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传刚

作品数:394 被引量:3,115H指数:2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99篇直肠
  • 177篇肠癌
  • 138篇直肠癌
  • 122篇手术
  • 87篇肿瘤
  • 72篇结直肠
  • 70篇肠肿瘤
  • 68篇切除
  • 63篇直肠肿瘤
  • 61篇结肠
  • 45篇切除术
  • 40篇术后
  • 40篇结直肠癌
  • 40篇大肠
  • 38篇低位直肠
  • 37篇吻合器
  • 35篇低位直肠癌
  • 34篇外科
  • 30篇大肠癌
  • 29篇结直肠肿瘤

机构

  • 35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0篇武警上海总队...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厦门大学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四川省肿瘤医...
  • 3篇湖北省肿瘤医...
  • 3篇南京市中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392篇傅传刚
  • 97篇孟荣贵
  • 80篇张卫
  • 77篇于恩达
  • 62篇王颢
  • 53篇王汉涛
  • 50篇刘连杰
  • 39篇高显华
  • 38篇喻德洪
  • 36篇郝立强
  • 31篇楼征
  • 22篇徐洪莲
  • 21篇金国祥
  • 19篇姚航
  • 16篇丁健华
  • 16篇金黑鹰
  • 15篇徐晓东
  • 14篇鲁兵
  • 13篇于志奇
  • 13篇曹广文

传媒

  • 65篇中华胃肠外科...
  • 40篇中国实用外科...
  • 20篇中华普通外科...
  • 1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结直肠肛门外...
  • 12篇中华结直肠疾...
  • 9篇临床外科杂志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2008中国...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中国肛肠病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首届华东六省...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大肠肛门病外...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3篇2014
  • 22篇2013
  • 25篇2012
  • 17篇2011
  • 23篇2010
  • 16篇2009
  • 33篇2008
  • 13篇2007
  • 42篇2006
  • 30篇2005
  • 15篇2004
3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痔的近年术式演变
本文从痔治疗方法的演变,主要谈论了对内痔的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外剥内扎术、痔环切术、吻合器痔切除术,并对这些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加以阐述.
傅传刚
关键词: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大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大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至2005年手术治疗6例,其中全大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4例,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术后随访6月至10年,4例...
王汉涛屠岳孟荣贵傅传刚徐洪莲于恩达
关键词: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文献传递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至2004年6月间收治的15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年龄17~54岁。入院前有9.5个月至50.0年(平均21.4年)的长期便秘、腹胀史;6例患者有急性腹痛史;均无脱水或营养不良表现。钡剂灌肠可见肠管狭窄段和扩张段。予以Soave手术2例,次全结肠切除加结肛吻合术13例;术后所有患者排便功能优良。结论自幼长期慢性便秘史和钡灌肠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结肠次全切除加结肛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楼征孟荣贵于恩达刘连杰郝立强王汉涛傅传刚
关键词:成人先天性巨结肠SOAVE手术结肛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钡灌肠检查肠管狭窄
脱垂性内痔吻合器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脱垂性内痔吻合器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2 2例 ~ 期脱垂性内痔患者用吻合器 (美国强生公司 )切除内痔围手术期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例患者手术后除 1例患者合并有外痔伴腹内压增高 ,手术后肛门部脱出物没有完全消失外 ,其余患者肛门外脱垂症状消失 ,肛门部坠胀感均消失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脱垂性内痔吻合器切除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 ,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出血观察、尿潴留及腹痛的处理 ,可以使手术引起的痛苦更为减少。
徐洪莲陆一玲沈玉峰卢梅芳喻德洪傅传刚
关键词:脱垂性内痔吻合器围手术期护理内痔
41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结肠镜下特征被引量:7
2003年
冯跃于恩达孟荣贵金国祥傅传刚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血供障碍溃疡型结肠炎克隆病
结肠镜复位急诊处理高龄患者乙状结肠扭转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急诊收治的14例高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年龄70~93(79.1±7.2)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所有患者均急诊行肠镜下减压复位术,均成功复位,无一例急诊行手术治疗,首次急诊复位后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再次接受肠镜下减压复位均获成功。结论肠镜下减压复位是无明显腹膜炎体征高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急诊首选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并可多次进行.
楼征于恩达孟荣贵张卫刘连杰王汉涛傅传刚
关键词:乙状结肠扭转结肠镜高龄急诊
肿瘤芽孢与T2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芽孢与T2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2005年间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23例B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直肠癌标本进行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通过镜下肿瘤芽孢计数获得芽孢最大值及其平均值。将芽孢最大值及其平均值均分为l级(芽孢数小于或等于5)、2级(芽孢数介于5和10之间)和3级(芽孢数大于或等于10)。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芽孢最大值和平均值及淋巴管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芽孢最大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神经浸润有关(P〈0.05和P〈0.01):芽孢平均值与肿瘤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及神经浸润有关(均P〈0.01)。芽孢平均值1级、2级和3级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10.5、95.8和60.0个月,1级与2、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3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芽孢最大值1级、2级和3级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15.1、98.5和86.0个月,1级与3级和2级与3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火0.01和P〈0.05);而1级与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肿瘤芽孢是评估直肠癌侵袭力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对评估预后也有较高的价值。
贺健祥王颢傅传刚孟荣贵刘连杰张卫于恩达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无瘤生存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2013修订版》要点介绍及解读被引量:24
2013年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标准应用专责小组是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下设的一个专门制定有关结直肠疾病诊治标准的组织,其致力于通过提高科研、预防和诊治水平,保证结直肠肛门疾病治疗质量的高水准。该组织由精通结直肠外科的学会成员组成,制定高质量的结直肠肛门疾病诊疗规范,并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完善临床实践指南。这些指南为非指令性,目的是为所有希望解决指南中所涉及问题的从业者,包括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相关规范诊治的信息,为临床医师做治疗决策提供帮助,不是单纯的提供一种具体治疗形式。指南不排除能获得相同诊疗结果的其他方案,最终治疗决策仍由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该小组于2005年制定《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发表于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官方杂志"Disease of Colon&Rectum"杂志。在过去的8年里,由于直肠癌诊疗策略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为改善病人预后,更深入的理解疾病的进展,更精确的影像学分期,多学科综合治疗干预,更精细的手术操作技巧,更详细的病理报告等都变得非常重要。为此,该小组于今年对原指南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修订,针对以上直肠癌诊治的热点问题和进展,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并且给出推荐的等级和依据。新的指南对解答我们目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许多困惑和疑问具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特别邀请我国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傅传刚教授对新版《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的要点进行介绍,并对新版与原有版本中的一些差异结合作者的认识和临床实践进行解读,希望能对广大临床外科医生有所帮助。
傅传刚于志奇
关键词:直肠癌
横结肠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被引量:1
2001年
何天霖傅传刚马大烈林万和余永伟
中低位直肠癌个体化新辅助放、化疗被引量:1
2016年
结肠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肿瘤,近1/3是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策略与结肠癌,甚至高位直肠癌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规范其临床治疗,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局部复发风险。目前,各指南共识是T1-2N0期中低位直肠癌不需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eo-RCT),
韩俊毅傅传刚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个体化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