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及抗血栓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及抗血栓治疗的现状。方法调查航天中心医院2001~2010年Af患者467例。(1)应用ACC/AHA/ESC心房颤动指南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标准对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2)对抗栓治疗与未抗栓治疗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1)对467例Af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符合抗血栓指征的患者467例,其中仅214例(45.82%)抗栓治疗。未抗栓组发生脑梗死的比率为35.97%,抗栓组发生脑梗死的比率为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由低危至极高危组梗死率依次增高。结论 Af患者抗栓治疗率低,治疗不规范,依从性差,抗栓治疗的教育和管理有待加强;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越高,脑梗死发病率越高,抗栓治疗越有意义。
- 于红王斌张春丽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脑梗死抗血栓治疗
- 冠心病与ABO血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与ABO血型分布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6~2010年冠心病患者3831例,采用血型群体分布方法,按年龄、性别等分组,进行ABO血型相关性分布的统计分析。结果 ABO血型分布在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A型χ2=0.31(P>0.05),B型χ2=15.72(P<0.01),O型χ2=37.48(P<0.01),AB型χ2=9.10(P<0.01),且其RR值分别为1.01、1.10、0.86、1.16。结论冠心病患者与普通人群ABO血型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B型和AB型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O型为冠心病保护因子。
- 于红王斌唐冲
- 关键词:冠心病ABO血型系统
- 贫血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 目的探讨贫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在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84例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程为一年。按照血红蛋白水平(Hb),正常与否将心衰病人分为贫血...
- 靳维华王斌董鹏曲涛于红
- 关键词:心力衰竭贫血预后
- 静脉注射地尔硫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 2011年
- 快速心房颤动(房颤)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快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可以缓解患者症状,防止心功能恶化及脑栓塞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快速房颤患者静脉注射地尔硫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 于红王斌
- 超声心动图和B型脑钠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危险事件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 B 型脑钠肽(BNP)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T2DM+CHD)患者危险事件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 T2DM+CHD 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3个亚组;选取同一时期的 T2DM 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糖脂代谢和体质量指数(BMI)。使用 M 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TED)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比较各组患者的 BNP 及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水平,并对 T2DM+CHD 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舒张压(DBP)、BMI、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病程、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的灌注分数(LAFF)、左心房的射血分数(LAEF)、BNP 及 cTnI 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LVMI、LAEF、BNP 水平和 cTnI 水平是 T2DM+CHD 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和血清 BNP 检测对T2DM+CHD 患者危险分层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 仲玉卢晓敏于红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被引量:11
- 2006年
- 于红王斌郭继鸿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99例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
- 目的了解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比例,探讨冠脉病变范围与体表心电图、心梗类型的关系,分析冠脉病变与梗死部位及体表心电图的对应关系。方法从2002年7月~9月连续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选取99例经冠造证实为冠心病,...
- 于红王斌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