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介入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冠心病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疗效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途径
  • 1篇动脉造影
  • 1篇独立预测因素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8篇黄海涛
  • 5篇孙召金
  • 4篇李胜友
  • 4篇钱福东
  • 4篇章美华
  • 3篇甄彤
  • 3篇冯俊
  • 2篇郭飞
  • 2篇李峰云
  • 2篇余世成
  • 1篇叶学群

传媒

  • 4篇安徽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的辐射剂量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的辐射剂量。方法将21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分成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其中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51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50例;股动脉组行CAG 55例,行PCI 54例。比较不同路径冠状动脉介入的辐射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和透视时间。结果行PCI患者经桡动脉组DAP、CD、透视时间均明显高于经股动脉组(P均<0.05);行CAG者两组DAP、CD、透视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CD与透视时间呈明显正相关(r=0.86,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较大,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辐射防护,减少辐射剂量。
冯俊李胜友钱福东黄海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股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治愈出院的患者202例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99例,药物治疗组103例,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1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1%和34.4%,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6.7%和38.6%;4年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8.2%,需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4.6%和47.0%,4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生存率分别是95.6%和90.4%;介入组心功能优于药物组(P<0.05),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年及4年随访时介入与药物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5%和54.5%,31.0%和59.1%,再住院率分别是31.0%和59.1%,32.0%和67.1%;4年时生存率为91.5%和84.7%;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明显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改善心功能;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组和药物组预后差别不大,对于前壁心肌梗死长期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尤其在生存率上和心功能保护方面差别明显。
黄海涛郭飞甄彤李胜友章美华钱福东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药物保守治疗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介入治疗术后的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采取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李峰云黄海涛甄彤孙召金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阿托伐他汀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其中观察组48例介入治疗前给予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6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h 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RA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治疗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冯俊李胜友钱福东黄海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导管替罗非班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评定价值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B组)和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C组)两组。冠心病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为EF<50%的患者58例;另选择健康对照者31例对照组(A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得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SDNN、ANN、SDN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之间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心功能的下降,SDNN和SDANN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DNNI、RMSSD和PNN50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显著下降同时在与心功能I级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尤其是伴发心力衰竭患者,HRV降低较为明显。
孙召金章美华黄海涛石晓梅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植入,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及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LVEF增加,LVDD、LVDS、LVEDV和LVESV缩小,心脏同步化指标得到改善。结论在超声指导下对AV、VV间期进行优化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孙召金章美华黄海涛叶学群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520例传导阻滞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520例CLBBB入住六安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患者资料,对比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找出CLBBB患者中与冠心病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52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分别占50.3%、42.3%和27.7%,合并各类型心律失常者29.9%。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6岁(P<0.01,B=2.753,95%CI:1.736~4.003)、高血压(P=0.022,B=1.522,95%CI:1.062-1.640)、2型糖尿病(P<0.001,B=2.469,95%CI:1.325~3.756)、高脂血症(P=0.8013,B=1.057,95%CI:0.602~1.630)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扩张型心肌病(P<0.001,B=0.062,95%CI:0.05~0.137)、心脏瓣膜病(P=0.027,B=0.0296,95%CI:0.065~0.803)、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P=0.0225,B=0.514,95%CI:0.303~0.920)、其他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P<0.001,B=0.408,95%CI:0.259~0.605)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年龄≥66、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而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在未合并冠心病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更常见。
黄海涛郭飞李胜友钱福东章美华甄彤孙召金李峰云余世成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独立预测因素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和心肺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衰病人标准化治疗方案下,辅助运用参麦注射液对左室射血功能和心肺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轻中度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衰病人13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标准化治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标准化治疗联合安慰剂),分别评估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结果 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多项心脏彩超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增加10.4%和降低5.0%);(2)峰值耗氧量(分别为增加6.2%和降低4.5%);(3)运动时间(分别为增加7.5%和降低4.8%);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衰住院率分别为6%和30%(P=0.0002)。结论对于轻中度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衰病人,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标准化治疗上联合运用参麦注射液,可以增强左室射血功能及心肺运动能力,并降低住院率。
余世成冯俊孙召金黄海涛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参麦注射液心肺运动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