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耀棠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低碳源
  • 2篇堆肥
  • 2篇氧化沟
  • 2篇有机质降解
  • 2篇生活污泥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碳源
  • 2篇脱氮
  • 2篇脱氮除磷
  • 2篇组合物
  • 2篇污泥
  • 2篇污水
  • 2篇物料
  • 2篇甲醛污染
  • 2篇降解
  • 2篇含水率
  • 2篇含水率控制
  • 2篇T型氧化沟
  • 2篇城市生活污泥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4篇佛山市南海区...

作者

  • 8篇黄耀棠
  • 4篇张淑娟
  • 3篇谢子钊
  • 3篇苏伟健
  • 2篇林亲铁
  • 2篇孟小春
  • 2篇林卓玲
  • 2篇张旭兰
  • 2篇范瑞
  • 2篇江纪修
  • 1篇李霞
  • 1篇苏志锋
  • 1篇林泽健
  • 1篇许培源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T型氧化沟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2012年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57%和41.58%,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由于T型氧化沟中以好氧环境为主,缺乏厌氧和缺氧环境以及进水的BOD5/TN值低,工艺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但TN和TP去除效果较低。提出了加强工艺脱氮除磷的措施,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改造提供参考。
苏伟健黄耀棠
关键词:T型氧化沟脱氮除磷低碳源
一种堆肥物料组合物及堆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肥物料组合物,含有水葫芦、城市生活污泥和餐厨垃圾,其重量配比为城市生活污泥∶水葫芦∶餐厨垃圾=3~7∶2~6∶2~8,组合物的含水率控制在50-55%;C/N为23∶1-30∶1。堆肥方法是将堆肥原料经...
张淑娟林亲铁江纪修林卓玲孟小春范瑞张旭兰黄耀棠谢子钊
一种堆肥物料组合物及堆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肥物料组合物,含有水葫芦、城市生活污泥和餐厨垃圾,其重量配比为城市生活污泥∶水葫芦∶餐厨垃圾=3~7∶2~6∶2~8,组合物的含水率控制在50-55%;C/N为23∶1-30∶1。堆肥方法是将堆肥原料经...
张淑娟林亲铁江纪修林卓玲孟小春范瑞张旭兰黄耀棠谢子钊
文献传递
河道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若干关键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河道溢油事故已成为内河道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经济和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新建的水上项目必须通过溢油风险评价来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溢油风险评价尚无统一的方法,且风险分析不够深入。本文基于国内外经典的油膜动力学模型及统计学等理论,明确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事故源强、事故概率、溢油油膜影响范围、风险应急时间以及水厂吸水口关闭时间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河道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水平。
黄耀棠苏伟健李霞
关键词:河道溢油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敏感区
T型氧化沟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2012年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57%和41.58%,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由于T型氧化沟中以好氧环境为主,缺乏厌氧和缺氧环境以及且进水的BOD5/TN值低,工艺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但TN和TP去除效果较低。提出了加强工艺脱氮除磷的措施,供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改造的提供参考。
苏伟健黄耀棠
关键词:T型氧化沟脱氮除磷
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分析被引量:35
2011年
为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现状,依据《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427个单位的室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目平均浓度为:甲醛0.15 mg/m3,苯、甲苯、二甲苯、TVOC分别为32.09、227.79、134.72和769.66μg/m3,氡为74.38 Bq/m3,氨为0.10 mg/m3,超标率分别为43.83%、3.35%、31.51%、19.18%、43.59%、0.57%、0。因此,认为广东室内空气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VOCs污染严重且组成复杂,二甲苯与其他苯系物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60以上,较苯与其他苯系物之间的相关系数(<0.30)大。
张淑娟苏志锋林泽健许培源黄耀棠谢子钊
关键词:污染特征
高效净化甲醛的室内植物筛选及其净化动力学特性研究
甲醛(Formaldehyde,FA)是我国室内空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由于其来源广泛、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本论文以甲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效净化甲醛的室内植物筛选、检测室内植物释放挥...
黄耀棠
关键词:室内植物甲醛污染沉降速度气孔导度
文献传递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0年
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量的植物净化甲醛研究表明,利用观赏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并符合公众需要和心理的污染修复技术。文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机理及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植物可以通过茎叶的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开启来吸收甲醛气体,其经过植物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扩散以及维管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最终被植物代谢和转化,而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是植物体内代谢转化甲醛的关键酶。同时,根际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更换吸附能力更强的基质或在植物叶面喷洒二氧化钛溶胶等方式也能有效地强化甲醛的去除效果。总结文献的植物筛选试验可以发现,五加科、唇形科、菊科、秋海棠科及蕨类的植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甲醛效果。文章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强筛选高效的净化植物、植物净化甲醛的动力学、提高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遗传操作以及开发联合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张淑娟黄耀棠
关键词:观赏植物室内污染甲醛植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