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鋆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杭州市公共建筑需求容量及空间分布规划研究
- 虞晓芬陈前虎吴一洲金细簪高鋆曹佳俊
- 该研究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趋势为背景,探索影响城市公共建筑供给及布局的主要因子,总结公共建筑供需结构变迁及空间分布演化的基本规律。在充分吸取国际已有研究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理信息数据库
- 城市住房保障与保障对象的就业问题研究:理论分析与杭州经验
- 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并最终提升保障对象在市场环境中的住房支付能力。但长期以来政府与学界的关注点过于集中在住房保障单一环节上,忽视了住房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住房保障可能带给就业...
- 高鋆
- 关键词:就业问题战略管理
- 城市“空间失配”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杭州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从"空间失配"的传统定义出发,在汲取过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城市"空间失配"形成机制的理论框架,认为城市"空间失配"本质上是城市空间结构与个体主观偏好相互作用的结果。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城市职住分离程度加大、交通教育设施配置不当以及居民对通勤的重视不足是造成"空间失配"的主要因素,住房价格、居住时间、收入水平、通勤方式、性别等也对"空间失配"存在显著影响。未来针对"失配"问题的治理主要集中在加强土地混合利用、完善交通设施体系与推进教育均等化三个方面。
- 虞晓芬高鋆
- 关键词:LOGISTIC模型
- 国内外空间失配理论的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11
- 2013年
- 在当前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职住分离程度明显增加的现实背景下,空间失配的相关研究有其重要价值与特殊意义。为此,从空间失配内涵的发展变化、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中外比较5个方面对失配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概括而言,空间失配以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居住—就业机会的空间关系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与其相关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假说检验、失配程度的度量和失配原因的探讨展开,规范研究则可分为住房歧视和搜寻—匹配模型两种思路。研究发现,中西方对空间失配的研究在城市空间重构背景、对劳动力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政策建议上存在明显差别。
- 虞晓芬高鋆梁超
-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路径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本研究的核心即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1991-2010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从供求理论看收入水平与汽车产业供给是推动私人汽车增多的根本原因;(2)人口的规模效应一直是所有因素中对保有量推动作用最强的;(3)住房消费的挤出效应、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就业改善在不同收入阶层中的不对等是限制私人汽车消费的主要原因;(4)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经济危机的爆发、政策制度环境的改变促使各相关因素弹性值的变化路径发生根本转折,2002年起所有因素的弹性值都步入稳定期。
- 高鋆晓芬
- 关键词: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状态空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