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存海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贫困
  • 4篇生态
  • 4篇牧区
  • 3篇人口
  • 3篇社会政策
  • 3篇反贫困
  • 2篇移民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贫困
  • 2篇生态移民
  • 2篇贫困地区
  • 2篇西部贫困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动力结构
  • 1篇新牧区建设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畜牧业可持续...
  • 1篇指标考核体系
  • 1篇制度化

机构

  • 1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于存海
  • 1篇李笑春
  • 1篇马桂英
  • 1篇于金龙
  • 1篇姚大志
  • 1篇文军
  • 1篇宋跃飞
  • 1篇葛根高娃

传媒

  • 8篇内蒙古社会科...
  • 4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学思考
2000年
本文认为西部大开发不单纯是经济开发问题 ,更不单纯是资源开发问题 ,而应是区域性社会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经济工程 ,更是一项社会工程。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提高决策质量 ;要用法制约束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新”与“旧”问题 ;
于存海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社会学可持续发展
论西部生态贫困、生态移民与社区整合被引量:48
2004年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主要是生态贫困,经济开发式的反贫困战略的有效性有限,需要采取生态移民的反贫困策略;生态移民不仅仅是反贫困的一种策略,它也是反贫困过程中的一种社区运动过程,它涉及到社区重组、社区组合和社区嵌入;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社区运动存在着社区冲突,它影响到生态移民的稳定性;要解决生态移民过程的社区冲突,就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生态移民过程中的社区整合。
于存海
关键词:生态贫困生态移民反贫困战略生态移民文化冲突
我国城市“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初探被引量:3
2001年
文明社区是近几年来才在我国城市中广泛开展的一项社区建设活动 ,在实践中 ,它迫切需要一套指标考核体系监测、评估和指导各基层社区的创建工作。因此 ,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指导 ,根据科学性、适应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和计量化原则 ,设计了一套符合文明社区建设和社区实际工作要求的指标考核体系 ,其中包括社区人口状况、社区生态环境、社区科技教育、社区文化体育、社区公共安全、社区福利服务、社区生活质量、社区卫生保健、社区经济状况、社区风尚评比、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社会参加等十二大类 5 0项具体指标 ,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考评标准和分值 。
于存海文军
关键词:社区建设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
内蒙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意识———以锡林郭勒退化草地为例被引量:11
2002年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因此 ,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笑春姚大志于金龙于存海马桂英
关键词:退化草地草地畜牧业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西部贫困特区建设的内涵与制度性建构被引量:5
2003年
针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战略提出一种新的思路———贫困特区建设 ;贫困特区与特区基本上具有不同的涵义 ;贫困特区建设的内涵有经济内涵、社会内涵、文化内涵、生态内涵 ;贫困特区建设的制度性建构包括特殊的发展政策、扩大的自主权、特殊的发展道路和特殊的发展目标。
于存海
关键词:贫困地区反贫困
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的人口发展问题分析——对近年来牧区系列调查研究的综合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人口因素是牧区发展的新支撑要素,牧区有可以开发利用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新牧区建设应该重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内蒙古牧区人口问题是多元、复杂的,牧区人口质量较低,其消极影响日益显著,牧民家庭致贫过程复杂化,人口结构不合理阻碍牧区人地关系协调,牧区人口流动缺乏积极的、多样化的政策支持。牧区人口发展应实施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控制人口增长为辅的质、量兼顾发展战略,以促进人口非农化为主、人口适度迁移为辅的人地关系调整战略,人口脱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并重兼顾、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于存海葛根高娃
关键词:新牧区建设人口问题人口发展
论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城市化扶贫的条件和动力结构被引量:5
2002年
提出西部地区的贫困是生态性贫困 ,西部地区应走城市化扶贫之路 ;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扶贫的条件作了探讨 ;提出西部地区城市化扶贫的动力结构由政府推动力、经济推动力。
于存海
关键词:贫困
牧区社会政策建构的需求约束及适应路径分析──以内蒙古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实施合理、有效的社会政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手段之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政策体系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政策体系是近年来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民存在着明显的政策需求,但是在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反思社会政策决策与实施的过程,应以农牧民需求为本,提高社会政策决策与实施的质量。
于存海
关键词:牧区社会政策社会保障
论内蒙古农牧区生态安全、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兼论社会政策在农牧区反贫困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结合内蒙古农牧区的实际,对解决生态贫困、实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即率先提出“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对生态贫困、生态型反贫困特区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的主要方式,探讨了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中的社会政策的作用。
于存海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贫困社会政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主体的培育被引量:4
2005年
笔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是因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需要,一方面是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基础,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前提,目前,首要的问题是培育合格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
于存海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