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城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前脂肪细胞因子-1被引量:1
- 2010年
- 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adipocyte factor 1,Pref-1)是一种含有6个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的跨膜蛋白。Pref-1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和人骨骼干细胞分化,促进胸腺细胞发育等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对于Pref-1在脂肪细胞分化调控中的研究日渐增多,其在肥胖治疗领域的作用尤其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Pref-1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将其用于肥胖治疗提供参考。
- 王琴琴熊声贺黄新城龚金莲都莉
- 关键词:分化脂肪细胞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 龚金莲万唐谢忆虹黄新城
- 文献传递
- 日立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评价与分析条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生化分析仪在不同分析条件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差异。方法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CLSI EP9-A2和EP7-A2方案为基础,设计3种检测方法(方法1:血、尿样本同批随机分析;方法2:尿样单独批次分析;方法3:批尿样插入血样同批分析)测相同样本中的MAU,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特定蛋白分析数据比较:方法1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968 2,偏倚=40.9);方法2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0.998 9,偏倚=0.8);方法3结果显示血清样本对后续多个MAU检测存在严重携带交叉污染,污染率最高可达341.3%。结论根据临床医学决定水平和CLIA’88(2003)及EP7-A2要求,方法1可能会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3显示系统携带交叉污染会对后续多个检测结果造成干扰;方法2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熊声贺樊斌黄新城
-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交叉污染生化分析仪
-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C肽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2
- 2022年
-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C肽(C-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临床检测血糖结果超过临界值最高值的50例疑似糖尿病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检查结果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bA1c、GSP、C-P水平。以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金标准,比较HbA1c、GSP、C-P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HbA1c、GSP水平高于对照组,C-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GSP、C-P单项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GSP、C-P联合检测保证了诊疗的准确性,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监测与指导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 黄新城何洁张海丽姚晔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C肽2型糖尿病
- 液体酶法糖化血红蛋白质控物制备与应用评价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实验室内部Hb A1c质控物的制备方法,评价其质量及实验室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实验室余留样本、实验条件和设备,制备液体Hb A1c质控物,并对该质控物的存储稳定性、瓶间差、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Hb A1c结果在6.9-13.9%(NGSP)[91.1-251.8mmol/mol(IFCC)]区间,与HPLC-CE方法比较,r=0.9984,批内最大偏倚CV%=1.97%;稳定性试验表明,最大偏倚CV<3.0%,其稳定性不低于10个月。结论该质控物经过制备流程改良,极大程度减少了血浆及细胞膜成分可能对检测造成的干扰,使其品质基本满足室内质控样本品质要求。
- 熊声贺樊斌黄新城翁丽燕熊隆信
- 关键词:质控物糖化血红蛋白
- 唐氏筛查和产前诊断与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在孕中期产妇检查中的价值,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355例妊娠中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唐氏筛查,统计分析孕中期各年龄段唐氏筛查高风险率的比较,并对高风险病例进行产前诊断及随访。结果2018年-2020年我院孕中期产前筛查的5355例产妇中,唐氏筛查高风险率为7.71%(413/5355),其中21三体综合症高风险率为3.70%(198/5355),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率为2.18%(117/5355),NTD高风险率为0.54%(29/5355);<25岁唐氏筛查高风险率为3.21%(50/1556),25~29岁唐氏筛查高风险率为4.80%(110/2294),30~34岁唐氏筛查高风险率为11.08%(156/1408),>35岁唐氏筛查高风险率为28.87%(2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氏筛查随访率87.62%(4692/5355),妊娠结局中异常妊娠比例为1.89%(89/4692),在随访的4692例病例当中,>35岁的高龄组异常妊娠比例为37.11%(36/97),<35岁的适龄组异常妊娠比例为1.15%(53/4595)。异常妊娠结局率在高龄组、适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妊娠结局率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区、中风险区、灰区和低风险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进行唐氏筛查和产前诊断,对提高唐氏患儿检出率,减少新生儿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孕妇精神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预防不良妊娠发生有重要作用。
- 姚晔黄新城吕良缘万琼
- 关键词:唐氏筛查产前诊断孕中期
- 应用EP7-A2方案评价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试剂对其他生化检测项目的干扰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对尿酸等项目检测的干扰。方法:用CLSIEP7-A2方案,评估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试剂在生化分析仪中,因携带交叉污染对常用项目检测的干扰。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在模拟污染率0.1%-0.5%范围内,ALT、AST从0.1%污染率开始,结果均超出(X-1.96s)范围;GSP从0.2%污染率开始,结果均超出(X+1.96s)范围;UA从0.3%污染率开始,结果均超过(X-1.96s)范围;Mg从0.3%污染率开始,结果均超出(X+1.96s)范围;其他15项目检测结果均在(X±1.96s)范围内。结论: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率在0.5%的允许范围内,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可能对同一检测系统中,糖化血清蛋白(GSP)等5项检测造成干扰,而对总胆红素等其他15项检测不造成干扰。
- 熊声贺王琴琴黄新城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清蛋白生化分析仪
- 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南昌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特点,探究HPV分型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检查的5803例女性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南昌地区HPV亚型分布、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分析发现患者中高危HPV感染率为75.42%,感染率居前的亚型分别为HPV 52、58、16亚型,占比分别为25.17%、14.10%、13.81%。>60岁年龄组的高危HPV感染率最高,在宫颈病变组织中以单一高危HPV亚型感染为主,感染率居前的分别是HPV 16(31.05%)、HPV 52(26.32%)、HPV 58(13.68%)、HPV 18(10.00%)亚型。结论南昌地区HPV流行的主要型别为52、58、16亚型,需要重视60岁以上及高危HPV 16、52、58、18亚型患者的阴道镜分流管理,以防止宫颈癌漏检。
- 姚晔黄新城赵俊徐细花王卫国
- 关键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筛查
-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胎盘碱性磷酸酶浓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胎盘碱性磷酸酶浓度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53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子宫颈癌组,同期选取53名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纳入者的血清胎盘碱性磷酸酶水平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差异。结果子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清胎盘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53.461,P<0.001);子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t=9.910,P<0.001)。结论子宫颈癌患者的血清胎盘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可能与子宫颈癌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关联性。
- 胡丽丽黄新城李莉王晓娇邹妍妍熊春晖
- 关键词:子宫颈癌
-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FBG)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C肽(C-P)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做血糖检测的68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分组讨论各项目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价值。结果(1)治疗前2型糖尿病组FBG、HbA1c和GS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P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bA1c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FBG治疗前高于治疗2周后,差异显著(P<0.001);(3)2型糖尿病组GSP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应激性高血糖组GS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2型糖尿病组C-P释放实验高于1型糖尿病组,差异显著(P<0.001)。结论FBG联合HbA1c、GSP、C-P检测对糖尿病的筛查、分型、诊断,血糖控制水平的评估,糖尿病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糖尿病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 姚晔黄新城何洁张海丽
-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C肽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