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斌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通过对国产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应用、观察氯吡格雷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4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照组(进口氯吡格雷)200例,男144例,女56例;治疗组(国产氯吡格雷)200例,男148例,女52例.两组患者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疗效相当,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相当.
- 何卫斌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6、B型利钠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B型利钠肽(BNP)的水平及其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80例为CHD组,另选9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诊断分型将观察组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72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4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及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浆HCY、IL-6、BNP的水平。结果CHD组HCY、IL-6、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HCY、IL-6、BNP明显高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血HCY、IL-6、BNP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人群比较,CHD患者血浆HCY、IL-6、BNP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类型CHD患者HCY、IL-6、BNP水平不同,三者联合可用来预测CHD及其危害程度。
- 何卫斌杨桂
- 关键词: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6B型利钠肽
-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联合左室射血分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联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浆TMAO和LVEF水平差异。并对CHF组患者随访2年,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终点又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无MACE)组(n=75)和预后不良(MACE发生)组(n=45),对比两组血浆TMAO和LVEF水平差异,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TMAO和LVEF的关系,绘制受试工作者曲线(ROC)分析TMAO和LVEF对CHF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浆TMAO水平明显升高,但LVEF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均无失访,其中预后不良组45例,预后良好组75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浆TMAO水平明显升高,但LVEF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TMAO和LVEF呈明显负相关(P=0.014),r值为-0.628。绘制ROC曲线图分析,TMAO和LVEF均可判断CHF预后(P<0.05),其中TMAO判断效能略高于LVE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TMAO-LVEF两者联合判断效能最佳(P<0.0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80.6%。结论TMAO联合LVEF对CHF患者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可供临床参考。
- 何卫斌段新杰王耀辉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肠道菌群氧化三甲胺左室射血分数预后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管内超声特点和支架置入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尤其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倍增。随着多项研究的开展,对其致病因素、特点、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手段有了深入的了解。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能清晰显示血管的组织形态、内膜下各层结构、血管的横断面形态、血管腔内径、动脉壁的厚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分布、组织学特征等,可提供异常血管壁形态学的详细信息。所以IVUS既能解释介入治疗方法的机制,也可用来选择最佳的介入方法。本文就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机制、血管内超声影像特点、支架植入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任磊何卫斌曹晶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管内超声支架植入
- 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清sLOX-1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表达情况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胸痛收治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不同分为对照组(80例)和冠心病组(240例),根据临床类型不同可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90例),ACS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60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8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sLOX-1水平。对行PCI术病人随访1年,根据是否出现ISR将其分为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sLOX-1的关系。结果对照组、SAP组、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血清sLOX-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血清sLOX-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血清sLOX-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STEMI组和NSTEMI组血清sLOX-1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5),但STEMI组和NSTE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慢性病合并情况、支架直径及数量、术前D-二聚体和sLOX-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病合并情况、支架数量、术前D-二聚体和sLOX-1水平是导致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P<0.05),支架直径是PCI术后ISR的保护因素(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LOX-1水平与慢性病合并情况、支架数量、术前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与支架直径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清sLOX-1水平差异明显,与PCI术后ISR明显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何卫斌段新杰王耀辉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支架内再狭窄
- 不同年龄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超声影像特点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血管内超声(IVUS)是诊断冠状动脉斑块重要手段之一.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较其导致的血管狭窄程度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不同年龄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斑块特点的认识与研究,早期检出和评价不稳定斑块,对心血管事件防治及对临床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不同年龄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斑块的IVUS检查特点做一综述.
- 何卫斌任磊曹晶茗
- 关键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年龄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术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经导管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T+PCI)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疗效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梗死相关动脉且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试验组给予PT+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梗死部位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2 h ST段回落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30 d、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试验组TIMI 3级发生率及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及术后6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T+PCI)联合替罗非班,是处理ASTEMI冠脉内血栓的一种有效的介入手段,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
- 何卫斌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钠水潴留及E/A水平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钠水潴留及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于平顶山是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钠水潴留改善情况和心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评分、24h尿量、LVEF、E/A较治疗前均上升,体质量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24h尿量、LVEF、E/A高于对照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具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脑啡肽酶双重抑制作用,用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 何卫斌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钠水潴留心功能
-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开始静脉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78例老年STEMI患者,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按急性心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患者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30 d和60 d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情况。结果术后两组TTIMI3级血流分级、术后30 d和60 dMACE发生率(主要是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出血并发症无差别。(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PCI手术前后的TIMI血流,有利于改善急性心梗缺血心肌的供血,同时未增加出血的风险。
- 何卫斌
- 关键词:替罗非班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通脉颗粒联合丹参酮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联合丹参酮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CH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参葵通脉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AngⅡ、TNF-α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颗粒联合丹参酮用于治疗CHF,疗效更显著,其在改善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指标的效果优于单独丹参酮治疗。
- 何卫斌
- 关键词:丹参酮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