)灌胃。第29d处死大鼠,测定其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1β含量及细胞分类计数,并检测其肺组织中VIP、NK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LF中TNF-α、IL-1β含量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同时伴有肺组织NKA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有减少趋势;经加味桔梗汤干预后,BALF中TNF-α含量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IL-1β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且肺组织中NKA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虽有增高趋势;相关分析显示,肺组织中NKA、VIP含量变化与IL-1β含量及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显著相关。结论:加味桔梗汤对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肺内神经肽NKA、VIP含量有关。
- 王毅李宇航郑丰杰许红高誉珊孙燕徐云林峻生
- 关键词:神经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