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红莲

作品数:22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图像
  • 7篇气溶胶
  • 6篇遥感
  • 5篇偏振
  • 4篇大气光学
  • 3篇多光谱
  • 3篇图像融合
  • 3篇气溶胶光学
  • 3篇大气气溶胶
  • 2篇等效折射率
  • 2篇定标
  • 2篇多光谱图像
  • 2篇遥感图像
  • 2篇折射率
  • 2篇光谱图像
  • 2篇光学
  • 2篇光学厚度
  • 2篇光学特性
  • 2篇光学遥感
  • 2篇反演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水利水电...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电子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黄红莲
  • 16篇易维宁
  • 7篇乔延利
  • 7篇杜丽丽
  • 4篇饶瑞中
  • 3篇黄印博
  • 3篇崔文煜
  • 2篇韩永
  • 2篇曾献芳
  • 2篇秦慧平
  • 1篇张比升
  • 1篇李娟
  • 1篇陈栋
  • 1篇刘晓
  • 1篇刘晓
  • 1篇邓宏平
  • 1篇梅海平
  • 1篇刘淼森
  • 1篇张冬英
  • 1篇潘邦龙

传媒

  • 11篇大气与环境光...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光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靶标的多光谱遥感图像真彩色合成被引量:7
2016年
多光谱真彩色合成图像在遥感图像解译判读、目标识别和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真彩色合成技术取决于获得准确的X、Y、Z三刺激值,以建立相机RGB三基色体系与人眼视觉颜色体系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了基于彩色目标光谱信息的多光谱图像真彩色合成方法,通过在卫星过顶时铺设人工靶标,利用实测的靶标反射率光谱,计算相机三基色体系RGB与人眼视觉颜色体系CIEXYZ之间的转换矩阵,构建适用于一定大气条件下的真彩色校正模型。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多光谱图像进行真彩色校正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色彩丰富度不同的图像均具有较好的颜色校正效果。
黄红莲易维宁杜丽丽崔文煜曾献芳
关键词:真彩色合成光谱反射率多光谱图像
基于航空偏振相机的海上气溶胶光学特性反演与验证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基于逐次散射法的矢量辐射传输模型,通过求解矢量辐射传输方程,分析了影响海面上空气溶胶光学参数反演的主要因素。根据海洋大气气溶胶模型,通过构建多参数的反射率和偏振反射率查找表,给出了用于海上气溶胶光学参数反演的查找表迭代查找法。利用自主研制的多角度航空偏振相机在渤海湾上空航拍的偏振辐射数据,反演获得了该海域550nm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ngstrm波长指数,其均值分别为0.441和1.15。通过与布置在京津塘周边的多个地基CE318太阳辐射计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的对比校验发现,两者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反演方法针对海天背景的实际问题的考虑和处理过程切实可行。
黄红莲易维宁乔延利
关键词:大气光学气溶胶光学厚度
一种处理多光谱彩色合成图像的白平衡法被引量:5
2012年
多光谱彩色合成图像是直接提取多光谱图像中的R、G、B波段合成的彩色图像。但由于多光谱成像探测器光谱响应性能的差异,造成合成的彩色图像偏色严重,为了重现真实色彩,需进行颜色校正。针对目前传统白平衡法与色度学合成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信息的改进白平衡法,用于多光谱彩色合成图像的颜色校正。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不仅实现简单,校正过程中不需要标准真彩色图像,也不需要预测图像中所有地物的光谱反射率,而且改进了传统算法,获得的图像更为真实。
游晶刘晓易维宁黄红莲
关键词:多光谱图像白平衡色度学
气溶胶试验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和开发
2012年
为了解决传统气溶胶科学数据共享系统中由"信息孤岛"现象带来的诸多问题,从气溶胶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对气溶胶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通过对气溶胶实验数据分类及其特点的分析,采用C#语言和服务器/浏览器(B/S)多层架构体系,开发出基于web浏览器的具有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检索查询、可视化分析等功能的气溶胶实验数据共享系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便捷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
田征黄红莲易维宁乔延利
关键词: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共享
大气气溶胶航空多角度偏振观测实验及数据分析
2015年
鉴于多角度偏振辐射数据可以有效提升大气气溶胶参数的反演精度,设计了多角度偏振探测航空实验及数据处理流程。将我国自主研制的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搭载在航空平台上,同时在地面布设太阳辐射计CE318观测站点,设计航线串联地面观测站点,开展了航空飞行实验。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多角度偏振探测航空实验可获取高精度的偏振、辐射数据;使用该数据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误差小于3%,初步验证了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可为大气气溶胶多参数反演提供有效的数据。
黄红莲易维宁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基于稀疏性非负矩阵分解的偏振图像快速融合方法
2014年
针对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性NMF的偏振图像快速融合方法。首先,以偏振信息解析得到的各偏振参量图像构造原始数据集,其次,对NMF增加稀疏性约束,利用稀疏表示下的在线字典学习算法进行快速分解,然后对分解得到的三幅特征基图像按清晰度和方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特征基图像经直方图匹配及HSI颜色映射后,变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融合图像.与基于NMF的方法相比,运行时间提高约120倍,达到约1.5 s完成一次融合过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改善融合效果的同时,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曾献芳徐国明易维宁黄红莲尹成亮
关键词:图像融合偏振图像
基于6S模型的遥感图像大气校正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去除大气影响是遥感影像应用中具有重要实用意义的一步,因此依据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大气校正方法的研究工作。基于6S辐射模型和消除邻边效应的经验方法对ZY-3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大气校正;作为对照,对同一影像也做FLAASH(一种成熟的大气校正软件模块)大气校正处理。由结果所见,校正后影像质量得到提高;校正精度与FLAASH精度都在10%左右,具有较高准确性。
侯旭洲易维宁乔延利黄红莲崔文煜杜丽丽陈川
关键词:大气校正FLAASH
内混合海洋型气溶胶粒子消光特性的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米散射理论和分层球模型考察了典型的海洋型气溶胶粒子在内混合状态下的消光特性,据此分析了以等效折射率描述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各种成分组成的内混合气溶胶系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单分散系统,在瑞利散射区域和几何光学区域内,不同混合比下消光效率因子的等效性比较好,而在米散射区域(1<x<20)内,消光效率因子的等效性较差;对多分散系统,在三种区域内不同混合比下消光截面的等效性都较好。因此,对内混合海洋型气溶胶系统而言,一般可以通过寻找合适的等效折射率计算其消光特性。
黄红莲黄印博韩永饶瑞中
关键词:大气光学等效折射率
基于强度图像和地物偏振反射率数据的光学遥感偏振成像仿真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为获得满足偏振成像探测器的研制所需的偏振成像样本,并解决现有偏振遥感仿真分析中普遍缺乏实测数据支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图像和实测地物偏振反射率数据的偏振成像仿真方法,介绍了其实现过程,并且得到了不同大气几何条件下的卫星高度偏振仿真图像。通过与强度仿真图像定量的对比表明,偏振成像对比度受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弱,在低能见度及后向散射条件下或者某些特定方向上优势更为突出。偏振成像的清晰度对观测方向较为敏感这一属性可以指导选择特定的方向进行偏振探测,并最终提升雾霾条件下偏振成像对地遥感的目标识别能力。
黄红莲易维宁乔延利杜丽丽崔文煜
关键词:遥感对比度
合肥、东南沿海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测量及模式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对合肥和东南沿海地区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实验观测和统计分析,并初步建立了两个典型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模式,对这些地区气溶胶粒子的尺度谱分布、数浓度、散射和吸收系数以及大气能见度获得了规律性认识,这有助于较为全面地了解合肥和东南沿海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各种光学特征量,并可深入了解陆地和海洋型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
黄印博黄红莲韩永饶瑞中
关键词:大气光学气溶胶光学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