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睿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第2次电切53例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第2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5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4周后进行第2次电切术。对残余肿瘤、肿瘤复发、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53例中残留肿瘤19例(37.1%),其中3例(14.4%)病理提示肿瘤进展;其余34例(64.1%)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高级别、多发、肿瘤直径>3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常规行第2次电切术,能降低癌肿复发,明确病理分期,改善患者预后。
- 陈群杨玉成陈健丁睿谭广兴
-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配合勺状套石篮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配合套石篮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2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均采用输尿管镜和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术中不应用套石篮,观察组术中配合套石篮治疗。结果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6.55%(112/116)和78.85%(82/104),术中结石滑落回肾盂或肾盏内比率分别为10.34%(12/116)和26.92%(28/1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中均无穿孔和黏膜剥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配合套石篮固定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明显降低了结石推移至肾盂或肾盏内的比率,提高了碎石成功率。
- 杨玉成陈群丁睿陈健谭广兴
- 关键词:套石篮输尿管镜钬激光输尿管结石
- ESWL联合坦洛新和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求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坦洛新、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多饮水及运动,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给予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多饮水及运动,并且口服坦洛新2周,静滴间苯三酚80mg 3天,治疗2周或者结石排出后停止观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3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洛新、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陈健陈群丁睿杨玉成王梅利
- 关键词:ESWL盐酸坦洛新间苯三酚输尿管结石
- 封堵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配合应用英诺伟TMIVX-SC10/07新型封堵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封堵器(40例)和B组应用鳄嘴取石钳(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疗效。结果 A和B组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6±2)和(40±2)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5.0%和66.7%,结石的近端距离肾盂分别为(5.0±1.5)和(6.0±1.2)cm,两组术后的平均出血量为(8±2)和(9±2)mL,术后发热分别为6和5例。结论英诺伟TMIVX-SC10/07新型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腔内碎石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手术的时间,降低结石漂移至肾盂比率,提高碎石的功效,并且使用安全,有望成为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器械之一。
- 陈健陈群丁睿杨玉成谭广兴
- 关键词: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
- 输尿管硬镜碎石中的困难与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在使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失败的原因,积极寻找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3年5月-2012年7月期间使用输尿管硬镜行钬激光碎石,其中10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进镜和碎石困难临床资料。结果:10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5例是由于输尿管开口异常(包括输尿管开口和壁内段狭窄32例、开口囊肿3例),23例结石被息肉包裹,2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结石下方输尿管扭曲狭窄。3例输尿管镜被输尿管钳包,进退镜困难。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漂移至肾盂。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中有进镜受阻,碎石困难,结石容易返回到肾盂内等困难,正确的处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
- 陈健陈群丁睿杨玉成谭广兴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硬镜钬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