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世峰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蛋白
  • 7篇细胞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耐药
  • 4篇肝炎病毒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3篇肝癌
  • 3篇沉默
  • 3篇HBX
  • 2篇药物
  • 2篇荧光
  • 2篇增殖
  • 2篇体液
  • 2篇人肝
  • 2篇无菌
  • 2篇无菌体液
  • 2篇细胞株
  • 2篇细菌

机构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4篇黄世峰
  • 18篇张莉萍
  • 6篇文阳安
  • 5篇曹炬
  • 5篇阳苹
  • 4篇张晓兵
  • 4篇曹何
  • 4篇牛司强
  • 4篇严立
  • 4篇杨兵
  • 4篇孙珊
  • 3篇张晓恒
  • 3篇何秀丽
  • 2篇艾剑刚
  • 2篇孙继德
  • 2篇袁虹
  • 2篇陈娟娟
  • 2篇周倩云
  • 2篇陈维贤
  • 1篇史立伟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肝细胞癌中转录因子FoxM1表达与甲胎蛋白产生相关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 M1)表达与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产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检测52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Fox M1蛋白和AFP m RNA表达水平,并查询患者术前血清AFP水平,分析三者相关性;Fox M1特异性抑制剂硫链丝菌素(thiostrepton,TST)和重组Fox M1B腺病毒(adenovirus combined with Fox M1B gene,Ad-Fox M1B)分别作用人Hep G2和Hep G2.2.15肝癌细胞后,FQ-PCR检测Fox M1 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ox M1蛋白表达变化,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培养基上清AFP分泌变化。结果:(1)肝癌组织中Fox M1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中AFP m RNA表达水平及血清AFP分泌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8,P=0.001;r=0.381,P=0.005);(2)下调Fox M1表达可明显抑制Hep G2和Hep G2.2.15细胞分泌AFP(P1=0.000,P2=0.000);(3)Fox M1可明显促进Hep G2和Hep G2.2.15细胞表达和分泌AFP(P1=0.000,P2=0.000;P1=0.001,P2=0.000)。结论:人肝细胞癌中Fox M1与AFP的表达密切相关,Fox M1可能在促进AFP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艾剑刚陈娟娟董玉芳黄世峰张莉萍
关键词:人肝细胞癌甲胎蛋白RNA
preS1分子连接体转运siHBX抑制HepG2-HBX细胞株内HBX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preS1分子连接体作为siRNA转运载体对HepG2-HBX细胞株中稳定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抑制效果及生物学效应。方法构建HepG2-HBX稳定表达细胞株;化学合成pres1分子连接体及HBX特异性siRNA序列(siHBX);pres1分子连接体分别与肝细胞系及siRNA进行结合能力试验,然后以preS1分子连接体作为转运载体转染siHBX入HepG2-HBX后经实时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HBX对HBX基因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BX基因的HepG2-HBX细胞株,preS1分子连接体能够与siRNA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可以携带siRNA进入肝细胞内高效抑制HepG2-HBX细胞株内HBX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阴性对照组抑制率为(11.94±6.3)%,而阳性对照组(脂质体)及实验组(preS1分子连接体)的抑制率分别为(85.24±2.6)%和(77.80±6.10)%,实验组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分子连接体可作为一种新型siRNA转运载体,携带siHBX进入肝癌细胞内发挥RNA干扰机制,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杨兵文阳安黄世峰周倩云张莉萍陈维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2012年度某院患者无菌体液耐药性监测的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2012年度该院患者无菌体液的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和ATB Express系统进行鉴定,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菌株556株,革兰阴性菌316株(57%),革兰阳性菌226株(40%)。常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3%和21.1%;检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3.8%和3.8%。结论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群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何秀丽曹何张晓恒严立张晓兵阳苹黄世峰牛司强孙珊李兴钊张莉萍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体液抗菌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稳定表达株的构建及沉默效果观察
2011年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基因的HepG2-HBX细胞系,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HBX基因的特异性抑制效果。方法用脂质体将含有HBX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X-Flag转染入HepG2细胞系,通过G418筛选后,分别经RT-PCR和免疫组化对HBX的表达进行验证;化学合成靶向HBX的siRNA(即siHBX),转染入HBX稳定表达株,分别以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B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BX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siHBX对HBX基因的沉默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成功构建表达HBX基因的HepG2-HBX细胞系;siHBX可以高效特异抑制HBX表达,并抑制细胞周期进展。结论 siHBX可作为一种靶向抑制肝癌细胞系内HBX表达的策略,为后续HBV感染相关性肝癌的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杨兵陈维贤文阳安黄世峰周倩云张莉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肝癌小分子干扰RNA
2019株泌尿道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尿标本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M100-S22文件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尿标本非重复临床分离株2 0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589株(占78.7%),革兰阳性菌430株(占21.3%);分离的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3.2%),其次为肠球菌属(占14.9%);约59%的菌株分离自女性患者,41%的菌株分离自男性患者;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9%和52.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出现耐药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14.1%和40%。检出三株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占2.3%)。结论尿标本的主要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肠球菌属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明显升高趋势。
严立牛司强曹何阳苹张晓兵黄世峰张晓恒孙珊何秀丽
关键词: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尿标本耐药监测
HBx介导miR-221上调-ERα下调致HepG2细胞恶性增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促癌功能以及HBV基因编码的X蛋白(HBx)诱导miR-221上调促进HepG2细胞异常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重组HBx腺病毒(Ad-HBx)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HBx细胞中miR-221和ERα mRNA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别用miR-221 mimic和miR-221 inhibitor转染HepG2细胞后,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HBx细胞中miR-221和ERα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Rα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RT-PCR实验证实,adv-HBx感染HepG2细胞后,HBx在HepG2细胞中高效表达;感染48 h后,HBx蛋白可显著上调miR-221[(495.84±61.16)vs(239.25±21.15),P<0.05]并抑制ERα蛋白[(0.24±0.01)vs(0.61±0.02),P<0.05]的表达水平,同时促进HepG2细胞异常增殖[(31.73±3.53)%vs(56.08±1.56)%,P=0.01]。miRNA转染实验及Western blot证实:miR-221抑制ERα蛋白的表达(P<0.05),miR-221抑制剂促进ERα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HBx可能通过上调miR-221进而下调ERα对肝癌的保护性效应而促进肝癌细胞异常增殖,靶向miR-221的策略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治疗潜能。
陈娟娟艾剑刚黄世峰曹炬张莉萍
关键词:HBX蛋白MIR-221雌激素受体Α增殖
护理实习生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调查与对策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的行为依从性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教学与管理,并增强护理实习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在妇产科实习的9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及行为依从性两项内容。结果大部分护理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缺乏,对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差。在所调查的7个标准预防知识项目中,只有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等2个项目的认知在90%以上,其余5个项目的认知均比较差,特别是标准预防的概念,90例护理实习生中完全知道此项的只有40人(44.4%);在对标准预防的行为依从性调查的20个项目中,护理实习生依从性达到90%以上的只有接触患者完好的皮肤后手卫生等8个项目,依从性差的有12个项目,其中接触患者完好的皮肤前手卫生,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手卫生,接触同一患者污染部位后移动到清洁部位手卫生的依从性最差。结论护理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的依从性不容乐观,应加强护理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教育,提高标准预防的行为依从性。
袁虹黄世峰刘玮楚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依从性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稳定表达株的构建及沉默效果观察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基因的HepG2HBX细胞株,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HBX基因的特异性抑制效果。方法用脂质体将含有HBX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X-Flag...
杨兵张莉萍文阳安黄世峰
文献传递
中国西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HBV基因型和定量血清学标记物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毒感染者自然病程中HBV基因分型和定量血清学生物标记物的特征。方法收集我国西南地区14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和全血标本,根据HBV感染自然病程(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分为4组,采用巢式PCR法进行HBV分子基因分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HBV血清学标记物。结果 CHB患者的HBV基因型以B2和C2亚型为主,且B型患者病情更具进展性;血清HBsAg水平以免疫耐受期组最高,低复制期组最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BsAg水平与HBV-DNA、HBeAg、患者年龄、ALT及AST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HBV基因分型和定量血清学标记物分析可能有助于预测HBV相关疾病的远期进展。
史立伟向瑜黄世峰文阳安张莉萍
关键词:肝炎乙型生物学标记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特征,评估其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医院2013年3-6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非重复ECO 278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检测出的产ESBLs-ECO进行确证试验,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ESBLs-ECO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8株ECO中产ESBLs-ECO 172株,占61.9%;产ESBLs-ECO主要分离自尿液、分泌物和血液,病房分布主要以泌尿外科、妇科和胃肠外科为主,分别占15.7%、14.0%、11.7%;住院>10d、手术、灌肠、导尿置管、引流置管、使用皮质激素、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头孢类药物)是产ESBLs-ECO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引流置管和头孢类药物使用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ECO检出率较高,医院应根据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是规范引流管操作和慎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减少产ESBLs-ECO感染的发生。
孙继德黄世峰蒲姝丽郑兰张传明张莉萍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