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文军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尿酸
  • 3篇血症
  • 3篇酸血症
  • 3篇尿酸血症
  • 3篇高尿酸
  • 3篇高尿酸血症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尿酸
  • 2篇血尿酸水平
  • 2篇体检
  • 2篇体检人群
  • 2篇尿酸水平
  • 1篇代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机构

  • 5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黎文军
  • 3篇涂强
  • 3篇黎荣山
  • 3篇王勇
  • 2篇陈慧生
  • 1篇周艳红
  • 1篇蒋芳勇
  • 1篇韦春凌
  • 1篇谭世诚
  • 1篇汤中敏
  • 1篇蒙乐康
  • 1篇马觉民
  • 1篇张林潮
  • 1篇沈柳恒
  • 1篇孙凌慧
  • 1篇胡世红
  • 1篇李春卉
  • 1篇刘卓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探讨
2016年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正常体检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137例设为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正常者12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与血尿酸水平正常人群相比,高尿酸血症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尿酸水平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也相应增大,血浆尿酸水平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颈动脉内中膜硬化的程度。
黎荣山黎文军刘卓华王勇涂强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心脑血管疾病
妇科门诊中宫颈涂片与薄层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妇科门诊中采用宫颈涂片与薄层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效果,以探寻最佳宫颈病变检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同时行宫颈涂片检查、薄层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的2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宫颈涂片检查与薄层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制片质量及这两种检查方法一次性制片成功率、检测所需时间。结果:以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标准,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正常、炎症或非癌性病变及癌前病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5%、5.0%,高于宫颈涂片检查的35.5%、0.5%(P<0.05);薄层细胞学检查制片合格率为88.5%,高于宫颈涂片检查的81.0%(P<0.05);薄层细胞学检查制片一次成功率为99.0%,高于宫颈涂片检查的95.0%(P<0.05);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耗时短于宫颈涂片(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宫颈病变检查中,与宫颈涂片检查相比,采用薄层细胞学检查不但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正确率,获得质量较高的制片,而且检测时间更短,是一种准确、高效、简便的宫颈检查方法。
黎文军蒙乐康孙凌慧周艳红
关键词:妇科宫颈病变宫颈涂片检查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 12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 095例、女1 032例;年龄35~64岁。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空腹SUA、血糖、血脂和ba-PWV。以受检者ba-PWV值<1 400 cm/s为正常,1 400~1 599 cm/s为轻度增快,1 600~1 799 cm/s为中度增快,≥1 800 cm/s为重度增快,对比不同ba-PWV组人群的SUA水平。以SUA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50μmol/L定为高尿酸血症(HUA),比较各组HUA检出率。将SUA水平与ba-PWV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评价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 ba-PWV正常组、轻度增快组、中度增快组和重度增快组的SUA水平分别为(360.7±100.1)、(394.0±97.5)、(390.4±100.1)和(414.0±118.9)μmol/L,4组间S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514,P=0.000)。男性SUA水平为(412.6±91.7)μmol/L,高于女性的(294.6±70.0)μmol/L(P=0.000)。各ba-PWV组中的男性SUA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4组受检者HUA的检出率分别为30.6%、40.9%、41.0%和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男性HUA检出率(43.7%)高于女性(17.2%,P=0.000)。男性SUA水平与ba-PWV无线性相关性(r=0.043,P>0.05);女性SUA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r=0.248,P<0.05)。以年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水平为自变量,以ba-PWV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年龄、空腹血糖、SUA、体质量、TG、肌酐对ba-PWV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尤其是成年女性SUA水平增高与ba-PWV增快相关,对存在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成人应重视SUA和ba-PWV的检测。
汤中敏韦春凌谭世诚沈柳恒李春卉胡世红张林潮黎文军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脉搏波速度心血管疾病
柳州市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柳州市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间的关系。方法:对柳州市2010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体检的2150例居民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居民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血尿酸水平者L1-4部位骨密度显著低于高尿酸水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0例男性体检者中,正常骨量者178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59.12±42.11)μmol/L;骨量减少者539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31.26±54.25)μmol/L;骨质疏松者333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421.25±32.25)μmol/L,正常骨量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正常骨量者血尿酸水平高于骨量减少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1.43,P<0.05)。1100例女性体检者中,正常骨量者197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98.11±62.32)μmol/L;骨量减少者592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81.12±36.52)μmol/L;骨质疏松者311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65.21±85.21)μmol/L,正常骨量者的血尿酸水平也明显低于骨质疏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5.00,P<0.05);而正常骨量者与骨量减少者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血尿酸的水平与骨密度密切相关,维持一定的血尿酸水平可预防骨量的丢失,但尿酸水平过高则会导致骨密度值降低,高尿酸血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黎荣山黎文军王勇陈慧生涂强
关键词:血尿酸骨密度
柳州市人群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明确柳州市2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1 206名体检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0 722例,占39.5%;女性患者3 459例,占14.4%。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示,男性、高胆固醇血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血胱抑素C升高、血谷丙转氨酶升高、血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升高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升高相关。结论柳州市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较高;男性、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血胱抑素C升高、血谷丙转氨酶升高、血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黎荣山黎文军王勇蒋芳勇陈慧生涂强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
柳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糖脂代谢、体质量指数异常与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柳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糖脂代谢、体质量指数(BMI)异常与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2879例,分别对其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计算出BMI值,同时还对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随后根据检测结果对体检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脂肪肝检出率(大于女性的脂肪肝检出率(P<0.05),脂肪肝检出率随BMI的增加而增加,除了TC差异较小外,男性的TG异常率、HDL-C异常率及LDL-C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0.05);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舒张压和收缩压等指标均随BMI的增加而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高尿酸均随着BMI的升高而增加(P<0.05),男性中年层次的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女性老年层次的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最高。结论 BMI及糖脂代谢等与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因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而存在着差异,且脂肪肝的检出率随BMI和糖脂代谢的增加而增加,应积极预防肥胖和调节糖脂水平,从而减少脂肪肝的发生率。
何帆黎文军马觉民
关键词:健康体检人群糖脂代谢脂肪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