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成东

作品数:38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扇贝
  • 11篇虾夷扇贝
  • 8篇刺参
  • 5篇筛绢
  • 5篇受精卵
  • 4篇养殖
  • 4篇暂养
  • 4篇饲料
  • 4篇饥饿
  • 4篇海湾扇贝
  • 4篇孵化
  • 4篇孵化率
  • 3篇育种
  • 3篇生长率
  • 3篇受精卵孵化
  • 3篇特定生长率
  • 3篇人工育苗
  • 3篇卵孵化
  • 3篇耐高温
  • 3篇魁蚶

机构

  • 35篇辽宁省海洋水...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北京市水产科...
  • 2篇天津市水产技...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38篇付成东
  • 26篇李石磊
  • 24篇张明
  • 19篇滕炜鸣
  • 17篇刘忠颖
  • 15篇刘项峰
  • 14篇王庆志
  • 13篇于佐安
  • 11篇林杉杉
  • 11篇李大成
  • 10篇李文姬
  • 10篇王超
  • 9篇杨慧花
  • 9篇刘卫东
  • 8篇李华琳
  • 6篇常亚青
  • 6篇王笑月
  • 6篇宋坚
  • 6篇陈远
  • 5篇谭克非

传媒

  • 10篇水产科学
  • 5篇河北渔业
  • 2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研究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饥饿后再投喂对星斑川鲽生长、摄食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饥饿不同时间后再恢复投喂相同时间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g]的生长、摄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饥饿5 d的星斑川鲽在恢复投喂20 d后鱼体质量超过对照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获得了超补偿生长;饥饿10d的星斑川鲽恢复投喂20 d后,鱼体质量接近对照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获得了完全补偿生长;饥饿15 d的星斑川鲽恢复投喂20 d后,鱼体质量未能达到对照组水平,差异显著(P<0.05),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饥饿后再投喂处理对星斑川鲽的体质量、全长、特定生长率、比肝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对总摄食量、平均摄食量、食物转化率、摄食率、吸收率、排粪率的影响亦比较明显。结果表明,饥饿5 d的星斑川鲽在恢复投喂后生长最快,表现出很强的补偿生长能力。
梁拥军孙向军张升利付成东姜志强
关键词:星斑川鲽饥饿再投喂
一种耐高温虾夷扇贝育种家系的快速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虾夷扇贝育种家系的快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家系建立、幼贝育成、幼贝暂养、高温胁迫、获得耐高温家系,前述的高温胁迫步骤是指:将幼贝置于水槽中进行控温培养,初始水温为5-10℃,日升温1...
王庆志付成东李石磊刘忠颖刘卫东张明李文姬滕炜鸣于佐安刘项峰
虾夷扇贝幼贝千露耐受性研究
2018年
本试验研究了密闭和开放条件下,温度等因子对于露虾夷扇贝幼贝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闭条件下,低温可提高干露幼贝成活率,20℃组5小时内成活率高于90%,两低温组成活率15小时时高于或接近90%,5小时与15小时可作为不同温度条件运输幼贝的时间上限。开放干露时在气温相似情况下,室内组2小时成活率100%,4小时之前成活率高于90%,此后成活率迅速下降,至12小时全部死亡;室外组1小时成活率100%,2小时成活率低于80%,6小时全部死亡。在气温25-26℃条件下,室内干露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海上分苗操作时干露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本研究结果对虾夷扇贝幼贝运输方式及分苗操作方法的确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刘忠颖李军刘卫东李石磊杨慧花王超林杉杉付成东
关键词:虾夷扇贝幼贝干露成活率
耐低盐刺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扩大刺参养殖范围、提高刺参养殖产量、性状稳定的耐低盐刺参苗种的培育方法,是收集在盐度为22~28的养殖水域中养殖至少1.5年且体重至少为300g的刺参作为亲参;将亲参置于暂养池中暂养(低盐驯化25天);采...
常亚青田燚董旭宋坚李文东付成东
文献传递
不同泥沙条件对单环刺螠幼体生长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分别用纯沙、10%含泥量沙、20%含泥量沙和30%含泥量沙四种不同生活环境饲养单环刺螠幼螠45天,测定单环刺螠幼螠体重,计算成活个数,并对单环刺螠表皮颜色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纯沙组增重率最大730.56%,30%海泥组成活率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纯沙组体表皮肤变色率最高。由此认为,纯沙生活环境对单环刺螠幼螠生长最有利,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变色率最大。
孙阳刘彤陈文博张赛赛周竹君付成东林杉杉李艳秋
关键词:增重率单环刺螠含泥量幼体生长
浅海网箱中刺参幼虫培育试验
2016年
通过开展室内外刺参产卵孵化效果比较,并采用投喂海洋红酵母与覆盖遮阳网两种方法进行浅海网箱刺参幼虫培育比较试验,进一步优化刺参苗种培育方式。研究表明,水温为19.8-22.0℃,浅海网箱中受精卵孵化率为52.4%-57.9%,低于室内孵化率。投喂海洋红酵母组幼虫日均增长86.4μm/d,存活率为(55.1±8.0)%,不投喂海洋红酵母组幼虫日均增长85.1μm/d,存活率为(53.0±7.5)%。投喂海洋红酵母组与不投喂海洋红酵母组有差异但不显著。覆盖遮阳网组幼虫7 d时存活率为(52.8±7.4)%,显著高于不覆盖遮阳网组(46.9±7.0)%。因此,通过实施室内产卵孵化提高孵化率,并对浅海网箱覆盖遮阳网,有效地将室内小水体与天然水域大网箱相结合,提高浅海网箱幼虫苗种繁育效率。
李华琳张明王庆志付成东滕炜明李大成王笑月刘项峰刘晓丹
关键词:刺参网箱幼虫培育
刺参育苗实用技术被引量:2
2009年
刺参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但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人工育苗随之兴起。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人工育苗的实用技术。
董旭付成东田莹
关键词:刺参刺参育苗育苗技术
长尾草金鱼成熟期雌雄性腺RNA-Seq转录组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为探究长尾草金鱼成熟期雌雄性腺的RNA-Seq转录组,运用Illumina RNA测序技术,对长尾草金鱼成熟期性腺分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其中卵巢经两端测序共获得清洁数据61769892条,含有6.18G碱基,平均错误率0.03%,左右端测序GC含量分别为51.15%和51.2%。精巢经两端测序共测得清洁数据69557514条,含有6.96G碱基,平均错误率0.03%,左右端测序GC含量分别为48.91%和49.44%。两个转录组数据混合拼接后得到170245个转录本,共80591个独立基因。将上述独立基因与多个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注释的基因为51364条,占总数的63.73%。基因本体分类中,细胞过程、细胞、绑定等二级分类为条数较多分类项。转录组数据经筛查共得到17347个微卫星标记和3634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两个转录组基因表达量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雌雄样本间表达差异基因共6317个。上述工作不仅为该种的基因克隆和标准及筛选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分子水平阐明其性腺分化和发育机理打下了基础。
张升利付成东梁拥军李文通孙砚胜史东杰张欣
关键词:金鱼性腺微卫星
岩虫室内养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推动岩虫Marphysa sanguinea室内养殖,采用体质量为(6.26±1.68)g的岩虫进行了人工养殖方法(铺沙水槽和塑料箱)、养殖密度(50~250条/m^2)和饲料配方选择(藻粉、鱼粉和虾粉)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悬挂式养殖方法的养殖效果较好,养殖30 d后岩虫的成活率为88.6%;经过60 d的养殖,50、100条/m^2密度组岩虫的成活率为86.7%,与150、200、250条/m^2密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13~125条/m^2(705~750 g/m^2)是比较适合的岩虫室内人工养殖密度;饲料中添加动物蛋白30%~70%或投喂新鲜卤虫可以满足岩虫的生长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岩虫的人工促熟及增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李石磊付成东刘忠颖李大成滕炜鸣王笑月王超林杉杉张明陈远
关键词:岩虫人工养殖养殖密度饲料
虾夷扇贝耐高温育种家系的建立与早期筛查被引量:13
2014年
对于贝类选择育种,维系大量家系养殖设施的成本巨大,如果能在贝类早期发育阶段对生长、存活进行筛查,提前舍弃那些存活率低、生长慢的家系,将有助于节约家系育种的成本。本实验通过室内模拟升温,比较了10个稚贝期全同胞家系在不同温度下存活率的差异,并对这10个家系在自然海区的生长、存活进行了一周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室内8、13、18和23℃4个温度梯度下,10个家系经蓄养15—20d后,18和23℃实验组的稚贝存活率差异显著,其中A08和A09家系的存活率最高,即为提前筛选出的耐高温家系;经自然海区一周年养成后,存活的4个家系(A01、A03、A08和A09)的存活率分别为0.9%±0.1%、0.5%±0.1%、34.3%±3.5%和46.5%±5.3%,但家系间壳高差异不显著,表明家系生长与存活无明显相关性;而A08和A09为耐高温家系,这与室内稚贝期升温筛选的结果一致。本实验验证了高温是导致虾夷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供了一种在家系稚贝期进行耐高温性提前筛查的方法,将为虾夷扇贝耐高温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王庆志李石磊付成东张明滕炜鸣刘忠颖刘卫东李文姬谭克非
关键词:虾夷扇贝家系育种耐高温早期筛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