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贵坡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乳腺
  • 8篇腺癌
  • 7篇乳腺癌
  • 7篇淋巴
  • 5篇肿瘤
  • 5篇淋巴管
  • 5篇甲状腺
  • 4篇腺肿瘤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结转移
  • 4篇D2-40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淋巴管密度
  • 3篇表皮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病理
  • 2篇血管

机构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濮阳市油田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7篇丁贵坡
  • 7篇叶长生
  • 5篇刘民锋
  • 3篇黄玉宝
  • 2篇高强
  • 2篇甄乐峰
  • 2篇张文忠
  • 2篇廖佳健
  • 1篇程霞
  • 1篇黎相照
  • 1篇张德景
  • 1篇韩述岭
  • 1篇李峰
  • 1篇王永行
  • 1篇邓海军
  • 1篇黄祥成
  • 1篇张旋
  • 1篇甄莉
  • 1篇李峰
  • 1篇高强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2-40标记的乳腺癌淋巴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D2-40标记乳腺癌组织淋巴管的可行性及淋巴管浸润(LVI)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2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的表达及淋巴管受癌细胞浸润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VI阳性率为69.4%;腋淋巴结转移组LVI阳性率85.7%,未转移组了LVI阳性率54.1%,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VI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82),淋巴结转移大于10个患者中,LVI阳性率最高(100%),淋巴结阴性组LVI阳性率最低(54.1%)。结论 D2-40可作为可靠的淋巴管标记物;LVI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早于淋巴结转移出现,可作为临床病理学检测项目。
丁贵坡叶长生刘民锋甄乐峰廖佳健
关键词:D2-40乳腺癌淋巴管淋巴管浸润
甲状腺滤泡状癌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新型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分析甲状腺滤泡状癌及周围组织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D2-40和CD34的表达,分别计数MLVD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MLVD与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同时与病变中MVD行对比观察。结果:甲状腺滤泡状癌周围结缔组织及被膜中的MLVD和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MLVD和MVD越高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同时甲状腺淋巴管内的癌栓与淋巴结转移也显著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抑制淋巴管生成,这可能是未来甲状腺肿瘤治疗的一重要方向。
邓海军黄祥成韩述岭丁贵坡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抗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行原发灶根治联合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5.7%。术后1例患者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未治疗,2个月后自行痊愈,3例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经补钙等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丁贵坡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并发症
开放性手术与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与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较开放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丁贵坡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内窥镜检查
转化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附12例报告)
2015年
总结1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经验。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经转化治疗后再行肝转移灶手术治疗患者12例。肝转移灶经转化治疗后完整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56.3%、31.8%。肝转移灶经转化治疗后完整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获得潜在治愈的唯一机会。
王永行张旋张德景高强李峰丁贵坡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
D2-40标记人乳腺癌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D2-40标记人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的表达,观察其染色情况并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MV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肿瘤边缘区LMVD均值显著高于肿瘤中心区(P<0.01);肿瘤边缘区LMVD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型、ER、PR及Her-2受体状态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上述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2-40可以特异性识别人乳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LMVD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可用来评估乳腺癌淋巴转移风险。
丁贵坡叶长生刘民锋甄乐峰
关键词:乳腺肿瘤D2-40免疫组化
D2-40和CD3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探讨D2-40和CD3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二步法检测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D)和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D),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的LMD(12.34±8.201)和MD(23.64±12.738)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LMD在组织学分级分组、淋巴结转移分组及pTNM分期分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D在肿瘤大小分组、组织学分级分组、淋巴结转移分组及pTNM分期分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MD和MD均与肿瘤大小(r=0.335,0.337)、组织学分级(r=0.580,0.671)、淋巴结转移(r=0.690,0.721)及pTNM分期(r=0.623,0.634)呈正相关(P<0.05),与ER、PR、Her-2表达情况无关(P>0.05)。结论 D2-40可以特异性标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LMD和CD34标记的MD与提示乳腺癌进展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密切相关,可望成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情进展和转移的有效参考指标。
甄乐锋叶长生刘民锋丁贵坡廖佳健
关键词:D2-40CD34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淋巴管密度微血管密度
乳腺癌脉管浸润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在许多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是导致女性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患者多死于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而淋巴道转移是其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判断乳腺癌分期、预后和选...
丁贵坡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淋巴转移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GFR和VEGF在5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9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阳性率为93.2%(55/59),VEGF染色全部呈阳性(59/59),EGFR表达在乳腺癌组织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R阳性组中VEGF表达水平较高(P<0.05),EGFR和VEGF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和VEGF在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两者联合表达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黄玉宝叶长生丁贵坡黎相照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意义探究
2016年
目的探究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7.52±6.38)m L,手术时间为(69.23±10.50)min,切口长度(3.54±0.28)cm。观察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切口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文忠丁贵坡高强李峰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