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长文

作品数:30 被引量:33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气候
  • 5篇降水
  • 3篇冬小麦
  • 3篇气象
  • 3篇小麦
  • 3篇京津
  • 3篇京津冀
  • 3篇城市
  • 2篇冻害
  • 2篇短历时
  • 2篇新区
  • 2篇通风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条件
  • 2篇污染
  • 2篇滑雪
  • 2篇滑雪场
  • 2篇风险分析
  • 2篇城市规划
  • 1篇低频振荡

机构

  • 30篇河北省气候中...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河北省气象与...
  • 3篇河北省气象科...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 1篇唐山市气象局

作者

  • 30篇于长文
  • 10篇许启慧
  • 7篇张金龙
  • 4篇刘金平
  • 4篇刘学锋
  • 4篇张婧
  • 3篇范引琪
  • 3篇周须文
  • 3篇代立芹
  • 2篇陈霞
  • 2篇向亮
  • 2篇康西言
  • 2篇朱卫浩
  • 2篇李春强
  • 2篇任国玉
  • 2篇安月改
  • 2篇车少静
  • 2篇姚树然
  • 2篇顾光芹
  • 1篇李磊

传媒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大气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干旱气象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信息技术与信...
  • 1篇暴雨灾害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河流域降水极值的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22
2010年
利用海河流域10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海河流域过去47年中降水极值时空变化趋势,从降水极值变化的角度解释了海河流域旱涝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海河流域的降雨量、小雨日数、暴雨日数、湿涝事件、日最大降水量均表现出明显减少趋势,干旱事件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加剧了海河流域干旱化程度。海河流域降水极值空间变化趋势在大部分区域表现为干旱化倾向,尤其是在海河流域东南部区域干旱化程度最为显著。降水的极值变化致使降水时空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使得海河流域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对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学锋向亮于长文
关键词:海河流域降水极值
河北省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29
2007年
利用河北省区域1963-2003年50个站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蒸发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40年来河北省区域平均年和四季蒸发量变化,由60、70年代偏多转为80、90年代偏少,转折年均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春、夏季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分别为-31.3、-27.4mm/10 a,年蒸发量的减少主要是由春、夏季减少所致;对蒸发量的空间分析表明,区域内94%的站点呈减少趋势,70%站点减少趋势显著,减少速率最大区域在冀中南部东部区域,减少速率在-100mm/10 a以上;蒸发量变化与各要素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变化与日照时数、低云量、气温日较差相关显著,而日照时数、低云量、气温日较差与太阳辐射大小关系密切,因此,太阳辐射是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平均风速的减少对蒸发量的减少也起着重要作用。
刘学锋于长文任国玉
关键词:蒸发量影响因素
河北省不同区域降水日变化特征差异
2018年
利用河北省2005~2016年142个气象站小时降水数据,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REOF)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冀北山区、冀东平原、冀中地区和冀南平原4个研究区域。并对不同区域的累积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区域夏季降水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冀北山区、冀中地区的累积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三者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冀北山区累积降水量峰值主要出现在20:00,冀中平原峰值出现在午夜;冀东平原累积降水量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冀南平原累积降水量峰值出现在前半夜,且与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河北省短历时降水事件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前半夜。
高旭旭于长文朱卫浩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
2021年京津冀秋季降水10~20 d低频振荡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京津冀地区的降水异常特征对提高秋季延伸期降水的认识和预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夏雨秋下”现象频繁发生,表现出秋季降水强度增强、极端降水增多特征。2021年京津冀地区秋季降水为198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10月降水量多站突破历史极值。利用京津冀地区秋季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和Lanczos滤波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2021年秋季降水的低频振荡周期与大气低频环流特征演变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京津冀地区秋季降水的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10~20 d,低频振荡方差达44%。低频降水活跃期500 hPa大气低频环流表现为低压异常前存在辐合运动,有利于低层异常气旋发展加强和上升运动加强;低频降水活跃期850 hPa有异常气旋自南向北移动至京津冀上空,有利于南方暖湿气流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水汽输送强度会影响降水过程的强度,水汽输送强度越强,降水强度越大。
韩世茹车少静车少静于长文
关键词:低频振荡异常降水秋季
河北冬小麦冬季不同类型冻害气候指标及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河北省1981—2010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及品种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法,依据Bayes判别准则,建立了初冬剧烈降温型、冬季长寒型和融冻型3大主要类型冬季冻害气候指标;依据风险分析原理,结合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各类型冻害的气候风险概率指数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主要受越冬前后降温过程的降温幅度和过程最低气温影响;长寒型冻害主要受越冬期寒冷程度影响,包括越冬天数及越冬期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低于临界温度的天数及其累积负积温两个方面;融冻型冻害主要受平均气温回升到0℃以上后出现的低温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影响。北部麦区以长寒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唐山、秦皇岛两市中北部和保定西北部;中南部麦区以融冻型和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和邯郸两市东部、保定西北部。
代立芹康西言姚树然李春强于长文王猛
关键词:冬小麦冬季冻害气候指标风险分析
1961-2021年河北省降水变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2024年
利用1961—2021年河北省71个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对河北省不同气象地理区划降水相对变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相对变率存在明显差异,时间尺度越小,其相对变率越大。季尺度降水相对变率大于年尺度,月尺度降水相对变率大于季尺度。河北省年降水相对变率为14.9%,全省变化范围为13.5%~29.8%,其中,平原地区相对其他区域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坝上地区相对较小。趋势变化上,除坝上地区外,北部山区、西部山区、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的年降水相对变率逐5 a变化呈减少趋势。海拔高度、城市化进程、大气环流等因素对河北省降水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当海拔高度低,城市化程度低,200 hPa风场在40°N附近出现纬向西风正异常,850 hPa风场表现为气旋-反气旋-气旋系统相间的纬向分布特征,并伴有激烈的上升下沉运动的环流形势场时,会导致河北省降水量变化不规律。
李莹于长文许康
关键词:降水量
利用地面水平能见度估算并分析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期变化特征被引量:51
2010年
首先对1980年前后能见度资料非均一性进行了处理,得到中国地区1960~2005年能见度时间序列,并由此估算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时间序列。对比已有观测及研究结果,本文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间序列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期变化特征。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1985年后增加趋势减缓,这种变化在大城市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东南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普遍大于0.4,最大值出现在四川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超过0.8。
秦世广石广玉陈林王标赵剑琦于长文杨溯
关键词:能见度气溶胶光学厚度
基于Bayes判别分析的大气污染潜势定量预报被引量:3
2022年
依据大气污染物质量守恒方程,构建大气污染气象因子,并以空气质量指数日增量为对象,对大气污染潜势进行了定量化分级划分。采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把秋、冬季大气环流背景分为冷空气型、混合型、暖空气型三种环流类型,并研究了区分三种大气环流类型的指标因子及其阈值。采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冷空气型、混合型和暖空气型大气环流背景的污染潜势五分级预测模型。对邢台2017-2019年秋、冬季资料建立的预测模型,各年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0.0%、71.0%、74.7%,综合正确率为75.2%。采用2015-2017年秋、冬季资料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综合正确率为63.6%。对2019-2021年秋、冬季大气自净能力指数和污染潜势五分级预测结果与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增量实况进行对比分析,污染潜势五分级预测结果与AQI日增量的变化趋势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在0.67以上,明显好于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计算结果;污染潜势五分级预测对极利于扩散等级和极不利于扩散等级判别正确次数明显高于大气自净能力指数。
周须文高旭旭于长文韩世茹许启慧
关键词:污染潜势数据挖掘技术
河北省寒潮的气候特征与冬季增暖被引量:23
2012年
利用1962~2008年河北省142站逐日气温资料,对河北省寒潮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寒潮天气年际、月际变化大,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寒潮出现次数总的趋势是减少的;寒潮区域分布表现为由西北高原山地向东南平原递减的规律;降温幅度与地理特征关系明显,北部地区降温幅度比南部地区大,而南部的低洼地区及沙地等地区降温幅度也比较大;极端最低气温分布为内陆低、沿海高,高纬低、低纬高,南北差别大;寒潮减少与冬季增暖的趋势有明显相关性,河北省冬半年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
赵玉广于长文何丽华田国强
关键词:寒潮气候特征暖冬
基于小时资料的华北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区域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华北地区51个气象站1965—2018年逐时降水资料,通过Bootstrap方法、Mann-Kendall(MK)检验、滑动t检验、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Morlet)、小波相干谱、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北不同分区(东区、北区、中南区)夏季持续性(持续时间大于6 h)降水过程的长期变化特征,以及各区域影响持续性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结论表明: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华北东区为持续性降水的多发区,该区具有降水量大、历时长、峰值雨强大的特点,54年以来该区持续性降水占总降水的场次比重、持续性降水量占总降水量比重均呈现减小趋势,但持续性降水的峰值雨强占降水量的比重呈增加趋势,持续性降水更加集中;北区持续性降水峰值雨强占比呈增加趋势;中南区持续性降水的趋势不显著。东区降水因子表现为以准8 a周期为主,降水历时和峰值雨强分别在1988和1989年左右出现周期突变,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对该周期存在显著正向驱动,而北区和中南区降水分别以准4 a和准6 a为主,受ENSO的负向驱动。整个序列上,大气环流型对华北降水影响呈现显著区域分异特征,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对东区降水历时影响显著,NAO异常与北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历时变化关系密切,中南区降水量和降水历时主要受亚洲经向环流影响明显。
高旭旭陈霞于长文邵丽芳
关键词:小时降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