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勇

作品数:52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农业厅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0篇小麦
  • 13篇高产
  • 11篇小麦品种
  • 10篇选育
  • 10篇杂交
  • 10篇栽培
  • 8篇杂交小麦
  • 6篇锈病
  • 6篇栽培技术
  • 6篇饲用
  • 6篇条锈病
  • 6篇大粒
  • 5篇氮量
  • 5篇施氮
  • 5篇施氮量
  • 5篇两系杂交
  • 5篇抗条锈
  • 4篇性状
  • 4篇玉米
  • 4篇饲草

机构

  • 28篇绵阳市农业科...
  • 18篇四川农业大学
  • 11篇绵阳市农业科...
  • 9篇国家小麦改良...
  • 4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国豪种业...
  • 1篇绵阳市农业局

作者

  • 52篇任勇
  • 41篇李生荣
  • 38篇杜小英
  • 38篇周强
  • 33篇陶军
  • 31篇欧俊梅
  • 15篇雷加容
  • 13篇庞启华
  • 12篇李太军
  • 7篇陈柔屹
  • 6篇何员江
  • 6篇唐祈林
  • 5篇荣廷昭
  • 4篇刘登才
  • 4篇魏育明
  • 4篇王治斌
  • 4篇李茂有
  • 3篇郑有良
  • 2篇袁中伟
  • 2篇蒋云

传媒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中国种业
  • 4篇小麦研究
  • 2篇遗传
  • 2篇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种业导刊
  • 1篇中国草学会青...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草1号产量构成因素和最适密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玉草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最适密度。结果表明,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分蘖数、单株产量和种植密度,其中种植密度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最大。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214.7138+23.0069X2+52.8086X5+1.3233X6(X2、X5、X6分别代表分蘖数、单株产量和种植密度)。分析出了最适种植密度,为45000株/hm2。
陈柔屹程江郑常祥唐祈林荣廷昭任勇
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因素
新选育饲草玉米品系饲用营养价值初步研究被引量:34
2005年
对利用一年生大刍草和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分别与玉米杂交选育出的一年生饲草玉米(SC1)和多年生饲草玉米(SC3)生物产量和饲用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C1和SC3鲜草年产量分别达115 620kg/hm2、174 045kg/hm2,是普通玉米的4~6倍;SC3的粗蛋白质(CP)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最高,分别为17.57%、48.73%,粗纤维(CF)含量最低,为21.65%,其粗脂肪(EE)和灰分(CA)含量分别为4.30%和7.75%;SC1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CP)14.73%、(CF)26.09%、(NFE)45.29%、(EE)4.78%和(CA)9.11%;化学营养类型分析表明SC1与SC3分别属NC型和N型,都是高产高饲用价值的新型饲草.
任勇唐祈林曹墨菊荣廷昭
关键词:饲草玉米远缘杂交饲用营养价值
国审小麦新品种绵麦367和绵麦51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2011年和2013年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示范推广,绵麦367被农业部推荐为2013-2014年度全国小麦主导品种。重点阐述了绵麦367和绵麦51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李生荣杜小英任勇周强雷加容李太军何员江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四川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子鉴定被引量:8
2015年
为系统研究四川小麦品种主要矮秆基因的组成,应用Rht-B1b和Rht-D1b基因的STS标记及Rht8基因的连锁SSR标记,对26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品种(系)具有Rht8基因连锁标记的频率为54.6%,Rht-D1b基因的频率为37.4%,Rht-B1b基因的频率为15.3%。与前人的研究比较发现,四川小麦Rht8连锁标记的频率高于全国平均值,而Rht-B1b和Rht-D1b的频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这3种矮秆基因一共构成了8种组合类型。为分析不同基因组合对株高的影响,对连续种植3年的125份材料进行了测定。这些材料中,不含3种基因的类型占12.8%,仅含有Rht8的类型最多(33.6%),其次为仅含有Rht-D1b基因的类型(20%);同时含有Rht8基因和Rht-D1b基因的类型占17.6%;含有Rht-B1b基因的组合类型所占比例较少(都低于10%)。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现为:Rht-D1b>Rht-B1b>Rht8。同时具有3种矮秆基因的材料,其降秆强度最大,其次为含有2种矮秆基因的组合类型。
周强袁中伟欧俊梅任勇杜小英陶军李生荣刘登才
关键词: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
密度与肥料因素对小麦品种绵阳33号品质的影响
2007年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基本苗)、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品种绵阳33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极显著地影响着品质,钾肥、密度与磷肥对品质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4因素对品质的影响最大为氮肥,其次为钾肥、密度(基本苗)、磷肥。
周强李生荣欧俊梅杜小英陶军庞启华任勇雷加容
关键词:小麦肥料
小麦新品种绵麦37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8
2008年
绵麦37是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绵阳分中心、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以引进材料96EW37(SW2148)为母本,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中间材料绵阳90—10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04002。同年被四川省农业厅确定为重点推广品种,获得四川省作物育种攻关A类后补助,同时被列入四川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重点推介品种,推广面积已达13.3万hm^2以上。该品种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40287.0。
李生荣杜小英周强欧俊梅陶军庞启华任勇雷加容
关键词:品种权保护栽培系谱选育
矮秆小麦亲本材料茎叶特性遗传分析
2007年
以5个矮秆小麦材料为母本,6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9个茎叶性状和6个穗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个茎叶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各性状中遗传力均较高,除叶宽和结实小穗两性状外,其余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大多数亲本的自身表现与一般配合力密切相关,绵阳01821、郑矮4号、绵阳04854具有很强的致矮力,是很好的致矮亲本。本文还探讨了各茎叶性状与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相关关系,指出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协调好提高结实小穗、穗长、每穗粒数与提高穗下节长及穗颈节长间的关系。
欧俊梅王治斌李生荣陶军周强杜小英任勇
关键词:矮秆小麦茎叶株型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的突出特点及栽培要点被引量:5
2008年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白育的温光型不育系与恢复系组配,育成广适抗病高产优质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2007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10月下旬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定名推广。
李生荣陶军杜小英周强任勇欧俊梅李太军李茂有
关键词:栽培要点杂交品种区域试验高产优质
施氮量及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有0、2.2、3.8、5.4g/株4个水平,副处理有间隔45、55、65d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但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总鲜、干草产量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而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又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3.8和5.4g/株的处理,后两者的总鲜、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FV)均为最低,显著低于施氮量2.2g/株的处理,施氮量为2.2、3.8、5.4g/株处理间各品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刈割间隔时间为65d的处理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NDF含量和CP产量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刈割间隔时间为55和45d的处理,但是其CP含量和RFV却要显著低于刈割间隔时间为45d的处理。研究表明,施氮量为3.8g/株,刈割间隔时间为45d刈割的植株适宜于青饲利用,刈割间隔时间为65d的植株适宜于青贮利用。
陈柔屹任勇唐祈林荣廷昭
关键词:施氮量饲用品质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绵麦1403和绵麦185的选育被引量:1
2010年
绵麦1403和绵麦185是选用自育的优良品系和中间材料与引进的具有不同遗传背景,以及地理生态远缘的抗病、优质材料杂交育成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两品种共同特点是:植株矮健,穗层整齐,穗大粒多,抗倒伏力强;综合抗性好,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丰产性突出,四川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69.4kg/667m2和379.1kg/667m2,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9%和13.3%。
李生荣杜小英李太军任勇李茂有
关键词:高产抗病小麦选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