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旭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心脏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下端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手术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移植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小切口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机构

  • 7篇沈阳医学院沈...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沈春健
  • 7篇何旭
  • 7篇徐林
  • 6篇王晓宇
  • 6篇车艳
  • 4篇葛春林
  • 4篇王越
  • 4篇姚建
  • 3篇郭秉雄
  • 2篇李波
  • 1篇苏畅
  • 1篇王春生
  • 1篇赵震

传媒

  • 3篇国际病理科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69例乳腺癌患者及159例正常对照组的年龄、乳腺疾病史、家族史、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乳腺活检情况及种族的资料,应用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评估5年前的发病风险,并绘制ROC曲线及评价Gail模型作为诊断试验的价值。结果:病例组65例及对照组10例,经模型评估后提示有5年内乳腺癌发病高风险。Gail模型作为诊断试验的评价结果,其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3.7%,阳性预测值为86.7%,阴性预测值为97.4%。结论: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对乳腺癌发病高风险人群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高风险人群的乳腺癌筛查的工具。
王越徐林沈春健车艳何旭姚建王晓宇葛春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ROC曲线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纳入22篇关于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优势比(odd ratio,OR)及OR值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倒漏斗图法定性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Meta分析得出Hp感染与胃癌发病合并OR值为2.47(95%CI为1.74~3.52,χ2=144.18,P<0.01)。本研究倒漏斗分析图形不对称,但经敏感性分析和计算失安全系数证明发表性偏倚的影响较小。结论: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越徐林沈春健车艳何旭姚建王晓宇葛春林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影响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69例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对14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残端情况、肿瘤组织类型和远处转移对预后有影响。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和残端情况是影响预后的3个独立的因素,其中手术方式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和残端情况是影响胆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王越徐林沈春健车艳何旭姚建王晓宇葛春林
关键词:胆管肿瘤手术方式预后
胆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本研究探讨胆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胆管癌的预防及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研究分两组,实验组为2007--2009年在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80例胆管癌患者,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王越徐林沈春健车艳何旭姚建王晓宇葛春林
关键词:胆管癌病例对照研究胆总管下端
胸部小切口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右腋下小切口组52例;正中小切口组65例;左腋下小切口组44例;右胸骨旁小切口组5例;均采用胸部小切口微创治疗。结果:各组病儿无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右腋下小切口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34~6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8~3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7~8.1h,引流液为30~230ml。正中小切口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4~5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5~40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8~5.6h,引流液为50~300ml。左腋下小切口组均拔除气管插管后回病房,术后1~2d拔除胸引管;右胸骨旁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未输血,术后3~5d出院。结论:与传统的胸部正中切口比较,小切口保存了胸骨的完整性或部分完整性,可达到创伤小、疼痛轻、美观的目的,值得推广。
沈春健郭秉雄徐林车艳李波何旭王晓宇
关键词:胸部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2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总结2例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方法本组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7、50岁,均为扩张性心肌病。术前心功能(NYHA)Ⅳ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移植手术在全麻低体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例为标准法,另1例为双腔法,均顺利复跳。术后1例采用他克莫司(FK)506+骁悉+强的松,另1例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结果2例患者全部存活。1例术后出现排斥反应,右心衰,心律失常,治疗9天死亡。另1例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出院,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心脏移植术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唯一有效方法,心脏移植术后的主要问题是排斥反应和感染。
郭秉雄徐林苏畅赵震沈春健何旭王春生
关键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我院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0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和1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2.5~3.0cm切口和胸骨下段5.0cm小切口入胸,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类型,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关闭ASD和VSD,实时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以及是否累及房室瓣、冠状静脉窦及主动脉瓣等。结果:6例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未见残余分流。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压力明显下降,4例中度肺动脉高压压力恢复正常。患者术后恢复快,3d可以出院。结论: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沈春健郭秉雄徐林车艳李波何旭王晓宇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非体外循环封堵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