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贤崇

作品数:52 被引量:51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植物
  • 8篇水力
  • 7篇杨树
  • 6篇非结构性
  • 6篇干旱
  • 6篇
  • 5篇水分
  • 5篇水力学
  • 5篇胁迫
  • 5篇饥饿
  • 5篇根系
  • 5篇核桃
  • 5篇侧柏
  • 4篇光合特性
  • 3篇对刺
  • 3篇云南箭竹
  • 3篇锐齿栎
  • 3篇水力学特性
  • 3篇同位素
  • 3篇气孔导度

机构

  • 45篇中国林业科学...
  • 10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西南林学院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新疆林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苏省林业科...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52篇万贤崇
  • 10篇王林
  • 9篇冯锦霞
  • 8篇陈志成
  • 7篇孟平
  • 6篇白坤栋
  • 6篇张劲松
  • 6篇代永欣
  • 4篇丁雨龙
  • 3篇林树燕
  • 3篇刘文鑫
  • 3篇张翠萍
  • 3篇王曙光
  • 3篇普晓兰
  • 3篇刘丽燕
  • 2篇刘世荣
  • 2篇徐洁
  • 2篇刘畅
  • 2篇孙守家
  • 2篇刘畅

传媒

  • 13篇林业科学
  • 7篇植物生态学报
  • 7篇生态学报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根据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文献,对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62科236属448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1科1属4种,被子植物59科233属441种。藜科、菊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为优势科,所含属、种数占该保护区总数的49.15%和51.12%;属内种数的变化范围为1~13种,仅含1种的属最多,有144个,占总属数的61.02%。植物生活型组成多样,草本375种、灌木65种、乔木5种、藤本3种,分别占保护区总种数的83.71%、14.51%、1.12%和0.67%。植物群落组成简单,以梭梭群落(Form.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群落(Form.Haloxylon persicum)为主,它们与超旱生、旱生灌木、小灌木、草本等组成荒漠植被。保护区种子植物60科可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14科),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的56.00%;234个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73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的37.44%,地中海、中亚、东亚分布在此地交流融合,缺乏热带成分,具强烈的温带荒漠性质。
刘丽燕蔡新斌江晓珩万贤崇
关键词:梭梭物种组成地理成分
遮荫和环剥对刺槐、侧柏苗木碳素分配和水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碳限制条件下2种植物的碳素分配和水分关系,研究碳限制对树木水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了解碳限制对水力学特性的影响模式,揭示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的交互作用方式。【方法】采用遮荫和环剥处理对刺槐和侧柏造成碳限制,测定2个树种生物量分配、不同部位非结构性碳(NSC)浓度,并测定根系系导水率、枝条凌晨和正午水势、粗根和枝条导水率损失值(PLC)、叶片气孔导度。【结果】遮荫和环剥均显著降低刺槐和侧柏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尤其是细根生物量降幅最大;遮荫和环剥使2个树种根NSC浓度显著降低,环剥使侧柏茎NSC浓度显著增加;2种处理均导致刺槐和侧柏根系导水率显著下降,遮荫和环剥处理刺槐的根系导水率分别为对照的3.7%和2.9%,侧柏为21.0%和7.6%;2种处理均导致2个树种根和茎PLC显著增加,以及枝条凌晨和正午水势显著降低;遮荫和环剥处理均导致2个树种气孔导度显著下降,刺槐气孔导度分别为对照的33.7%和26.1%,侧柏分别为对照的46.9%和23.4%。【结论】碳限制会减少光合产物向根部的分配,抑制新根的发生,降低根的水分吸收和输导能力,影响根和茎的水力学特性,反过来又限制植物的碳同化,以致影响植物在逆境下的存活。
代永欣王林万贤崇
关键词:侧柏根系导水率气孔导度
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测定锐齿栎在不同光强下不同大小树木的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和非结构性碳(NSC)差异,探索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方法】以锐齿栎成年树树冠上部、树冠下部、林下幼树和林窗幼树为研究对象,用PMS1000压力室、LI-6400XT光合仪、PAM-2500荧光仪等仪器分别测定水势等水力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组织NSC浓度,另外还测定叶片大小、比叶面积、Huber值等叶片和枝条的功能性状。【结果】1)在4个研究对象中,成年树树冠上部的小枝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均是最低,且叶片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长度最小;成年树树冠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林窗幼树。2)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总非结构性碳(TNC)浓度显著高于林窗幼树,而木质部TNC浓度显著低于林窗幼树,说明树高造成的水力限制会降低细胞膨压并增大木质部栓塞风险。3)与光有效性低的树冠下部和林下幼树相比,光有效性高的成年树树冠上部和林窗幼树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补偿点、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尤其是更为遮荫的林下环境显著降低了林下幼树的光合潜能和固碳,叶片和根的TNC浓度显著低于冠层下部叶片和成年树的根。【结论】锐齿栎成年树冠层上部存在明显的水力限制,造成生长下降使得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TNC相对积累,而木质部经常性的栓塞修复大量消耗木质部TNC;光照因素对锐齿栎光合作用的塑造起主要作用;林下遮荫环境导致的碳饥饿可能是宝天曼锐齿栎树种难以更新的主要原因。
陈志成刘畅刘晓静万贤崇
杨树糖代谢与褐斑病发生的关系被引量:3
1995年
结合杨树褐斑病发病过程,测定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在生长季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在病害浸染初期,抗病无性系(I-63杨、I-69杨、I-72杨)叶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感病无性系(I-214杨、P15A杨、加龙杨)低且呈下降趋势,感病无性系则呈上升趋势。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叶部总糖含量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茎部输送的糖较感病无性系多。各无性系秋季运输的糖较夏季多。
万贤崇汪安琳
关键词:黑杨派杨树褐斑病碳水化合物抗病性
欧美杨107杨抗硫无性系的变异及其抗氧化保护系统对SO_2响应被引量:3
2011年
系统比较欧美杨107杨抗大气SO2污染的无性系和普通欧美杨107杨在抗氧化体系差异,以及它们在生长和气体交换方面对SO2熏气的反应。抗硫无性系表现出显著更强的抗SO2能力。在SO2熏气条件下,抗硫无性系维持较强的光合速率和高存活率。在12mg.m-3SO2浓度下,普通107杨无性系下降了56%,而抗硫无性系的光合速率仅下降了13%。抗硫无性系比普通107杨无性系的SOD活性高出16%,GSH含量高出24%。和普通107杨相比,抗硫无性系气孔明显更大,但气孔密度变小;抗硫无性系叶片的角质层更厚实。结果表明:抗硫无性系中高的SOD活性和GSH含量对减轻SO2的毒害起到重要作用。
徐洁白坤栋万贤崇程国华张存义张兆欣
关键词:抗氧化酶气体交换
哀牢山和猫儿山中山常绿和落叶阔叶树光合特性对季节温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5
2010年
研究调查了云南哀牢山中山常绿阔叶林和广西猫儿山中山落叶水青冈林中共生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树光合特性在2005年的季节变化,探讨了两地温度气候差异对植物优势度的影响。在夏季,同一生境下的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之间以及两个生境树种之间的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差别。当温度下降时,两个生境内的常绿和落叶植物的光合速率都下降,这与气孔的部分关闭和光系统Ⅱ活性的下降有显著的关系。气孔的部分关闭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损失,但落叶树气孔关闭程度明显高于常绿植物而且无法避免严重的光抑制。常绿植物通过气孔调节来提高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和通过光系统Ⅱ活性调节来降低光合机构的损伤来维持叶片四季常绿,但是猫儿山中山森林冬季低温严重损害气孔和光系统Ⅱ的功能而使常绿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制约并限制其在群落中成为优势种,与之相反,哀牢山中山森林冬季相对暖和导致常绿植物能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并促进其在群落中形成优势。
白坤栋蒋得斌曹坤芳万贤崇廖德宝
关键词:常绿阔叶树温度效应
植物体内水分长距离运输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被引量:36
2007年
植物体内长距离水分运输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为植物生理学家和生理生态学家所关注。木质部探针技术的问世,掀起了近年来植物生理学界最为激烈的一场争论。提出了已经有100多年,风行40年的内聚力-张力(Cohesion-Tension,C-T)学说受到质疑。随后维护派和质疑派围绕木质部探针技术、压力室技术(C-T理论的主要支撑实验技术)的可靠性展开辩论。进一步从物理学原理和各种实验上就C-T理论的3个支柱(木质部导管或管胞中巨大的张力、沿树高的压力梯度、连续水柱)进行争论。这场争论似暂告一段落,C-T理论没有被推翻,但仍留有问题期待以后的研究。
万贤崇孟平
关键词:压力室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测定技术的争议与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尺度的森林衰败死亡增多,以植物水分关系为核心的树木死亡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而木本植物长距离水分运输中的木质部栓塞的研究是植物水分关系的核心。本文声学检测法、非破坏性成像技术和低压液流技术3类测定木质部栓塞的技术方法进行综述。声学检测法的优点是对植物材料无破坏性且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差,这种方法更倾向于定性检测木质部栓塞。核磁共振和微CT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非破坏性成像技术,对植物材料无破坏性,可对导管无偏差的三维成像;尤其是微CT技术,其空间分辨率小于1~2μm,可更详尽地呈现出木质部的栓塞程度和分布模式以及栓塞形成和修复的动态。应用微CT方法是未来研究中的趋势,但此装置还不易获取,因此在当前的木质部栓塞研究中还难以广泛应用。低压液流方法是近30年来测定木质部栓塞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对此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进行介绍。近年有学者提出在测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张力-剪断假象",认为即使在水中剪断存在张力的枝条也会人为地增加所测样品的栓塞程度。这就质疑了之前树木栓塞日变化和栓塞修复的研究结果及用自然干燥法测定树木抗栓塞能力的研究结果。"张力-剪断假象"在植物水力研究领域引起激烈的讨论,之后有众多学者迅速设计针对性的试验开展研究,然而并没有重复出"张力-剪断假象",并且认为避免"张力-剪断假象"的张力释放过程发生了栓塞修复。"张力-剪断假象"虽然对低压液流方法测定木质部栓塞引起争议,但此事件使研究者认识到严格、细心地进行木质部栓塞测定操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应用低压液流技术测定木质部栓塞操作中应该注意的10项建议。
陈志成姜丽娜冯锦霞万贤崇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基于具缘纹孔膜特征的木质部栓塞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木质部栓塞指外界气泡进入木质部充水管道导致的植物水分传导功能受阻。木质部输水管道间具缘纹孔膜是木质部栓塞形成、扩散和疲劳产生的关键部位,近年来,具缘纹孔膜特征在木质部栓塞机制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为更全面和清晰理解木质部栓塞形成、扩散和疲劳过程中具缘纹孔膜的作用,本研究在整理分析国内外木质部栓塞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探讨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木质部栓塞的形成机制和扩散规律,阐释栓塞形成和扩散的“气种假说”,明确具缘纹孔膜的核心作用;然后分别针对具缘纹孔膜的构造、化学、物理和微力学性质与微液流行为等主要特征以及不同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具缘纹孔膜在木质部栓塞形成、扩散和疲劳等不同阶段的重要作用,概述三维结构模型构建、化学成分原位检测、力学行为模拟和单个纹孔膜微液流量化分析等具缘纹孔膜特征关键表征方法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木质部栓塞应优先开展的3方面研究:1)不同水分条件下具缘纹孔膜化学成分、物理和力学性质的变化;2)气泡在水分与具缘纹孔膜三维孔隙结构间水-固耦合界面的形成与扩散方式;3)不同水分条件下具缘纹孔膜结构变化及其对微液流效率的影响。同时,亟待突破具缘纹孔膜三维空间结构的原位精准表征与生物模型构建及优化的技术瓶颈。通过进一步研究具缘纹孔膜构造、化学、物理、力学性质和微液流行为,揭示具缘纹孔膜特征对木质部栓塞的影响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木质部栓塞机制,为探究木质部抗旱机制、选育优良耐旱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李姗李玉军张亚王杰万贤崇姜笑梅孙熙佑朱新京殷亚方
关键词:木质部栓塞
大气污染及盐胁迫对银杏的危害
1997年
研究表明:制砖窑场排放的废气对银杏造成明显危害,使叶片边缘出现黄色及红棕色坏死斑,受污染的银杏叶片中SO2含量明显提高。受害程度与叶片SO2浓度呈正比,受害银杏的细胞波pH值下降,叶片的细胞膜遭到破坏,透性加大,电解质外渗量增加,并导致叶片大量失水,急性高浓度(土壤含量超过0.2%)的盐胁迫对银杏造成极大危害,导致叶、果脱落,部分须根腐烂。叶片中Cl-浓度及电解质显著提高。
万贤崇赵永艳俞元春曹福亮陈强张爱平
关键词:银杏大气污染盐胁迫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