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焱焱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焦炉逸散物
  • 2篇血清
  • 2篇微核
  • 2篇细胞
  • 2篇焦炉作业工人
  • 2篇肺癌
  • 1篇蛋白
  • 1篇滴度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损伤
  • 1篇血浆
  • 1篇血清脂质
  • 1篇血清脂质过氧...
  • 1篇氧化酶
  • 1篇遗传毒性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脂质过氧化物
  • 1篇人血
  • 1篇人血清

机构

  • 5篇武汉钢铁(集...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丁焱焱
  • 4篇孙恩林
  • 4篇陈胜
  • 3篇邬堂春
  • 3篇海涛
  • 2篇张晓敏
  • 2篇潘海珠
  • 2篇王瑞波
  • 2篇贺涵贞
  • 1篇卢桥发
  • 1篇金波
  • 1篇刘藏
  • 1篇万才珍
  • 1篇刘国钊
  • 1篇陈光荣
  • 1篇潘秋萍
  • 1篇张国高
  • 1篇曾丹
  • 1篇李明
  • 1篇杨渝珍

传媒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焦炉作业工人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研究
1999年
目的为了探讨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焦炉作业工人459人和对照356人血清SOD、GSHPx、MDA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焦化作业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相比轻度增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MDA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焦炉逸散物,可能诱导了机体的氧化适应反应,使得焦炉作业工人抗氧化功能有所增强。
张晓敏潘海珠卢桥发丁焱焱孙恩林海涛张欲曾陈胜贺涵贞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SOD肺癌
利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武钢焦化厂大气污染的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1986年开展了利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大气污染的研究。并首次用该项技术进行了黄石市大气污染的监测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该技术在监测大气污染方面的应用。
金波陈光荣李明丁焱焱杨渝珍辛容
关键词:蚕豆细胞微核大气监测大气污染
焦炉工人血清中p21蛋白和HSPs水平的研究
1999年
目的 寻找接触焦炉逸散物的焦炉工人肺癌的早期监护指标。方法 用Dot blot 方法检测56 名焦炉作业工人及32 名对照组人群血清中ras 基因产物p21 蛋白和HSP27 、HSP70 的水平。结果 焦炉工人血清的p21 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且其阳性率为35-7 % ,显著高于对照组(12-5 % ,P<0-05) ;相关分析表明,焦炉工p21 水平与工人工龄存在极显著相关( P< 0-001) 。同时焦炉工人血清HSP27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HSP70 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推测血清中p21
潘秋萍孙恩林陈胜丁焱焱邬堂春贺涵贞张国高
关键词:焦炉逸散物HSPS血清肺癌
焦炉作业工人血浆热应激蛋白70kD抗体滴度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为探讨焦炉逸散物及高温对作业工人血浆HSP70抗体滴度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运用酶联免疫吸附鉴定法检测了85名焦炉工和73名非焦炉工血浆HSP70抗体滴度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焦炉工有51人出现1:10抗体阳性,21人出现1:20抗体阳性,分别占60%、28.2%;非焦炉工有23人出现1:10抗体阳性,11人出现1:20抗体阳性,分别占31.5%、15.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NF的含量焦炉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焦炉逸散物和高温可导致机体受损、免疫功能发生紊乱。
海涛陈胜王瑞波邬堂春丁焱焱吴芙蓉万才珍曾丹张晓敏孙恩林
关键词:焦炉逸散物热应激蛋白抗体滴度肿瘤坏死因子
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为探讨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损伤,寻找职业性肺癌的早期监测指标,选择炉顶作业工人167人,炉侧作业工人123人,辅助作业工人27人。每种作业按暴露工龄分为三组。不接触有害物质的作业工人336人为对照组。用微核检测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DNA损伤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炉顶、炉侧作业区组的微核率均高于辅助作业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炉顶、炉侧11~20年组的+级损伤与>20年组的++级损伤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随着工龄的的延长DNA损伤加重。结果表明,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可损伤作业工人的遗传物质DNA,影响工人的健康。提示微核检测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相结合作为早期监测指标更好。
海涛刘藏陈胜王瑞波邬堂春刘国钊潘海珠谢桃云金莉亚丁焱焱孙恩林
关键词:焦炉逸散物微核DNA损伤遗传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