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雨旸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冷泉
  • 3篇化学特征
  • 3篇海底
  • 3篇二叠系
  • 2篇岛弧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地球
  • 2篇岩石地球化学
  • 2篇深海
  • 2篇深海海底
  • 2篇石地
  • 2篇矿物
  • 2篇沉积环境
  • 2篇沉积物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滇西

机构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作者

  • 10篇何雨旸
  • 8篇徐翠玲
  • 7篇赵广涛
  • 3篇韩宗珠
  • 2篇祁奇
  • 2篇龙晓军
  • 2篇李安龙
  • 2篇张晓东
  • 2篇李德平
  • 2篇赵利
  • 1篇陈淳
  • 1篇张贺
  • 1篇李欣
  • 1篇许红
  • 1篇林学辉
  • 1篇张书文
  • 1篇李芝凤
  • 1篇缪雄谊
  • 1篇孙剑
  • 1篇赵利

传媒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巢湖下二叠统孤峰组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摘要:安徽巢湖地区孤峰组地层为一套层状硅质岩与泥质岩交互沉积岩系,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硅质岩在Al-Fe-Mn三角图和SiO2—Al2O3,SiO2-MgO双变量图解中都落到生物成因的硅质岩范围内。δCe具有正异常,轻稀土富集,这些特征表明本区硅质岩属海水生物沉积成因。硅质岩的EREE值在22.62~209.03μg/g之间,平均值为88.58μg/g;Ceanom值的范围在0.20~2.78,平均值为1.70;(La/Yb)N值在0.39~2.80之间,平均值为1.01,这些地球化学指标揭示了本区硅质岩形成于深水缺氧环境。
韩宗珠肖楠李安龙高芳徐翠玲何雨旸
关键词:巢湖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沉积环境
Benvir:一个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装置被引量:7
2015年
研制了一个可移动的自容式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装置(简称Benvir)。该装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设计,自容式数据存储,较国际上其它海底原位监测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空气重量,最大工作水深4000m。Benvir可集成一系列原位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监测甲烷、二氧化碳、溶解氧、pH、电导率的化学传感器和监测温度、压力、浊度的物理传感器以及测量流速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和测量湍流的声学多普勒流仪(ADV),具备近海底边界层多环境参数的原位、定点、连续和同步观测,以及近海底微尺度剖面的监测功能。Benvir在观测海底冷泉活动与甲烷渗漏过程和进行海底界面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广涛于新生李欣孙剑张晓东张书文王项南李芝凤曹瑞雪徐翠玲何雨旸赵利缪雄谊冷传旭
关键词:冷泉
安徽巢湖平顶山P-T界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对安徽巢湖平顶山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与三叠系殷坑组界面附近(P-T界面)的17件岩石样品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研究区大隆组沉积岩主要来源于后太古宙上陆壳的沉积岩、长英质岩石,殷坑组的沉积岩来源为后太古宙上陆壳的沉积岩,有部分基性组分的加入。(2)殷坑组地层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值表明为活动大陆边缘首次直接沉积的产物;大隆组地层ICV值指示大隆组样品的成熟度较高,为稳定构造环境下沉积的产物,可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再循环而发生均一化。殷坑组样品化学蚀变指数CIA值表明经历了寒冷、干燥条件下的弱的化学风化作用。大隆组样品CIA值指示经历了经历了炎热、潮湿条件下的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3)本区殷坑组沉积岩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过渡构造环境下,大隆组沉积物源区主要以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为主。
韩宗珠王传李安龙高芳徐翠玲何雨旸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太平洋铁锰结核与富Co结壳的矿物地球化学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对采自东太平洋CC区的2块不同类型的铁锰结核及中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的1块富Co结壳,采用XRD和IcP—MS(AES)等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了矿物地球化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铁锰结核主要由水羟锰矿及钡镁锰矿组成,富Co结壳主要以水羟锰矿为主。与2块铁锰结核相比,富Co结壳总体上Cu、Al、Na含量较低而Co含量较高;两块不同类型的结核相比较,水成型铁锰结核的P、Ti含量较高,而成岩型铁锰结核的Cu、Ni含量较高。3块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均较高,为(521.8~1424.15)×10^-6。REE分布型式总体呈平缓型,(La/Yb)20为0.72~1.01,并具程度不同的Ce、Eu正异常。经估算,富Co结壳的生长速率为1.92~4.24mm/Ma,水成型铁锰结核的生长速率为1.31~14.29mm/Ma,成岩型铁锰结核的生长速率为¨.24~76.32mm/Ma。并根据铁锰结核的化学成分变化推测了其生长环境的变化。
赵广涛何雨旸陈淳李德平徐翠玲陆建国吴晓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矿物学
青岛仰口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青岛仰口地区保存了完整的从变辉长岩到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榴辉岩、变辉长岩和片麻岩属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属拉斑系列;CIPW标准矿物计算显示榴辉岩和变辉长岩中长石以钠长石为主,超基性岩主要标准矿物为橄榄石、紫苏辉石和锥辉石,片麻岩中出现标准矿物刚玉;榴辉岩、变辉长岩和片麻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超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相对于N-MORB亏损;榴辉岩和变辉长岩轻稀土明显富集,配分型式与岛弧玄武岩相似,片麻岩具明显的Eu的负异常,配分型式与后造山A型花岗岩相似,超基性岩稀土总量较球粒陨石偏高,具强烈的Ce的负异常。微量元素比值及地球化学图解表明榴辉岩与变辉长岩的原岩为辉长岩,片麻岩的原岩为造山后A型花岗岩,原岩的岩浆源区位于下地壳,超基性岩的岩浆源区位于上地幔,原岩均形成于岛弧环境。
李敏韩宗珠许红张贺赵广涛林学辉何雨旸
关键词:榴辉岩高压变质带地球化学
南黄海北部B03孔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对取自南黄海北部的B03孔岩芯(330cm)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分析了其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研究表明,B03孔柱状样为均一连续的粉砂质沉积,重矿物含量较低(平均仅0.65%),主要为云母类和闪石类矿物,岩芯以85cm处为界分为上、下2个沉积层,其重矿物组合分别为普通角闪石-云母类矿物-绿帘石和云母类矿物-普通角闪石-绿帘石。角闪石的EPMA分析显示其种属主要为镁角闪石,其次为镁钙闪石、铁镁钙闪石及阳起石,成因以中酸性侵入岩与中高级变质岩为主,上下沉积层角闪石特征元素Mg/Fe2+比值分别为2.03、1.90。综合分析认为,岩芯的主要物源为黄河源物质及山东半岛陆架基岩剥蚀产物的混源,上下沉积层的矿物特征差异暗示了沉积物源发生了变化,其分界线可能代表了黄河1855年改道事件在山东半岛东部陆架的区域响应。
赵利赵广涛何雨旸徐翠玲祁奇龙晓军
关键词:泥质沉积重矿物角闪石矿物化学
滇西腾冲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腾冲新生代火山岩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附近,但是喷发时大洋已经闭合,属于大陆板内火山岩。对其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可以用来划分构造属性和推测岩浆来源。采用XRF和ICP-MS对典型岩石样品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有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化学显示高K2O、CaO和低TiO2,Mg#较高,平均约为46;稀土元素分布呈右倾,显示明显的Eu负异常;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并具有明显的Th正异常;地球化学组成总体上与岛弧岩浆岩相似,推测其成因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发的岩浆活动有关。特征元素比值显示岩浆可能来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EMⅠ型地幔。
徐翠玲赵广涛何雨旸李德平
关键词:地球化学岛弧火山岩新生代
海底沉积物-水界面溶解甲烷渗漏通量原位观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海底沉积物-水界面溶解甲烷渗漏不仅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标志和分解释放途径,也是冷泉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因其对海洋环境乃至全球变化的可能重要影响而日益引起人们关注,而海底原位观测及渗漏甲烷通量估算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海底甲烷通量观测方法:1流体渗漏速率原位测量配以室内甲烷浓度分析;2底栖室流体连续取样配以室内甲烷浓度分析,前者能灵敏反应冷泉渗漏速率的时序变化,而后者具有较高的甲烷通量测量准确度。随着甲烷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原位测量方法将大大提高甲烷通量测量精度、时间和分辨率。在可移动式观测平台上搭载甲烷传感器,同时进行近海底界面微尺度甲烷浓度梯度测量和湍流观测,不仅能够精细刻画近海底甲烷浓度变化、渗漏通量变化,并且非封闭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沉积物-水界面遭受扰动,使观测数据更接近海底真实环境,这成为未来海底原位观测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除此之外,特征冷泉生物群落的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将个别测量站位的观测结果扩展到整个区域的甲烷渗漏流量估算。目前,国外学者已经对部分典型海底冷泉区进行了渗漏甲烷通量估算,发现每个渗漏系统每年通过溶解形式向海水释放甲烷量约为6×103~1.35×107 mol,并且甲烷渗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多变的,但还没能将单个冷泉系统的通量估算延伸到更大的时空尺度,这成为深入研究海底甲烷储库及其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瓶颈之一。
赵广涛徐翠玲张晓东何雨旸冷传旭
关键词:冷泉甲烷渗漏通量
巢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本文系统研究了巢北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推断了栖霞组形成的古环境特征。结果表明,栖霞组主要形成于正常外台地海的浅水环境,沉积期间陆源物质供应较少;期间气候波动较小,海平面相对较高,主要处于贫氧环境中,海侵范围较大,总体上来说经历了一个大的波动式海侵-海退旋回,可分为4个沉积阶段。
何雨旸赵广涛赵利龙晓军祁奇徐翠玲
关键词:栖霞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古环境
白云凹陷东南部近海底溶解甲烷浓度变化及其对冷泉活动的指示意义
海底冷泉活动及其伴生的甲烷渗漏,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标志及其分解释放甲烷的重要途径,冷泉活动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引发了极为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南海...
何雨旸
关键词:深海海底白云凹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