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伟剑

作品数:344 被引量:838H指数:1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2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4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4篇动脉
  • 70篇心肌
  • 55篇冠状
  • 55篇冠状动脉
  • 50篇梗死
  • 49篇心肌梗死
  • 44篇血管
  • 41篇心脏
  • 40篇内皮
  • 40篇介入
  • 36篇细胞
  • 35篇心病
  • 35篇冠心病
  • 32篇心电
  • 31篇起搏
  • 30篇急性心肌梗死
  • 29篇电图
  • 29篇心电图
  • 29篇祖细胞
  • 27篇内皮祖细胞

机构

  • 227篇温州医学院附...
  • 97篇温州医科大学
  • 13篇温州医学院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天津市胸科医...

作者

  • 339篇黄伟剑
  • 156篇张怀勤
  • 111篇林捷
  • 67篇李海鹰
  • 59篇吴高俊
  • 57篇计光
  • 36篇苏蓝
  • 29篇卢中秋
  • 29篇肖方毅
  • 27篇杨德业
  • 24篇胡开宇
  • 24篇徐力辛
  • 24篇李晟
  • 23篇蔡雪黎
  • 21篇孙成超
  • 20篇方丹红
  • 19篇黄周青
  • 19篇单培仁
  • 18篇倪显达
  • 17篇周浩

传媒

  • 41篇温州医学院学...
  • 25篇心电与循环
  • 18篇心脑血管病防...
  • 12篇浙江医学
  • 10篇第五届钱江国...
  • 9篇中华心律失常...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7篇心电学杂志
  • 6篇浙江临床医学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心脏杂志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2006年浙...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19篇2016
  • 19篇2015
  • 24篇2014
  • 14篇2013
  • 22篇2012
  • 32篇2011
  • 12篇2010
  • 24篇2009
  • 21篇2008
  • 19篇2007
  • 24篇2006
  • 10篇2005
  • 15篇2004
3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四例被引量:2
2001年
卢中秋张怀勤黄伟剑计光陈寿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室间隔穿孔病例报告
不同参数设置对植入型单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不恰当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不同识别参数设置对不恰当放电的影响.方法 A组入选25例2007年至2008年植入单腔ICD的患者,术后经验设置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参数.B组入选25例2009年至2010年植入单腔ICD的患者,术后开启稳定性、突发性和形态学标准.每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室上性心动过速正确识别率和不恰当放电率.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正确识别率较高(68.0%、28.0%),室上性心动过速放电率较低(24.0%、76.0%),不恰当放电所致住院率较低(4.0%、20.0%).A组不恰当放电引发室性心动过速2例.结论 术后启用三项鉴别参数能减少ICD不恰当放电.
崔丽丽蔡雪黎黄伟剑李海鹰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室上性心动过速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行MSCTA和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二者进行对照分析,了解MS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7例患者行CAG检查均能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其各段血管,与其相比,MSCTA检查可显示370段血管中的352段血管,显示率为95.2%。各节段冠脉重建图像中左主干、左前降支近中段和右冠近段显示率最高。经CAG证实,37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26例,冠脉未见明显病变者11例。行MSCTA检查有28例显示冠脉明显狭窄,9例未见冠脉明显病变。MSCT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假阳性者3例,假阴性者1例,敏感性96.2%,特异性72.7%,阳性预测值89.3%,阴性预测值88.9%,符合率91.7%。结论:MSCTA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筛选手段。
蔡雪黎张怀勤吴恩福姜亿一林捷黄伟剑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体层摄影术螺旋CT
缺血性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J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差异总体无显著性(P>0.05),但是个别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J波呈顿挫型、振幅高、持续时间长者提示发生心脏事件危险性增加。结论:心电图中对J波综合征的诊断可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提高对心源性猝死的防范,临床预测价值大。
赵玉香黄伟剑孙丽卿
关键词:缺血性J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束支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型)导管消融临床观察
目的:症状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传统植入起搏器指征。我们探讨特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特殊类型快-慢综合征行射频消融终止快速心律失常,评估窦房结功能和临床结果。方法和结果:连续入选200.6-2013.6间21例快速心律失常伴有...
李海鹰肖方毅黄伟剑苏蓝徐蕾
关键词:慢快综合征射频消融
文献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血浆ADMA浓度的变化研究
<正>前言高血压是一种常伴有诸如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肾硬化等严重并发症的疾病,这些并发症都和血管损伤有关,其累及的器官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靶器官。最近研究表明新生毛细血管网络形成不仅依赖于已经存在的内皮细胞,并且还需要骨髓...
伍新雷张怀勤苏蓝黄伟剑吴高俊
文献传递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在心血管内科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心血管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12月在温医大附一院见习心内科的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1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5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信教学。带教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操作进行评估教学质量。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改组的见习医学生对其教学的兴趣度、接受度明显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见习中切实可行,可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周浩黄伟剑胡龙高瞻
关键词:内科见习
心率震荡对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对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为研究对象,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0和震荡斜率(TS)≤2.5ms/R。R认为是阳性,比较两组HRT阴性和阳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RT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肾功能不全、LVEF〈40%、窦性心动周期(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心率变异性(HRV)阳性和HRT参数(TO、T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HRT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年龄、LVEF水平、SDNN和HRT参数(TO、T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组肾功能不全(OR值为4.8,95%CI:1.8~10.7,P=0.008)和HRT阳性(OR值为3.7,95%CI:1.5~8.6,P=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HRT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3.0,95%CI:5.2~86.0,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参数HRT能够预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危险性。
周林海梁碧荣张怀勤黄伟剑林捷计光胡建琼吴高俊虞晓武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糖尿病心肌梗死
除颤导线纵向裂开一例
阐述了一例患者为中年女性,经临床诊断后对其行CRT-D安置术,术后继续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心衰减轻。日后患者被ICD电击一次,被电击前后无心悸、晕厥、气促、胸痛,CRT-D电池耗竭,因患者仍不能接受ICD,拟更换为C...
吴高俊黄伟剑苏蓝方丹红单培仁
关键词:纵向开裂疗效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室间隔穿孔2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临床表现及VSR修补术效果。方法收集AMI后并发VSR的病例共21例,行VSR修补手术(手术组)7例,未行手术患者(非手术组)14例。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梗死部位、心功能、发现VSR时间、血肌钙蛋白水平、肝功能、肾功能、代谢性酸中毒、血乳酸水平、是否行室间隔修补手术、心超表现、是否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30d病死率等数据。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前肺动脉收缩压45~108(54.2±11.4)mm Hg,手术后肺动脉收缩压24~45(31.4±8.7)mmH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手术组患者30d内无一例死亡,非手术组患者30d无一例幸存,平均存活时间为3.5~11(6.4±1.7)d,术后30d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继发VSR心功能差,保守治疗预后差,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冯霞飞谢强丽赵初环黄伟剑
关键词:室间隔穿孔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