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秀榕

作品数:200 被引量:539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重点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9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5篇细胞
  • 145篇晶状体
  • 134篇上皮
  • 134篇上皮细胞
  • 125篇晶状体上皮细...
  • 74篇内障
  • 74篇白内障
  • 52篇增殖
  • 48篇细胞增殖
  • 44篇人晶状体
  • 44篇上皮细胞增殖
  • 44篇晶状体上皮细...
  • 40篇信号
  • 40篇转导
  • 39篇信号转导
  • 37篇人晶状体上皮...
  • 37篇转导机制
  • 36篇信号转导机制
  • 30篇凋亡
  • 28篇细胞凋亡

机构

  • 128篇福建中医学院
  • 106篇福建省第二人...
  • 6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5篇海南医学院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中国中医研究...
  • 5篇宁夏医学院
  • 4篇福建省肿瘤医...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医学部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江西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天津市泌尿外...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作者

  • 200篇黄秀榕
  • 182篇祁明信
  • 49篇胡艳红
  • 31篇严京
  • 25篇吴正正
  • 21篇汪朝阳
  • 20篇林久茂
  • 17篇胡俊
  • 16篇王勇
  • 14篇郑良朴
  • 14篇马兰
  • 13篇冯春燕
  • 13篇林薇
  • 13篇陈胜
  • 12篇郭娜
  • 12篇叶蕻芝
  • 11篇柯发杰
  • 11篇杨丽英
  • 8篇唐宋文
  • 8篇龙儒桃

传媒

  • 20篇中国病理生理...
  • 1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0篇眼科研究
  • 10篇中国临床药理...
  • 8篇国际眼科杂志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中华眼科杂志
  • 6篇眼科新进展
  • 5篇海南医学院学...
  • 4篇中国中医眼科...
  • 4篇第九届中国中...
  • 3篇国外医学(眼...
  • 3篇福建中医药
  • 3篇福建中西医结...
  • 3篇第八届全国中...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光明中医

年份

  • 1篇2022
  • 1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16篇2010
  • 23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24篇2006
  • 17篇2005
  • 11篇2004
  • 17篇2003
  • 13篇2002
  • 7篇2001
  • 8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凋亡抑制剂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剂阿魏酸钠、五味子乙素、菊花、车前子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的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黄秀榕祁明信严京吴正正胡艳红
文献传递
羧甲基壳聚糖载姜黄素缓释药膜的制备及其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载姜黄素缓释药膜的制备方法及体外缓释动力学。方法将姜黄素粉末用甘油完全溶解后和完全溶涨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后涂布在玻璃板上,烘干备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药膜的浓度;并测试药膜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将一定浓度的姜黄素粉末溶于甘油后与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后可制备成橙黄色半透明柔软薄膜,成膜性能良好;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10 min、30 min、1 h、2 h、4 h累计释药率分别为56.42%、89.71%、92.86%、96.80%、97.25%。结论羧甲基壳聚糖载姜黄素缓释药膜成膜性能良好,便于固定和手术中安装,且药膜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虽然释放速率较快,但足以满足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过程中使用。
胡艳红陈胜黄秀榕祁明信王晓颖胡俊冯春燕柯发杰
关键词:姜黄素缓释系统羧甲基壳聚糖体外释放
蜕皮甾酮和异补骨脂素在HLEC中抗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R)和蜕皮甾酮(Ecdysterone,ECR)对经H2O2处理的HLEC内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从而探讨雌二醇(β-Estradiol,E2),ECR和ISR是否通过启动或干预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来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以揭示E2和ECR及ISR抗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ECR和ISR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共同孵育,以E2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EC造成氧化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不同时段的p-ERK蛋白表达。结果:正常HLEC内存在p-ERK表达;H2O2组p-ERK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E2和ECR与ISR各组p-ERK表达量分别在1,6,12h达到高峰。结论:E2和ECR与ISR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与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张可丽黄秀榕祁明信郭娜
关键词: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异补骨脂素蜕皮甾酮信号转导
复方水蛭滴眼液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复方水蛭滴眼液(SZ)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UV)损伤的蛋白质组学机制,为将SZ作为防治白内障的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Z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HLEC)共同孵育,以吡喏克辛滴眼液(PS)作为阳性对照,经UV照射HLEC后,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MS)技术,寻找HLEC有效的功能蛋白及SZ作用靶点。结果:①UV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现13个差异点。其中表达上调的差异点有5个,经质谱鉴定为:T复合蛋白1β亚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阻抑素(pro-hibitin)4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差异点有8个,经质谱鉴定为: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蛋白质。②SZ组与UV组比较:发现1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表达上调的差异点8个,经质谱鉴定为: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差异点4个,经质谱鉴定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角蛋白8Ⅱ和阻抑素4种蛋白质。结论:SZ可使UV照射引起HLEC下调的3种蛋白质(波形蛋白、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上调,又可使UV照射引起上调的4种蛋白质中的3种蛋白质下调(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阻抑素)。说明在SZ防护UV损伤中,以上6种蛋白质可能起重要作用。
黄秀榕祁明信严京
关键词:水蛭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紫外线蛋白质组白内障
天然抗氧化剂对晶体氧化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子乙素、水飞蓟宾、没食子酸丙酯、队魏酸钠和沙棘总黄酮均系中药单体,已有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其分别对不同疾病和机体的不同脏器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但这五种单体对白内障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拟探讨上述五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实...
黄秀榕祁明信叶蕻芝林薇郑良朴林久茂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
雷公藤内酯醇和榄香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和榄香烯(elemene,Ele)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
黄秀榕明信王军
文献传递
蜕皮甾酮防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
目的:探讨具有雌激素活性的中药单体蜕皮甾酮(ECR)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线粒体蛋白质组学规律。方法:本研究共分为4组:正常组、H2O2组、E2组和ECR组。
冯春燕黄秀榕祁明信唐宋文胡艳红陈胜柯发杰
关键词:蜕皮甾酮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老年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水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水中白介素 - 2 (IL - 2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及其与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 1)正常对照组 ;( 2 )晶体囊外摘除术组 (ECCE) ;( 3 )晶体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组 (ECCE +IOL)。于术后 0、1、3、7、14、3 0d观察各组动物眼内炎症反应的同时 ,测定房水中IL - 2和TNF -α水平及NO2 -/NO3-含量。结果 :( 1)术后 1- 14dECCE +IOL组房水中IL - 2、TNF-α和NO2 -/NO3-含量均明显高于ECCE组和对照组 ,该含量于术后 3 - 7d达到高峰 ,2周后逐渐减少 ;( 2 )各组房水IL - 2、TNF -α和NO2 -/NO3-含量变化的规律一致 ,房水IL - 2和TNF -α水平与NO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NO和IL - 2、TNF -α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中可能均起重要的作用。
黄秀榕祁明信沈世仁郑良扑林久茂魏宁
关键词: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2人工晶体植入术
阿魏酸钠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防护紫外线(UV)照射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损伤的作用,寻找SF防护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SF与HLEC共同孵育,再用UV照射HLEC后,通过流式细胞仪...
严京祁明信黄秀榕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阿魏酸钠蛋白质组
文献传递
阿魏酸钠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2 +、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原代和传代培养,以含有过氧化氢(H2 O2 )的培养液孵育LEC复制氧化损伤模型,并加入阿魏酸钠单体共同孵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测定法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LEC活性变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时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LEC内cAMP、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H2 O2 组可引起LEC吸光度值(A)明显下降(P <0 .0 1) ,阿魏酸钠能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并呈剂量 效应关系和时间 效应关系。氧化损伤的LEC[Ca2 +]i 升高(P<0 .0 1) ;阿魏酸钠可以降低由H2 O2 引起的细胞[Ca2 +]i 的升高,并呈时间 效应关系。H2 O2 组cAMP浓度升高;cGMP浓度下降(P <0 .0 1) ;阿魏酸钠使cAMP水平下调,cGMP水平上升(P <0 .0 1) ,并呈时间 效应关系。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LEC氧化损伤及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信号系统、cAMP信号系统、cGMP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学效应。
严京祁明信黄秀榕吴正正胡艳红
关键词:阿魏酸钠晶状体上皮细胞CAMPCGMP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