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庆双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性命双修
  • 1篇张伯端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人生境界
  • 1篇人生境界说
  • 1篇入道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价...
  • 1篇内丹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初探
  • 1篇界说
  • 1篇境界
  • 1篇境界说
  • 1篇雷锋

机构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信息工程职业...

作者

  • 4篇侯庆双

传媒

  • 2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成才之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试谈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形成
2007年
通过对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学说的寻波探源,渊源有自,佛教思想"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以其丰厚的精神养料和深邃的逻辑因子启发、濡染、浸润着他,从而使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学说成其新理学中的一束多姿的奇葩。
侯庆双商春丽
关键词:冯友兰境界说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视域下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2014年
"雷锋精神"历经五十载风云变幻、薪火相传、活力依旧,已成为超越时空、贯串多元文化的精神象征和价值符号。原因在于"雷锋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价值论存在相契合的一致性,具有弥足珍贵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与德育价值。"雷锋精神"所彰显的"价值",正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对接的动力机制之所在。
侯庆双
关键词:雷锋精神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
共生:“为我而存在”的当代阐释被引量:1
2008年
可以说,旧哲学的出发点是实体或本体,行两极性、中心论之思维;新哲学的立足点是关系或价值,讲相关性、共生论之思维。为此,2l世纪面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之离合与抑扬,作整体的、历史的与理性的反思,尤其对马克思的"为我而存在"的主体性原则再阐释更具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而看出:人与世界关系是对象性和"为我性"的统一;实践是历史哲学的"普照之光",是编织人与世界关系之网的纲目;马克思的实践现同时贯注着共生的思想。本文拟以人与世界关系之维为视角,阐述人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出路:人与世界的共生。
侯庆双
张伯端内丹思想研究
性命问题及生命的终极关切可以说贯穿于一切哲学和宗教。中国的儒道释各唱各的调,但归旨趋一。比较而言,寓“道”于术是道教对生命终极关切的显著特点。道教内丹道别具特色,兴盛于唐末至宋元。北宋内丹家张伯端正是丹道发展史上里程碑式...
侯庆双
关键词:张伯端内丹性命双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