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洋

作品数:41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脓毒
  • 14篇脓毒症
  • 12篇蛋白
  • 9篇细胞
  • 9篇麻醉
  • 8篇脓毒症小鼠
  • 7篇氢气
  • 6篇小鼠
  • 5篇蛋白质
  • 5篇神经病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基因
  • 5篇基因敲除
  • 5篇
  • 4篇载脂蛋白
  • 4篇载脂蛋白E类
  • 4篇脂蛋白
  • 4篇七氟醚
  • 4篇激酶

机构

  • 41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哈佛医学院
  • 1篇天津港口医院
  • 1篇南开大学附属...

作者

  • 41篇于洋
  • 38篇于泳浩
  • 16篇谢克亮
  • 6篇王国林
  • 6篇张红涛
  • 5篇焦洋
  • 5篇刘玲玲
  • 4篇陈红光
  • 4篇李波
  • 4篇徐革
  • 4篇马小叶
  • 4篇杨涛
  • 3篇李媛
  • 2篇梁禹
  • 2篇殷玲
  • 2篇李依泽
  • 2篇王蓓
  • 1篇元元
  • 1篇陈亚军
  • 1篇顾连兵

传媒

  • 18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中华危重病急...
  • 4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氢液对脂多糖刺激离体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富氢液对脂多糖(LPS)刺激人肠上皮细胞(Caco2)单层模型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培养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传代至第28~35代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富氢液组、LPS组和LPS+富氢液组。空白组和LPS组用正常培养基培养,富氢液组和LPS+富氢液组用含饱和氢气培养基培养;LPS组和LPS+富氢液组分别加入1g/L的LPS孵育,空白组和富氢液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模拟离体肠上皮屏障,孵育0、3、6、12、24、48h测定其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值来反映肠屏障通透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法分别测定细胞活性和损伤情况;孵育6、12、24h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测定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与occludin的蛋白表达;孵育24h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laudin-1与occludin蛋白的分布。结果空白组与富氢液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PS组和LPS+富氢液组细胞孵育6h起TEER值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且呈时间依赖性;而LPS+富氢液组细胞孵育6h起TEER值明显高于LPS组。与空白组相比,LPS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67.2±7.9)%比(100.0±0.0)%,P<0.05〕,细胞损伤明显〔LDH释放率:(38.5±2.1)%比(1.2±0.3)%, P<0.05〕,孵育6、12、24h时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laudin-1(灰度值):0.351±0.079、0.272±0.075、0.190±0.049比0.518±0.030,occludin(灰度值):0.416±0.044、0.290±0.062、0.226±0.019比0.602±0.038,均P<0.05〕,孵育24h时细胞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分布紊乱且连续性中断。与LPS组相比,LPS+富氢液组细胞活性部分恢复〔(88.8±7.4)%比(67.2±7.9)%,P<0.05〕,细胞损伤减轻〔LDH释放率:(16.
杨涛谢克亮陈红光张红涛于洋王国林于泳浩
关键词:脂多糖肠屏障功能障碍紧密连接蛋白
Rho激酶在氢气保护LPS诱导的Caco-2细胞上皮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Rho激酶(ROCK)在氢气改善离体脓毒症肠屏障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Caco-2,分为6组(n=3):对照组(C组)、富氢培养基组(H组)、脂多糖(LPS)处理组(L组)、富氢培养基+LPS组(HL组)、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Y组)、Y-27632+LPS组(YL组)。H组给予0.6 mmol/L富氢培养基;LPS和Y-27632的处理浓度分别为50 mg/L、25μmol/L。建立Transwell小室模型,定期检测跨上皮电阻值(TEER值),当TEER值达到800Ω·cm^2后给予处理,于6、12、24 h检测TEER值,24 h时检测FITC-右旋糖酐通过率。细胞接种于6孔板,融合达80%~90%后给予处理,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和ROCK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ZO-1蛋白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H组12、24 h TEER值升高(P<0.05),FITC-右旋糖酐通过率、ZO-1蛋白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组6、12、24 h TEER值升高(P<0.05),FITC-右旋糖酐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O-1 mRNA表达增加,ROCK mRNA表达减少(均P<0.05);L组6、12、24 h TEER值降低,FITC-右旋糖酐通过率增高,Z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RO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与L组比较,6、12、24 h YL组TEER值增高,FITC-右旋糖酐通过率降低,ZO-1 mRNA表达增加,ROCK mRNA表达降低(均P<0.05)。与L组比较,HL组6、12、24 h TEER值增高,FITC-右旋糖酐通过率降低,各时间点ZO-1蛋白表达上升,ROCK蛋白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氢气可保护脓毒症肠屏障功能,改善肠上皮屏障完整性和通透性,增加肠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这些保护机制可能与氢气抑制LPS诱导的ROCK过度表达有关。
马小叶于洋张红涛谢克亮于泳浩
关键词:RHO相关激酶类脂多糖类CACO-2细胞
全身麻醉对小儿发育大脑损伤机制及其相关脑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婴幼儿时期接受多次或长时程全身麻醉可能影响小儿大脑发育,从而影响其成年后的学习记忆功能,但其机制尚无统一定论。目前包括树突棘重塑、非微管结合Tau蛋白、载脂蛋白E毒性片段及相关启动因子DNA甲基化等。本文对全身麻醉对小儿发育大脑影响的相关证据及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发生机制和脑保护措施进行整理,以期为全身麻醉诱导发育大脑相关损伤机制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于洋于泳浩
关键词:全身麻醉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脑保护
临床七年制医学生二级学科专业选择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七年制医学生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二级学科专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92名天津医科大学2009级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及就业期许等调查。结果:兴趣(77.78%)及就业前景(44.22%)为七年制医学生选择二级学科的主要因素;且内科(45.56%)及外科(20.00%)仍是其选择的主要方向;性别及学习成绩对于内外科系统的二级学科专业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麻醉、影像等科室的专业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在二级学科专业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且受医学大环境变革的影响,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仍为学生实习及就业的优先选择。
于洋边映雪于泳浩
关键词:医学生二级学科
施万细胞线粒体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由于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周围神经作为高血糖损害的主要靶点,其结构和功能的正常维持高度依赖线粒体的能量供应,因此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施万细胞作为周围神经中最主要的胶质细胞,对于神经元的存活至关重要,但其在DPN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故对施万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机制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DPN的病因,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焦洋张月华李清于洋李依泽崔薇于泳浩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线粒体功能障碍施万细胞
Rho/ROCK信号通路在氢气改善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Ras同源基因(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在氢气(H2)改善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H2对照组(sham+H2吸入)、脓毒症模型组和H2治疗组(脓毒症+H2吸入),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Sham组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孔。H2吸入两组分别于术后1h、6h吸入2%H2 1h。术后24h每组取10只小鼠,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评价内皮通透性;处死另外10只小鼠,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并计数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取肺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肺湿/干质量比值(W/D);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Rho/ROCK通路活性和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ZO-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Sham组和H2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蛋白、TNF-α.和IL-1β含量及PMN计数明显增高,肺组织EB、MDA含量增高,SOD活性下降,肺W/D比值升高,肺组织Rho—GTP/总Rho比值、ROCKl和ROCK2表达水平、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酯酶目标亚基1占肌球蛋白磷酸酯酶目标亚基1的比值(p-MYPT1/MYPT1)明显升高,ZO-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2治疗组BALF中蛋白、TNF—α和IL-1β含量及PrvIN计数明显降低[蛋白(以):3.12±0.33比6.37±0.56,TNF—α(ng/L):128.45±17.33比563.83±61.72,IL-1β(ng/L):75.76±14.35比245.52±30.56,PMN计数(×105/L):7.46±1.34比18.55±5.73];肺通透性明显降低[EB含量(μg/g):73.33±6.98比144.83±12.38],肺组织MDA含量降低�
张红涛刘玲玲于洋孙哲梁禹于泳浩
关键词:氢气脓毒症RHORHO激酶
年龄因素对多次七氟醚麻醉小鼠远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与大脑皮层载脂蛋白E的关系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多次七氟醚麻醉小鼠远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与大脑皮层载脂蛋白E(ApoE)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36只,6日龄,体重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8):对照组(C6组)和七氟醚麻醉组(Sev6组)。清洁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36只,60日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8):对照组(C60组)和七氟醚麻醉组(Sev60组)。Sev6组和Sev60组吸入3%七氟醚,每天2 h,连续3 d。C6组和C60组吸入60%O2,每天2 h,连续3 d。麻醉结束后,每组随机处死8只小鼠,分离大脑皮层,采用ELISA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ApoE、ApoE碎片段、AT8和PHF1的表达。麻醉后第22天行水迷宫试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与C6组相比,Sev6组大脑皮层Aβ1-42含量、ApoE、ApoE碎片段、AT8和PHF1表达水平升高(P<0.05);C60组与Sev60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6组相比,Sev6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C60组和Sev60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影响多次七氟醚麻醉小鼠远期认知功能的机制与大脑皮层ApoE表达有关。
杨曼于洋王瑶琪蒋毅于泳浩
关键词:年龄因素载脂蛋白E类
氢气对野生型及Nrf2基因敲除型小鼠脓毒症肠损伤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拟应用野生型及Nrf2基因敲除小鼠,以探讨Nrf2在氢气治疗重型脓毒症小鼠肠损伤中的关键作用。方法 雄性野生型及Nrf2基因敲除ICR小鼠共48只,6?8周龄,20~25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2组(野生...
于洋王蓓边映雪谢克亮李媛张洪涛于泳浩
关键词:脓毒症氢气肠组织
七氟醚对发育期大脑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七氟醚是新生儿及儿童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最常应用的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然而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指出七氟醚可能对幼儿的大脑发育造成损害.通过查阅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资料,文章对七氟醚致小儿发育大脑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据,以及可能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PERK-eIF2a-ATF4-CHOP信号通路,p53对miRNA-34c的调控等机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探究麻醉药对小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机制,为临床上寻求相关脑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杨曼于洋于泳浩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药认知功能障碍脑保护
七氟烷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Tau蛋白磷酸化与含18 kDa片段的载脂蛋白E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Tau蛋白磷酸化与含18 kDa片段的载脂蛋白E(ApoE)的关系,探讨七氟烷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培养至第5天的ApoE3型和ApoE2型人源化胎鼠原代神经元,各24皿,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ApoE3对照组(A3C组)、ApoE3七氟烷组(A3S组)、ApoE2对照组(A2C组)和ApoE2七氟烷组(A2S组)。A3S组和A2S组给予21%氧气+5%二氧化碳+4.1%七氟烷连续4 h处理,A3C组和A2C组只给予21%氧气+5%二氧化碳处理。随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全长ApoE、含18 kDa片段的ApoE、AT8和PHF1表达,RT-PCR法检测ApoE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及IL-6浓度。结果与A2C组比较,A2S组神经元ApoE mRNA和全长ApoE表达上调(P<0.05),AT8和PHF1表达、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3C组比较,A3S组神经元ApoE mRNA、全长ApoE、含18 kDa片段的ApoE、AT8和PHF1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升高(P<0.05)。结论七氟烷可能通过上调含18 kDa片段的ApoE表达,促进Tau蛋白磷酸化,增加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
殷玲杨曼于洋王瑶琪蒋毅谢克亮于泳浩
关键词:神经元TAU蛋白质类载脂蛋白E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