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庆声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细胞
  • 5篇骨头
  • 5篇股骨
  • 5篇股骨头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激素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内皮
  • 3篇微血管内皮细...
  • 3篇坏死
  • 3篇关节
  • 3篇表达谱
  • 2篇蛋白
  • 2篇淫羊藿
  • 2篇淫羊藿苷
  • 2篇诱导分化

机构

  • 14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中日友好...

作者

  • 16篇俞庆声
  • 11篇程立明
  • 9篇郭万首
  • 5篇路玉峰
  • 4篇蔡哲
  • 3篇刘朝晖
  • 3篇舒峻
  • 3篇张启栋
  • 3篇李平
  • 3篇张可华
  • 2篇张洪春
  • 2篇郭丽丽
  • 2篇裴国献
  • 2篇来薛
  • 2篇吕玉明
  • 2篇赵丹
  • 1篇杨京平
  • 1篇韩志惠
  • 1篇孙伟
  • 1篇蒲小平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对呼吸道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作为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保护机体特别是呼吸道免受病原体侵犯的重要屏障。研究表明,COPD、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存在黏膜免疫功能异常。而通过“肺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和“培土生金”等理...
来薛赵丹俞庆声张洪春蔡哲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免疫功能
文献传递
甾体类激素影响骨内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谱与转录组的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对甾体类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人股骨头松质骨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等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抗体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用双标的lncRNAs+mRNAs表达谱芯片和单标microRNAs芯片进行差异性转录本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并参考数据库信息,分析出lncRNAs-microRNAs-mRNAs的空间位置和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体外培养的股骨头内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甾体类激素损伤情况下出现mRNAs、microRNAs(其中miR-339上调,miR-100、miR-222、miR-23、miR-933下调)和lncRNAs(其中73种表达上调,166种表达下调)等分子特异性的变化,利用靶基因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出了转录本模块间的共表达调控网络模型.结论 甾体类激素导致骨内微血管内皮细胞miR-100、miR-222、miR-933、miR-339和miR-23等转录本发生明显变化,它们直接攻击过氧化氢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关键酶和细胞因子,对松质骨内的骨组织和循环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俞庆声郭万首程立明路玉峰李平
关键词:骨坏死
糖皮质激素对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对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谱分析及荧光定量PCR验证,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发生的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进行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证明细胞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用0.1 mg/ml的含氢化可的松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建立糖皮质激素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用晶芯mRNA表达谱芯片对细胞损伤模型和对照组进行差异性转录本检测,对差异性表达基因行q PCR验证。[结果]mRNA芯片表达基因筛选结果发现ICAM-1、ET-1受体、PAI-1、血管紧张素II受体较对照组明显上调,e NOS、ET-1、PGI2合成酶、VEGF、PGE合成酶及PGE受体表达明显下调。q 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糖皮质激素促进了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缩血管因子、促凝血的因子及相关受体的表达,降低了舒张血管因子及相应受体的表达。
路玉峰俞庆声郭万首程立明李平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内皮细胞基因芯片荧光定量PCR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源性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及细胞特征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定向诱导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BM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潜能和内皮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采集犬髂骨骨髓15~20 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接种于含VEGF、bFGF的DMEM/F12培养液(细胞接种密度为1×106.mL-1)体外诱导培养。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行CD31、vWF、VEGFR-2荧光免疫蛋白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光镜下单层融合生长,呈铺路石样形态;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特征性的Weibel-Palade小体;经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7~14 d后,BMSCs诱导分化细胞CD31、vWF和VEGFR-2的表达呈阳性。结论犬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经VEGF、bFGF体外定向诱导后的细胞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且细胞纯度高、数量大。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俞庆声蔡哲郭丽丽舒峻张可华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培养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15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内部无病变的股骨头,男2例,女13例;年龄38~92岁,平均71.2岁.无菌条件下将股骨头内松质骨咬成碎骨粒,放入培养基.采用酶消化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差速贴壁法,选择性培养基法纯化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特点,并采用vWF、CD31免疫荧光进行细胞鉴定.结果:原代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数量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细胞越少.培养4~5 d细胞呈短梭形、多角形或“鹩卵石”状.培养7~10d细胞生长密集,细胞融合呈漩涡状,接触抑制明显.vWF、CD31免疫荧光检测阳性率100%,表明细胞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结论: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简单、稳定、有效、可重复性好,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路玉峰俞庆声郭万首程立明张韫
关键词: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分离
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观察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为了研究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改变与颈椎病的关系 ;方法 经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递质荧光研究了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表现 ;结果 总结了颈椎病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主要是头晕、四肢的感觉运动障碍以及交感和副交感等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颈椎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是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滑膜因为纤维增生和脂肪化而增厚 ,血管增生、血管炎和滑膜周围肌组织的变性。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递质荧光的方法我们发现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中存在神经肽 Y物质和对乙醛酸起反应的单胺类物质 ,推测为交感神经。还存在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标志的痛觉神经。同时也存在炎症因子 ,如 Ig G和 C3 ;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颈椎小关节滑膜中存在交感神经和少量痛觉神经 。
俞庆声钟延丰孙宇杨京平张燕王玉萍韩志惠
关键词:病理学颈椎病发病交感神经痛觉神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3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2代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行犬髂骨穿刺,采集骨髓15~20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mL)接种于含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的DMEM/FI2培养液的培养瓶(皿)中,体外扩增培养、传代。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化学检测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BMSCs成骨诱导增殖后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ALP染色阳性;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4d后,细胞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结论: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且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淫羊藿苷对激素诱导损伤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小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近年来研究证实微小RNA广泛参与调控人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血管生成、脂质代谢等生理过程,同样微小RNA在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作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证实淫羊藿苷具有抑制激素诱导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可以显著提高骨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血管生成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但目前关于淫羊藿苷对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小RNA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具体作用靶点、可能的调节机制及信号通路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淫羊藿苷对激素诱导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小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作者所在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3代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激素诱导损伤模型及淫羊藿苷预处理模型,采用微小RNA基因芯片对激素组和正常组进行差异性转录,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对明显表达差异mi R-339及mi R-23b进行验证,同时探讨淫羊藿苷对mi R-339及mi R-23b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对微小RNA基因芯片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与正常组相比较,激素组中差异倍数﹥2的微小RNA共有5个,其中1个表达上调,4个表达下调;(2)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激素组中mi R-339及mi R-23b出现明显变化,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与激素组相比,淫羊藿苷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mi R-23b的表达;(3)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可以有效预防激素诱导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mi R-23b表达失衡,推测淫羊藿苷可能通过介导骨微血管内皮细胞mi R-23b的表达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过程的调控。
赵丁岩郭万首俞庆声程立明王佰亮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芯片分析技术血管内皮细胞淫羊藿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微小RNA
生化因素在内翻膝骨关节炎患者外侧间室软骨磨损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生化因素在内翻膝性骨关节炎(OA)外侧间室软骨磨损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骨关节外科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内翻膝OA患者外侧间室软骨磨损的临床资料,术前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截骨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根据配对原则,选取相同数量外侧间室无磨损的病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关节液二型胶原羟基酸肽(CTX-Ⅱ)、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13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内翻膝OA,无论外侧间室软骨磨损与否,外侧间室软骨病理镜下均有退变,但是对照组外侧间室软骨全层存在.内翻膝OA患者外侧间室磨损组,关节液中CTX-Ⅱ、IL-6、MMP-13分别为(111.8±55.7)、(2.5±1.0) ng/L、(134.4±33.1)μg/L.对照组关节液中CTX-Ⅱ、IL-6、MMP-13分别为(91.7±57.1)、(2.1 +0.5)ng/L、(122.7±28.3) μg/L.外侧间室磨损组虽然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内翻膝OA无论外侧间室软骨磨损与否,病理学外侧间室软骨均有退变.在内翻膝OA,生化因素可能仅能使外侧间室软骨退变,而在软骨磨损中却不起主要作用.
张启栋俞庆声程立明刘朝晖孙士龙孙洪亮郭万首
关键词:软骨关节膝内翻
Secondary Structure and Neurotrophic Effect of a 33.1 kDa Specific Protein (SSP-33.1) in Spinal Sensory Ganglia
2003年
Aim To analyze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and neurotrophic effect of a specific protein in sensory neurons. Methods Comparison of the proteins expressed in the rat spinal sensory neurons and motor neurons was made by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One specific protein in sensory neurons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DEAE Sephacel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 primary analysis of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by circular dichroism, and its neurotrophic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model of dorsal root ganglia(DRG) cultured in vitro . Results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isoelectric point of the protein were 33 1 kDa and 5 52, respectively. Its circular dichroism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0 8% α helix, 54 8% β sheet, 7 3% turn, and 17 1% random coil in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Biologic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could promote the neurite outgrowth of DRG. Conclusion A specific protein in spinal sensory tissue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33 1 kDa has been purified. There is mainly β sheet i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 And the protein has neurotrophic effects in the model of DRG.
沈建英俞庆声王琪李泉蒲小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