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鸿菲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易感性
  • 2篇孕妇
  • 2篇妊娠
  • 2篇妊娠期
  • 2篇替比夫定治疗
  • 2篇母婴
  • 2篇母婴传播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变异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性疾病
  • 1篇羊水
  • 1篇羊水胎粪污染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慢性乙型...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88...

作者

  • 5篇吴全新
  • 5篇黄鸿菲
  • 5篇王宇明
  • 3篇晏泽辉
  • 2篇李茂仕
  • 2篇何登明
  • 2篇张艳琼
  • 2篇石新星
  • 1篇邓国宏
  • 1篇唐薇
  • 1篇潘美明
  • 1篇朱鹏
  • 1篇徐城
  • 1篇李俊男
  • 1篇孙小雯
  • 1篇李利
  • 1篇刘明栋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替比夫定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HBV感染孕妇替比夫定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机制。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孕妇54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ALT水平分为免疫活化组(n=18)和免疫耐受组(n=36),于妊娠中晚期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常规检测治疗前、分娩前血清ALT、TBil、HBV DNA水平及HBV标志物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以Bivariate分析两变量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相关性。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P<0.01),ALT、TBil水平均无显著变化,无HBeAg血清学转换。相较于健康人群,2组在治疗前和分娩前均表现为IL-2(健康人群<4 pg/ml)和IFNγ(健康人群<15 pg/ml)高表达,而IL-4(健康人群<10 pg/ml)和IL-6(健康人群<5 pg/ml)低表达。治疗前和分娩前的IL-2、IFNγ、IL-4和IL-6水平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前较治疗前,免疫活化组IL-4水平有升高(P=0.014),但均未超出正常上限;IL-2、IFNγ和IL-6水平无显著变化(P=0.182、0.259、0.710);免疫耐受组IL-2、IFNγ、IL-4和IL-6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651、0.839、0.650、0.542)。结论 HBV感染孕妇妊娠中晚期血清Th1型细胞因子高表达、Th2型细胞因子低表达;替比夫定短期治疗对孕妇Th1/Th2平衡影响较小,其参与阻断HBV母婴传播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发挥作用。
黄鸿菲何登明吴全新李茂仕朱鹏王宇明
关键词:干扰素类白细胞介素类孕妇
SLC10A1基因变异与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张艳琼晏泽辉石新星吴全新黄鸿菲王宇明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最常见的特发性肝脏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及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为典型特征。ICP是严重威胁围生期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并发症,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等,使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P的发生因地域、种族等的差异而表现不同,据报道ICP的流行在美国0.001%-0.32%,在智利4.0%,而在英国白种人0.6%,巴基斯坦人1.5%,南亚人1.2%。
黄鸿菲吴全新王宇明
关键词: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胎粪污染功能紊乱性疾病妊娠期并发症围产儿病死率妊娠中晚期
HBeAg阳性感染孕妇妊娠期中晚期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HBeAg阳性、HBV DNA高复制慢性HBV感染孕妇的HBsAg、HBeAg和抗-HBc胎盘透过率,进一步明确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例行孕期检查以及产科分娩的HBeAg阳性、HBVDNA≥106IU/mL的慢性HBV感染孕妇84例,根据阻断HBV母婴传播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双重免疫阻断组(常规组,15例)和双重免疫+替比夫定阻断组(替比夫定组,69例)。检测妊娠中晚期、分娩时母亲和新生儿脐带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水平。结果两组之间母亲及新生儿HBsAg、HbeAg和抗-H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孕妇分娩时:HBsAg P=0.058,HBeAg P=0.065,抗-HBc P=0.727;新生儿脐血:HBsAg P=0.761,HBeAg P=0.225,抗-HBc P=0.924),且两组之间的HBsAg和HBeAg胎盘透过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172,0.163)。两组新生儿脐带血抗-HBc透过率均为阳性。结论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不能降低孕妇HBsAg、HBeAg水平和HBsAg、HBeAg的胎盘透过率,其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机制可能主要与有效降低孕妇HBV DNA水平有关。透过率与母亲HBsAg和HBeAg水平不成平行关系。
吴全新邓国宏李俊男李利孙小雯潘美明黄鸿菲何登明晏泽辉徐城李茂仕唐薇刘明栋王宇明
关键词:HBEAG宫内传播透过率
SLC10A1基因变异与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在群体水平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功能性受体SLC10A1基因c.800G>A变异和c.356+1098C>T变异对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西南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未经核苷(酸)类药物干预的HBV e抗原( HBeAg)阳性且HBV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子代306例,其中包括感染组247例(疫苗干预55例)和未感染组59例(疫苗干预56例)。采集两组人群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对c.800G>A和c.356+1098C>T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分析。组间基因型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earson卡方或连续校正卡方)。结果在经疫苗干预的人群中,未感染组c.800G>A GA基因型频率为14.3%(8/56),高于感染组GA基因型频率(5.5%,3/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4,P=0.119);感染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0%(11/55)、47.3%(26/55)和32.7%(18/55),未感染组分别为12.5%(7/56)、69.6%(39/56)和17.9%(10/56),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56)。在总人群中,未感染组c.800G>A GA基因型频率为13.6%(8/59),高于感染组GA基因型频率(6.9%,17/2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0,P=0.156);感染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2%(50/247)、49.8%(123/247)和30.0%(74/247),未感染组为11.9%(7/59)、69.5%(41/59)和18.6%(11/59),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6,P=0.024)。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型人群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性,进一步将感染组分为疫苗干预组55例和无疫苗干预组192例。其中,疫苗干预组与无疫苗干预组c.800G>A位点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3/55)和7.3%(14/1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张艳琼晏泽辉石新星吴全新黄鸿菲王宇明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