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铮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岩质
  • 3篇边坡
  • 2篇顺层岩质
  • 2篇变形破坏机制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动力
  • 1篇动力响应
  • 1篇动力响应分析
  • 1篇动力研究
  • 1篇岩石边坡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质边坡
  • 1篇岩质高边坡
  • 1篇软弱
  • 1篇软弱夹层
  • 1篇顺层
  • 1篇顺层高边坡
  • 1篇滑石
  • 1篇家人

机构

  • 3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作者

  • 3篇何铮
  • 2篇李明卫
  • 2篇石崇
  • 2篇徐卫亚
  • 2篇赵谊
  • 1篇周家文
  • 1篇黄旺祥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顺层岩质高边坡地震变形破坏机制三维数值反演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提出了工程地质分析与三维反演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揭示边坡地震渐进破坏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机制。结合西南某水电站顺层岩质高边坡工程实例。研究该高边坡地震后工程地质特性,恢复边坡震前的地形地貌,建立地震前未滑塌边坡的三维模型。利用FLAC3D对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绘制位移、速度、加速度三量放大系数等值线图,判断地震破坏位置。数值模拟结果与边坡实际滑塌情况相符。应用工程地质分析与三维反演模拟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边坡后发型阶段性逐级滑塌的破坏机制以及大夹角折线形的后缘破坏面形状。三维数值反演研究中采用的岩体动力参数,为正演研究提供了参考。
何铮徐卫亚石崇李明卫赵谊
关键词:岩质高边坡顺层软弱夹层变形破坏机制
岩石边坡动力响应分析及两家人滑石板边坡地震动力研究
岩石高边坡地震动力破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在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作用下,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大型水电工程兴建中常常出现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因此地震荷...
何铮
关键词: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地震动力
文献传递
滑石板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及加固措施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针对两家人水电站滑石板顺层岩质高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研究该边坡在1996年地震过后降雨条件下的滑塌成因,滑石板边坡在侧滑面、底滑面已经非常明显以及后缘拉裂面基本可以确定的条件下,有2个基本问题需要明确:(1)侧滑面和后缘拉裂带的贯通率;(2)底滑面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2个基本问题的确定通过滑石板边坡历史上已滑塌区域的边坡失稳破坏过程来反演分析,并且与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贵阳勘测设计院现场勘测、岩石室内试验结果以及国内类似边坡工程的经验取值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最为合理的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由于边坡在非正常工况下存在滑塌的可能性,因此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是必要的,通过对边坡加固位置的计算分析可知,对边坡底部进行加固处理不仅能够提升局部的稳定性,同时也能保证边坡整体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种加固方案,对这3种加固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可寻找出最为经济合理的一种加固方案。
徐卫亚周家文石崇李明卫赵谊黄旺祥何铮
关键词:岩石力学顺层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