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海保

作品数:29 被引量:54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阔叶
  • 13篇阔叶林
  • 13篇常绿
  • 13篇常绿阔叶
  • 13篇常绿阔叶林
  • 12篇亚热带
  • 12篇物种
  • 11篇群落
  • 8篇亚热带常绿阔...
  • 8篇物种多样性
  • 6篇植物
  • 6篇Α多样性
  • 5篇中亚热带
  • 5篇Β多样性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生物量
  • 4篇国家公园
  • 3篇地上生物量
  • 3篇森林群落
  • 3篇中亚热带常绿...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浙江师范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28篇任海保
  • 16篇马克平
  • 16篇米湘成
  • 6篇于明坚
  • 6篇陈建华
  • 4篇金毅
  • 3篇赖江山
  • 3篇陈磊
  • 2篇庞勇
  • 2篇林敦梅
  • 1篇徐远杰
  • 1篇叶铎
  • 1篇李增元
  • 1篇饶米德
  • 1篇李立
  • 1篇房帅
  • 1篇沈国春
  • 1篇祝燕
  • 1篇牛树奎
  • 1篇王婷

传媒

  • 9篇生物多样性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估算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的地上生物量
2022年
【目的】采用激光雷达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拟合并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的地上生物量,为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动物生境质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冠层结构指数量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冠层高度和垂直复杂度,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地形数据,用模型拟合和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地上生物量。【结果】冠层结构指数中,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冠层平均高度、冠层垂直复杂度、冠层最大高度。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量分布主要在27.24~210.31 Mg/hm^(2)(0.05~0.95分位数),平均为111.21 Mg/hm^(2),总的生物量约为2.57×10^(6) Mg。【结论】结合冠层指数和地形变量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地上生物量。钱江源国家公园有大面积低海拔集中分布的常绿阔叶林,冠层平均高度和冠层垂直复杂度都比较大,地上生物量高;同时,也有大面积人工林和次生林,这些人工林和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成立后才开始保护的两个片区,冠层平均高度和冠层垂直复杂度小,地上生物量较低,有待进一步恢复。
米湘成余建平王宁宁荚文任海保陈磊庞勇马克平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激光雷达常绿阔叶林
北京东灵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研究
格局和过程始终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选择人为干扰少的地段设置垂直样带,应用以区域化变量为基础的统计学和分数布朗随机运动模型分乔、灌、草、更新层四层对该地区植物群落α、β多样性的垂直格局、格局和过程的关...
任海保
关键词:植物群落变异函数Α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及其对黑麂出现概率的影响
2023年
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是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子,以往针对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栖息地特征的研究多探讨森林类型对黑麂出现概率的影响,而针对反映森林群落特征的微生境因子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164个位点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和20 m×20 m植物长期监测样方数据,从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两个维度研究了4种主要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木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黑麂出现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针叶林(P<0.05),其结构多样性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P<0.05),其余森林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样地内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对黑麂微生境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黑麂偏好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且海拔和坡度越高其出现概率越高;木本植物胸径Shannon多样性指数越大、胸径<5 cm木本植物平均胸径越大时,黑麂的出现概率越高,表明黑麂偏好结构多样性高、林下植被个体长势良好的森林。本研究结果对钱江源国家公园黑麂的栖息地恢复和管理、廊道选址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楼晨阳任海保陈小南米湘成童冉朱念福陈磊吴统贵申小莉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物种多样性黑麂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利用浙江省开化县2014年二类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景观尺度分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国家公园)植被的构成和破碎化程度,研究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观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天然针叶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为主;在核心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内分布着大面积呈原始状态的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对各功能区景观破碎化分析表明,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表现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生态保育区>核心保护区,与钱江源国家公园各功能区的保护与利用要求相符,但整体景观连通性较低。对各功能区内重要森林类型天然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破碎化分析表明,三种植被类型的破碎化程度与各功能区破碎化程度一致,表现为核心保护区三种植被类型破碎化程度最低,受人为干扰轻,游憩展示区三种植被类型破碎化程度高,受人为干扰严重。以上分析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总体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余建平伊晓霞余顺海徐谊明米湘成任海保
关键词:生态完整性原真性景观破碎化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被引量:207
2008年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在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常绿阔叶林24hm^2永久样地。该文对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了古田山森林样地(Gutianshan(GTS)forest plot)的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群落的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比较多,在属的水平上53个是热带分布,44个是温带分布。共有159种,隶属于49科103属,总计140700株,以常绿树种为主(91个物种,占总优势度的90.6%,重要值为85.6%,占样地总个体数的85.9%);样地群落有明显的优势物种和大量稀有种(Rare species,每hm^2个体数小于1)。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稀有种占总物种数的37.1%(59/159);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的相关特征,较好地代表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由林冠层(63个种)、亚乔木层(70个种)和灌木层(26个种)组成。样地所有木本植物物种总径级分布呈倒“J”形,群落更新良好。几个优势种空间分布随着径级增大,聚集程度降低;并且它们的分布表现出与生境紧密关联,不同的物种表现出对生境不同的偏好。该文最后系统地比较了大样地方法与传统取样方法。
祝燕赵谷风张俪文沈国春米湘成任海保于明坚陈建华陈声文方腾马克平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区系分析物种组成径级结构
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及示范应用
余建平任海保钱海源米湘成陈小南余顺海申小莉陈声文斯幸峰陈磊陈建华祝燕王宁宁汪家
2004年9月-2018年12月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项目。 1、通过不同面积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和红外相机全境网格化布设,在全球建立了自然保护地首个网格化森林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关键词:森林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浙江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干扰强度下土壤呼吸的日动态与季节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在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区域选择了4个具代表性的不同干扰强度森林类型:常绿阔叶老龄林(OF)、一次皆伐后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Ⅰ(SFI)、皆伐后自然恢复过程中经历一次重度择伐的天然次生林Ⅱ(SFⅡ)、人工杉木林(AF)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年的土壤呼吸动态监测,定量分析了不同林型土壤呼吸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同时结合相关环境和生物因子的监测,从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探讨了影响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不同森林土壤呼吸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就不同的森林管理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释放的可能影响做出了初步评估.研究发现4种林型土壤碳日累积释放量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从5月份开始各林型土壤碳日累积释放量以较快速率升高,老龄林8月中旬达到最大,次生林I在7月中旬达最大,次生林II和人工林在6月中旬达最大,之后各林型持续下降到翌年1月份,而后开始缓慢回升.4种林型年平均土壤碳日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48,1.48,1.51,0.87gcm-2d-1,人工林的土壤碳日累积释放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林型.各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均不显著.土壤表层温度是影响该地区土壤呼吸季节动态的主要因素,二者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舻为0.88~0.94;土壤表层含水量与土壤呼吸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老龄林土壤温度敏感性(Qzo值)显著高于其他林型.上述结果表明,受干扰强度最大的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显著降低:受干扰强度相对较小的次生林其土壤呼吸速率和温度敏感性基本上和老龄林保持一致.古田山不同林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均为土壤温度.这些结论说明不同干扰强度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释放的影响不同,这为精确估算该地区不同植�
宁亚军陈世苹钱海源任海保BEBBER Dan陈建华
关键词:阔叶林次生林土壤呼吸土壤温度
青海省同德县乔木状甘蒙柽柳的年龄及其生长对环境的响应被引量:4
2017年
青海省同德县高原河漫滩地区存在乔木状的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且在即将修建的水电站库区成林分布,引发了学者和公众在其是否属于古树而需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问题上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调查了水库淹没区和非淹没区中胸径较大的甘蒙柽柳的树龄,分析了甘蒙柽柳的生长历史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研究发现胸径较大的甘蒙柽柳可由多株合生形成,测量胸径与植株个体年龄之间无直接联系。该地区甘蒙柽柳径向生长量在20世纪70–80年代迅速提升,80年代后生长趋于平稳。甘蒙柽柳的径向生长响应于7、8月份的水分条件,径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甘蒙柽柳的生长。未成熟植株的径向生长与生长季的风速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甘蒙柽柳特殊形态的形成认知具有理论意义,对该树种保护方案的评估具有实践意义。
方欧娅贾恒锋邱红岩任海保
关键词:甘蒙柽柳树轮径流风速
存在一般性的生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理论吗?
是否存在一般性的生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理论,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疑问。本文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一、标准化系统取样能够满足山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需要吗?二、山地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沿海...
任海保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地统计学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古田山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的α和β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4
2019年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地形复杂,森林群落类型丰富。我们在保护区内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中网格化布置并调查了79个20 m×20 m样地,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内及相互间的α(Shannon-Wiener指数)、β(Horn-Morisita相异性指数)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α多样性主要受到群落类型、海拔和坡向的影响。α多样性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差异显著,并且随海拔升高、坡向从南到北,α多样性增大。(2)β多样性主要受到群落类型和海拔的影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群落类型间的β多样性显著大于同一群落类型内部,并且随海拔升高β多样性增大。总体而言,群落类型和海拔是古田山森林群落α和β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表明生境过滤等机制对该区域的森林物种多样性格局起着主要作用。
翁昌露张田田巫东豪陈声文金毅任海保于明坚罗媛媛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Α多样性Β多样性海拔坡向森林群落类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