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莉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HBsAg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对三种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 (DIGFA)检测试条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的性能、结果等技术参数进行评价。方法 对多份质控血清和 4 2 14份患者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三个厂家的DIGFA试条和酶免疫法 (EIA)进行检测 ,以EIA技术检测结果为参照对DIGFA检测试条的灵敏度、特异性、检测效能和物理性能等参数进行评价。结果 多份质控血清HBsAgDIGFA试条检测特异性均为 10 0 % ;HBsAgDIGFA试条A ,B ,C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 90 .0 0 % ,90 .0 0 %和80 .0 0 % ;A ,B ,C三种检测试条检测效率为分别为 93.33% ,93.33%和 86 .6 7%。 4 2 14份患者血清 (血浆 )的HBsAgDIGFA试卡检测特异性为 99.6 7% ;灵敏度为 6 8.3% ;检测效率为 97.6 0 %。结论 DIGFA试条检测灵敏度比较低 ,花费成本较大。该技术适合急诊病人的初步筛选 ,不适于献血员筛选试验。如果应用到街头 (采血车 )献血员快速筛选 。
- 黄永莉程维兴邢颜超
- 关键词: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
- 输血前确认HIV-1感染13例被引量:8
- 2006年
- 邢颜超陈红朱莹洁黄永莉张进进杨四梅孙晓丽
- 关键词:受血者HIV-1抗体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基本要求培训班在乌鲁木齐落幕
- 2010年
- 黄永莉
- 关键词:培训班输血科血库主任委员
- 人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鉴定和多能性分子Oct4和Sox2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ASCs)多能性分子Oct4和Sox2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胶原酶将人脂肪组织消化后,分离培养得到ASCs,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代数的P2、P3、P5的ASCs的表面标志物;应用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ASCs朝成脂、成软骨和成骨方向分化,分化后分别行油红O、阿尔辛蓝和茜素红特殊染色鉴定;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P1、P2、P5、P6细胞中Oct4和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及传代后各代ASCs呈成纤维样贴壁生长,形态均一,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1 h。各代ASCs均表达CD29、CD44、CD90(>90%)和CD105(>50%),不表达CD34和CD45(<1%);成脂、成软骨和成骨诱导后染色鉴定结果均为阳性;Oct4在P1、P2细胞中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内,而在P5、P6细胞的表达则位于胞质;Sox2在P1、P2细胞的胞质中表达,而在P5、P6细胞的胞质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ASCs具有间充质来源干细胞的一些共同特性及间充质谱系的多向分化潜能。多能性分子Oct4和Sox2在不同代数ASCs中的表达量及表达位置有一定差异,可能反应了各代ASCs分化潜能有所不同。
- 武艳伟范力星余元伦黄永莉张进进陈立力邢颜超
- 关键词:人脂肪干细胞多向分化OCT4SOX2
- 肝移植术后HBsAg转阴2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朱莹洁邢颜超陈红唐艺黄永莉
- 关键词:肝移植乙型肝炎
- 免疫胶体金技术效能评价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对 3种免疫胶体金技术 (DIGFA)检测试条 (卡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 (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HIV)的性能进行评价 ,为各血液中心传染病检测实验室选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多份质控血清和 4 2 1 4份患者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 3个厂家的DIGFA试条 (卡 )和酶免疫法 (EIA)进行检测 ,以EIA技术为参照 ,对DIGFA试条 (卡 )的灵敏度、特异性、检测效率和物理性能等参数进行评价。结果多份质控血清 4个项目DIGFA试条 (卡 )检测特异性均为 1 0 0 % ,HBsAg、抗HIV、抗HCV和抗TPDIGFA试条 (卡 )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 86 .6 7%、93.33%、86 .6 7%和 90 .4 7% ;检测效率分别为 91 .1 1 %、96 .6 7%、93.33%和 94 .4 5 %。 4 2 1 4份患者血清 (血浆 )的HBsAg、抗HIV、抗HCV和抗TPDIGFA试条 (卡 )的检测特异性分别为 99.6 7%、99.76 %、99.5 6 %和 99.79% ;灵敏度分别为 6 8.35 %、1 0 0 .0 0 %、5 6 .4 1 %和 73.33% ;检测效率分别为 97.6 0 %、99.76 %、98.77%和 99.6 9%。结论DIG FA试条 (卡 )检测灵敏度比较低 ,花费成本较大。该技术可用于急诊病人的初步筛选 ,不适于献血员筛选试验。
- 邢颜超程维兴路西春陈红孔江黄永莉
- 关键词:免疫胶体金技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
- 连续式血浆置换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邢颜超杜晖俐张进进陈红黄永莉宋爱菊朱莹洁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血浆置换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烧伤大鼠的炎症调节作用初探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检测比较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对烧伤大鼠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MSCs移植治疗烧伤的抑炎机制、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正常新生儿脐带,分离脐带华通氏胶,培养脐带MSCs.另取体质量为(200±5)g SD雄性大鼠制备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在烧伤24 h后进行皮下注射MSCs移植(2×10^6个/只).分别于烫伤后0、1、2、3、5、7d采集血样,检测其WBC、CRP及炎症因子IFN-γ、TNF-α、IL-6、IL-10含量,并比较7、14、21、28 d时2组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WBC烧伤后1、2d显著升高,3d后逐渐降低,移植组仅出现轻微升高;CRP水平变化比较,对照组伤后2、3d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移植组变化甚微;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比较,对照组和移植组于伤后3、5、7d均有增高,其中对照组增高更为明显;IFN-γ比较2组间未见明显差别.MSCs移植组14、21、28 d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MSCs移植治疗烧伤大鼠,能明显减少烧伤大鼠血清中WBC、CRP、TNF-α、IL-6、IL-10的含量,减轻了由细胞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但MSCs移植并未影响IFN-γ的产生.MSCs移植可通过降低烧伤后炎症因子产生而抑制其继发性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及烫伤修复.
- 张进进范力星余元伦黄永莉邢颜超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烧伤炎症因子免疫调节
- 输血前检出外伤患者HIV、HCV、HBV合并感染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邢颜超程维兴陈红黄永莉
- 关键词:外伤患者HIVHCVHBV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