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红

作品数:216 被引量:1,900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2篇血管
  • 39篇支气管
  • 37篇气管
  • 36篇造影
  • 34篇血管造影
  • 30篇肺癌
  • 28篇动脉
  • 25篇成像
  • 24篇支气管动脉
  • 21篇CT血管造影
  • 19篇X线
  • 18篇影像
  • 18篇体层摄影
  • 18篇X线计算
  • 18篇X线计算机
  • 17篇体层摄影术
  • 16篇结节
  • 13篇肿瘤
  • 12篇多层螺旋CT
  • 11篇肺部

机构

  • 18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华放射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181篇于红
  • 123篇刘士远
  • 106篇肖湘生
  • 101篇李惠民
  • 22篇李成洲
  • 19篇范丽
  • 18篇刘靖
  • 16篇张沉石
  • 12篇陶晓峰
  • 9篇叶晓丹
  • 9篇李琼
  • 8篇夏艺
  • 8篇管宇
  • 6篇董伟华
  • 5篇李清楚
  • 5篇王升平
  • 5篇李兵
  • 5篇施珏倩
  • 5篇刘洪超
  • 5篇陈爱萍

传媒

  • 24篇中国医学计算...
  • 20篇临床放射学杂...
  • 19篇中华放射学杂...
  • 15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放射学实践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国际医学放射...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5篇2006年华...
  • 4篇国外医学(临...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当代医学
  • 3篇当代教育理论...
  • 3篇中华医学会放...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河北医学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8篇2013
  • 15篇2012
  • 6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36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16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层CT肺部检查技术和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CT是肺部疾病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技术,本文就当今主流的16层螺旋CT在肺部的检查技术和应用作一阐述,提出筛查方案、低剂量方案和增强方案三种应用技术,并诠释了其技术规范和应用范畴;其中将增强方案分割为血管期、肺实质期(和延迟期)的“2+1”模式,并作应用分析。
李惠民于红刘士远肖湘生
关键词: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技术肺部疾病筛查方案
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被引量:7
2005年
支气管动脉起始、分布、走行等解剖变异较大,正常支气管动脉管径细小,疾病状态下支气管动脉发生解剖学重塑,并可与肺循环、肺外体循环等发生交通吻合。16层CT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三维形态学特征,解释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
于红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16层CT血管造影支气管动脉动脉管径疾病状态肺循环
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解剖学研究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对支气管动脉(BA)显示能力及其三维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对443例胸部CT扫描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 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 (MPR)、最大强度投影(MI...
于红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陶晓峰
文献传递
肺癌CT动态增强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CT动态增强参数与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24例肺癌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分别计算肺癌的强化率、强化斜率、1200s廓清率及1200s廓清率线性斜率等强化参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病理标本中的癌胚抗原(CEA)、Ki67、c-erbB-2和p53等表达,采用非参数统计中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肺癌动态增强参数与各预后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24例肺癌平扫CT值为(42.0±5.3)HU,强化值为(42.2±17.6)HU,强化率为(103.9±48.1)%,平均达峰时间为(135.2±191.7)s,1200s廓清值为(19.2±15.6)HU,1200s廓清率为(21.3±12.8)%,对比剂流入斜率为(2.1±2.1)%/s,1200s流出斜率为(0.0214±0.0155)%/s;CEA阳性表达19例(19/24,79.2%),Ki67阳性表达13例(13/23,56.5%),c-erbB-2阳性表达15例(15/21,71.4%),p53阳性表达20例(20/23,87.0%)。经统计学分析,强化值与p53表达有相关性(r=0.419,P=0.047<0.05)。结论肺癌的CT强化参数与预后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预后。
叶晓丹肖湘生袁正李惠民于红刘士远叶剑定
关键词:肺癌预后因子
体部MDCT血管造影中噪声测量点的选择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寻找一个方便的、能较准确反映MDCT血管造影图像噪声的测量点。方法:2008年4月中的连续2周内符合本研究的连续上腹部增强检查20例和胸部增强26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3,女性13例,年龄平均56.4(25~79)岁,中位数55.0岁。采用ToshibaAquilion16层CT(MDCT)机,全部采用1mm×16方式扫描,120kV,胸部150mA,上腹部200mA,0.5s/rot,P=15(0.938),蒸馏水制作的水模放置于胸前或腹前。扫描完成后进行回顾性重建:层厚1mm,间隔0.8mm,FC=2。腹部选择肝门上下2cm范围的一个层面、胸部选择肺动脉主干下缘水平层面进行测量,主动脉兴趣区(ROI)大小约100~150mm2,位于动脉断面中心,水结构ROI为50~160mm2。胸腹部背部肌肉测量:选择尽可能均匀的肌肉区域,以椭圆ROI勾画,避开肌肉间隙。在上述两种测量的同一层面测量,测量水模,记录所有测量的SD值。结果:3种SD值直接与水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分别减去一个常数后,这种差异均可以消除(P>0.05)。结论:3个位点测量均可以相对估计图像噪声水平,确切估计需要修正;主动脉测量稳定方便,推荐为噪声测量点。
于红李惠民袁正李霄麟
关键词:X线计算机标准差噪声
浅析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教学评估是高校教育评估的主体,它包含多元的评价主体,如学生、同行、行政主管部门和教师自身。在此诸多主体中,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评教工作非常重要,是高等教育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识和把握学生评教活动的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方面,对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非常重要。
范丽于红刘士远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学生评教
CT灌注成像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苏维维于红刘靖李西曹恩涛方元肖湘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肺功能正常吸烟者CT肺实质灌注成像对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肺功能正常吸烟者CT肺实质灌注图像的差异。方法对63例COPD患者及20名肺功能正常吸烟者(对照组)行肺CTPI,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亚组(16例)、中度亚组(18例)、重度亚组(11例)和极重度亚组(18例),在肺叶水平计算灌注缺损区与正常区CT值比值(RHU),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量及各肺叶RHU的差异。结果对照组BMI与重度、极重度COPD亚组比较,对照组吸烟量与极重度COPD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2、0.007)。同组各肺叶R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右肺下叶RHU与重度、极重度COPD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2),其他各肺叶RHU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与各COPD亚组R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与重度、与极重度COPD亚组,中度与极重度COPD亚组R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01、0.003)。结论 RHU可区分COPD和肺功能正常吸烟者,有可能成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管宇夏艺范丽刘士远于红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X线计算机灌注成像肺功能检查
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的CT造影被引量:9
2005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血管通路,但血管通路有其寿命,并常出现并发症。CT血管造影(CTA)可以提供优秀的通路血管三维影像,帮助临床症状体征的解释或提供治疗相关信息。本文就16层CT在血管通路成像中的应用技术、影像表现及其意义作一阐述。
李惠民刘士远于红董生叶朝阳
关键词:血管通路CT静脉造影CT血管造影血管通路CT造影CT血管造影三维影像症状体征
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评价采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IR)对低管电流胸部CT增强扫描图像噪声及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120kVp,200mAs)和低剂量(120kVp,50mAs)组。对常规剂量组采用FBP进行重建(A组),低剂量组则分别采用FBP(B组);和iDose迭代重建技术(C组)进行重建。记录各组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有效剂量(ED),按1~3分评价总体图像质量,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74.71%。C组图像噪声较B组小(P〈0.001),较B组降低33.39%;且C组的噪声、SNR、CNR与A组差别不大(P〉0.05),但与B组的噪声、SNR、CNR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组总体图像质量与A组无差异(P〉0.05);B组总体图像质量与A、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迭代重建技术较FBP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结论:和传统滤波反投影FBPkL较,运用迭代重建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噪声,从而在低管电流胸部CT增强扫描中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李琼于红张丽刘士远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胸部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