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宇

作品数:68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专利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矿业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卸荷
  • 9篇井筒
  • 7篇岩质
  • 7篇应力
  • 6篇应力路径
  • 6篇破裂面
  • 6篇裂面
  • 6篇大理岩
  • 5篇岩石
  • 5篇颗粒流
  • 4篇岩石力学
  • 4篇声发射
  • 4篇失稳
  • 4篇劈裂
  • 4篇围压
  • 4篇围岩
  • 4篇卸荷试验
  • 4篇矿山
  • 4篇棱柱
  • 3篇弹簧

机构

  • 67篇青岛理工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重庆市勘测院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68篇丛宇
  • 52篇王在泉
  • 50篇张黎明
  • 9篇白晓宇
  • 9篇郑颖人
  • 6篇阿比尔的
  • 6篇任明远
  • 6篇张明义
  • 6篇冯夏庭
  • 6篇闫楠
  • 5篇陈凡秀
  • 5篇曹金凤
  • 5篇郭秋
  • 4篇高速
  • 3篇汤洪霞
  • 3篇常素玲
  • 3篇邵志国
  • 3篇向钰周
  • 3篇蒋圣群
  • 2篇孙辉

传媒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岩土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隧道建设(中...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混凝土
  • 1篇隧道建设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年份

  • 10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取三维破裂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三维破裂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离散元原理构建不同尺寸的三维颗粒模型,记录施加压力前模型中颗粒的初始状态信息;实现复杂路径下的岩土质材料加卸荷试验,提取模型加卸荷过程中所有颗粒的状态信息;筛选并移...
丛宇张黎明王在泉
文献传递
一种矿井井筒的力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井筒的力学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本体和监控端,所本体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源模块、设有蓝牙模块的ARM开发板、储存件,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其余元件供电,所述ARM开发板用于搭载数据处理程序,...
丛宇张黎明王在泉
文献传递
一种类岩质材料劈裂试验装置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类岩质材料劈裂试验装置,主体结构由主体一和主体二两个功能结构部分配合组装成一体式劈裂实验装置,上压板与下压板为对称结构,配合组装成类岩质材料破坏面的劈裂试验设备,使上下压板适用于不...
张黎明丛宇任明远王在泉向钰周
文献传递
一种手动脱模装置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脱模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直径为39.1mm,高度为80mm试样的手动脱模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支撑固定架、固定板、上顶板、艾克姆螺杆、加压板、固定螺栓、模具放置室、可拆卸式接模盒和橡胶垫;将试样模具...
张明义白晓宇汤洪霞闫楠邵志国丛宇
文献传递
一种静态破坏与动态破坏的判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态破坏与动态破坏的判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PFC<Sup>3D</Sup>离散元模型;利用试错法对PFC<Sup>3D</Sup>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参数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PFC<Sup>3D</S...
张黎明刘婕潘炜炜丛宇孟凡震刘杰陈凡秀曹金凤
文献传递
大尺寸类岩质材料冲击试验系统
本发明属于材料冲击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大尺寸类岩质材料冲击试验系统,关于大尺寸类岩质材料冲击试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大尺寸类岩质材料冲击试验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固定框架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框架系统、静力加载系...
丛宇张纪刚王肖珊常素玲
真三轴应力路径花岗岩卸荷破坏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开展某洞库花岗岩真三轴加载破坏试验和卸载破坏试验,分析花岗岩的特征应力、破坏形式和能量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真三轴加、卸荷应力路径下,花岗岩的破坏方式均为张剪复合破坏,表现出高损伤应力特征和明显的脆性特征;利用体积应变曲线提出新的脆性指数评价岩石脆性,发现卸荷条件下花岗岩的脆性指数更高;真三轴加荷试验中,总能量-轴向应变曲线经历缓慢增大、快速增大、稳定增大3个阶段;真三轴卸荷试验中,卸荷瞬间耗散能迅速增加,在能量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成为消耗能量的主体;加荷试验中花岗岩破坏时的耗散能量值明显大于卸荷试验,表明加荷路径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发生破坏,且卸荷路径下可释放弹性应变能多,相较于加荷路径更加危险。
刘婕张黎明丛宇王在泉
关键词:真三轴试验力学特性
分级循环加卸载下饱水细黄砂岩的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2023年
针对富水隧道在不同施工阶段遭受的变幅荷载扰动下围岩损伤破坏问题,通过开展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岩样变形参量和宏观破裂特征,揭示分级循环加卸载下饱水砂岩的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随加载幅值增加,滞回环迁移量先减小后增大,滞回环面积逐级增大,滞回环沿轴向应变呈“疏-密-疏”的发展;弹性模量呈“骤降→缓慢下降→加速下降”式逐级下降,泊松比呈“梯级式下降→相对稳定→回升”式U形变化规律。围压提高了岩样刚度和抵抗变形能力,整体弹性模量增大,加载起始泊松比增大,残余应变增大,但后期屈服段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弱化作用明显;荷载速率越快,加载啮合摩擦作用越明显,平均加卸载模量越大,岩样不可逆变形越小,但泊松效应不明显。围压增大,砂岩由拉剪复合破坏转变成压剪破坏;荷载速率越小,主裂隙越发育,贯通程度越高,破裂面冲刷程度较大。研究揭示的饱水砂岩变形破坏规律对富水隧道的围岩变形损伤和稳定分析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
袁和川阿比尔的张洁丛宇刘明维蒲运杰李浩田
关键词:岩石力学破坏特征
一种岩土体蠕变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土体蠕变预测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建立记忆依赖型导数蠕变模型,基于试验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辨识等手段,可以充分刻画岩土体蠕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这一特征。基于记忆依赖型导数建立的蠕变模型可以准确描述岩土...
张黎明张登王金良王在泉丛宇王肖珊
一种提取三维破裂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三维破裂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离散元原理构建不同尺寸的三维颗粒模型,记录施加压力前模型中颗粒的初始状态信息;实现复杂路径下的岩土质材料加卸荷试验,提取模型加卸荷过程中所有颗粒的状态信息;筛选并移...
丛宇张黎明王在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