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晶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地理
  • 5篇教学
  • 2篇课程
  • 2篇教学设计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理教师
  • 1篇滇越铁路
  • 1篇点评
  • 1篇新课标教材
  • 1篇新课程实施
  • 1篇学法
  • 1篇遗产
  • 1篇日常教学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活力
  • 1篇实践力
  • 1篇实践性作业
  • 1篇实践性作业设...
  • 1篇特色课堂
  • 1篇特征辨析

作者

  • 5篇余晶
  • 2篇施平
  • 1篇孙青
  • 1篇徐东梅

传媒

  • 4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地理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实践性作业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笔者所在课题组近年来在日常教学中一直试行并推进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实践性作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基于地理实践力针对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内涵、特点与设计原则谈几点看法。
余晶施平
关键词:实践力地理实践性作业日常教学教学实践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点评
2012年
【课标解读】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区位因素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和区位选择两个方面。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是指某种工业生产的地域已确定,要求学生分析出该地适合这一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或主导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则是指根据几个可供选择区域自身所具备的生产条件,分析并选择适宜的生产地域。
余晶施平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地理环境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区位因素分析
“抢救文化遗产——滇越铁路”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被引量:1
2017年
一、课标解读 2016年9月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选修Ⅱ-4旅游地理”的“内容标准”中要求“了解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结合实例说明保护世界遗产的方式”;建议“在学生发展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提出“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
余晶
关键词:文化遗产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滇越铁路抢救旅游地理
彰显生命活力的地理特色课堂——“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的思考
2014年
炎热暑期送清凉,盛夏时节研学忙。2014年8月14日,我们“孙青名师工作室”一行10人来到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和全国各地的地理同行一起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8月15日,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在六盘水市第三中学隆重开幕,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莫景祺介绍了课改进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情况,勉励大家深入研究课堂,积极改进课堂,用实际行动勇担基础教育改革使命;六盘水市教育局局长王时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高经纬表达了基层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望。简短的开幕式之后,齐鲁师范学院齐健教授作了《寻找有意义的课堂教学——“课堂改革热”中的迷失与回归》的大会报告,从“人文向度、思维广度、价值尺度、个性张度”4个维度层层递进,提出了一种有生命、有意义、有价值、有学科特色和高贵气质的课堂教学观。随后,特色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在9个学科分会场同时进行,共有18位优秀教师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课程。
孙青徐东梅余晶
关键词:生命活力进课堂地理基础教育改革课堂教学观
案例和范例的特征辨析及范例的运用
2013年
新课程实施以来,案例或范例成为不少地理教师课前说课、课堂教学、课后交流常用的词汇,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它们的认识存在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以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三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为课例,剖析案例教学法与范例教学法的不同特征和应用。
余晶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地理教师新课程实施范例教学法南水北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