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T”管间断引流115例体会
- 2001年
- 常城余浩
- 关键词:胆管疾病外科手术胆囊切除
- 肝硬变、肝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肝硬变、肝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5例肝硬变和25例肝癌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检测。结果:各研究组血清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变失代偿期低于代偿期(P<0.01),肝癌Ⅲ期低于肝癌Ⅰ、Ⅱ期(P<0.01);肝硬变失代偿期和肝癌Ⅲ期患者血清T4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肝硬变、肝癌患者呈低T3血症,并且血清T3水平与肝脏的损害程度有一定关系。
- 李成余浩宫振
- 关键词:肝肿瘤放射免疫分析甲状腺激素
- 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术中处理
- 1998年
- 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的治疗,根据病理解剖的特点,采用胆囊穿刺减压胆囊切除术;保留胆囊颈胆囊部分切除术;胆总管修补术;胆肠Roux-Y吻合术。
- 余浩马强沈绍阳常成
- 关键词:结石嵌顿胆结石胆囊颈管结石外科手术
-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防治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4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有术者因素、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术中麻醉效果等。术中发现损伤及时进行吻合或修补,术后胆漏患者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最理想。14例随访1~16年,效果理想。结论预防是关键,要重视胆囊切除的方法及规范手术操作,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发现时间、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方法。
- 余浩姜胜马强
- 关键词:胆管损伤胆囊切除术胆管空肠吻合术
- 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 1991年
- 自1984年迄今,对173例肝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论述:①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作用;②手术切除肝癌的方法、方式、切除量与治疗上的关系;③预防复发的措施;④对切除不了肝癌患者的治疗;⑤影响肝癌治疗的一些因素;⑥小结和体会。
- 黄述达余浩唐先淮姜胜马强
-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手术方式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结扎
- 小儿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 1998年
- 黄述达张晓华余浩祝敏马强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临床处理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对27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过推挤法清除胆囊管内结石,全组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12月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重视发现和处理胆囊管结石,避免遗漏,如疑有结石,胆囊管游离要充分,操作切忌粗暴,避免胆管损伤。
- 王磊牛峻坚马强余浩
- 关键词:胆囊管胆结石
- 11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及手术指征。方法:对B超和(或)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腺瘤平均直径分别为(4±1)mm,(6±1)mm,90%的胆固醇性息肉直径<10 mm;肿瘤性息肉倾向于单发,耐超过60%的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多发;4例腺瘤伴癌变。结论:B超是诊断PLG的最有效的方法,单发、年龄>50岁,直径>10 mm或合并胆石的PLG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有明显临床症状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可手术,病变有增大趋势者可采取外科治疗。
- 余浩
- 关键词:胆囊息肉胆囊癌手术
- 8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8
- 1998年
-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病变的总称。临床上自从广泛采用“B”超检查后,本病较为常见。尽管其中多数为良性病变,预后较好,但部分病变存在恶变可能,需引起重视。兹将我院自1984年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4例资料,整理、报告如下:1临...
- 余浩黄述达马强
- 关键词:胆囊息肉病理外科手术
- 肝胆管大口径成形肝肠内引流术《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
- 1990年
- 正确处理1~3级肝管狭窄,建立通畅的胆道通道,是影响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治疗效果的极重要因素,为此,我科以显露1~3级肝管,肝胆管大口径成形肝肠内引流术《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对五例患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施行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黄述达余浩唐先淮马强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狭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