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利利

作品数:63 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理学
  • 12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分子
  • 11篇分子筛
  • 8篇催化
  • 5篇原子
  • 5篇杂原子
  • 5篇裂解
  • 5篇催化裂解
  • 4篇正己烷
  • 4篇相变材料
  • 4篇纳米
  • 4篇孔材料
  • 4篇己烷
  • 4篇过氧化氢
  • 3篇电池
  • 3篇丁醇
  • 3篇丁基
  • 3篇动力学
  • 3篇多孔
  • 3篇性能研究
  • 3篇液体燃料

机构

  • 3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北京建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北京华胜信安...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济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0篇冯利利
  • 27篇朱岳麟
  • 17篇齐兴义
  • 8篇李星国
  • 7篇朱立群
  • 7篇焦燕
  • 6篇李征
  • 5篇陈贻炽
  • 5篇冯亚全
  • 5篇郭红
  • 4篇贺军辉
  • 4篇熊常健
  • 3篇王启宝
  • 3篇唐林
  • 3篇田华
  • 3篇袁宁
  • 2篇陈慧英
  • 2篇李国玲
  • 2篇王立艳
  • 2篇王崇云

传媒

  • 3篇山东化工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环境管理
  • 2篇中国科学:化...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宇航计测技术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分子催化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CVD法原位渗氮表面改性钛双极板的性能
2023年
为了提升钛双极板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利用氮气等离子体原位渗氮法对钛片(TA2)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系列氮化钛涂层,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渗氮时间对涂层表面形貌、疏水性、界面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过高会导致氮化钛生长过快,颗粒尺寸较大;温度较低不利于表面反应,涂层不能完全覆盖钛基底;渗氮时间较短,表面生成不规则的纳米生长核,致使涂层不平整、钛基底裸露;渗氮时间过长,涂层呈阶梯堆垛状,平整度降低.650℃下渗氮90 min制备的氮化钛涂层(TiN-650-90)均匀平整,组成为TiN0.26;TiN-650-90的水接触角提升至105.4°,表面疏水性有利于改善燃料电池的水管理性能;界面接触电阻(ICR)随加载压力增大而降低,2.75 MPa时TiN-650-90的ICR稳定至6.5 mΩ·cm^(2),满足美国能源部(DOE)要求(≤10 mΩ·cm^(2));TiN-650-90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56μA·cm^(–2),–0.1 V恒电位下的电流密度为0.67μA·cm^(–2),耐腐性和稳定性较钛的明显提升.该方法制备氮化钛涂层表面改性钛双极板,具有沉积温度低、速度快,疏水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优良等优点,可为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提供方法借鉴和工艺参考.
冯利利侯玉星汤思遥李栓郑捷李星国
关键词:表面改性
介孔材料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介孔材料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介孔材料为载体基质,以有机物为相变物质,采用物理共混和浸渍的方法制备出在相变物质熔点之上30℃仍能保持定形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该制备工艺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制备定形复合相...
冯利利李星国郑捷赵威杨容李伟
文献传递
基于红外隐身及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被引量:14
2021年
随着探测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探测精度的提高,隐身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传统的红外隐身材料面临着多途径目标探测的严峻挑战,因此开发既能满足红外隐身要求又能满足雷达隐身、可见光隐身、激光隐身要求的新型兼容隐身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红外隐身材料主要针对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材料、结构设计,降低目标在背景中热红外辐射信号的突出性以及被热红外制导武器命中的概率。本综述概述了红外隐身及兼容材料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红外隐身材料包括光子晶体、掺杂半导体、相变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隐身机理和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实现红外隐身的材料以及具体的隐身特性,讨论了红外兼容雷达、红外兼容可见光、红外兼容激光以及多波段兼容等材料的兼容隐身条件,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梳理了目前红外隐身材料以及各兼容材料所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冯利利刘一曼姚琳孙蕊贺军辉
关键词:红外隐身涂层热辐射
镁铝磷酸盐分子筛(MgAPO-11)的合成与表征
<正>铝磷酸盐分子筛(AlPO4-n)的骨架阳离子为铝(AlO4+)和磷(PO4-),是一类非硅微孔固体材料。依据晶体学的Pauling规则,AlO4+和PO4-通过共用四面体的顶角氧原子连接成具有不同环径尺寸的二级结构...
李征朱岳麟齐兴义冯利利冯志华
文献传递
商品甲醛去除剂除醛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房屋装修后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市售甲醛去除剂的效果,选择光触媒和生物酶2类4种室内甲醛去除剂研究商品甲醛去除剂的除醛性能.在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上测试对比了喷在泡沫棉载体上的去除剂液体以及干燥后的样品的除醛效果,测试了甲醛去除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初步探讨了甲醛去除剂的除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喷在泡沫棉上的喷剂显示出良好的甲醛去除效果(83%~92%),而干燥后的样品对甲醛的去除性能大幅下降,喷剂未能有效地将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去除剂对甲醛的去除以组分水对甲醛的物理吸收为主.
孙一僮张言冯利利
关键词:甲醛光触媒生物酶二氧化碳
MgAPO-11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正己烷裂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二异丙基胺为有机模板剂,采用静态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镁含量的镁铝磷酸盐分子筛MgAPO-11,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当0
冯利利齐兴义李征朱岳麟李星国
关键词:正己烷催化裂解动力学
“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硅及其应用”综合性专业实验的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应用化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与学校的矿业能源办学特色,设计综合性的"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硅及其应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包括粉煤灰的预处理、有序介孔硅的合成、样品的表征分析及应用探索。通过该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的开设,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学校特色和专业方向的认知,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续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冯利利李杨袁宁王启宝赵然王彩红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粉煤灰
环境工程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2017年
无机化学是理工科类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本文介绍了在环境工程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根据课程所具有的衔接性突出、内容繁多和理论性强的特点,以面向专业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对无机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教学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从而达到使无机化学成为专业课程和专业应用纽带的教学效果。
王立艳冯利利刘骞
关键词:无机化学环境工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自愿协议式方法的国际发展及启示
2013年
本文介绍了自愿协议式方法在日本、荷兰、美国及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日本地方级协议、荷兰协商协议和美国公共自愿协议及各自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比较。自愿协议式方法取得的成效为我国进一步应用自愿协议方法提供了启示,即成立第三方组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体制、与其他手段组合应用等。
童晶晶冯利利张明顺
关键词:协商协议
Buserite型氧化锰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歧化分解反应动力学
2016年
以MnSO_4·H_2O为锰源,K_2S_2O_8为氧化剂,制备了4种含有不同层间阳离子(Me,Me=Mg^(2+)、Co^(2+)、Ni^(2+)、Cu^(2+))的buserite型氧化锰(Me-buserites)。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ICP-AES)和N2吸附–脱附(BET)对制成Me-buserites的晶相结构、元素组成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采用25 m L间歇式玻璃反应器,考察了Me-buserites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歧化分解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反应底物叔丁基过氧化氢浓度项反应级数为2,Me-buserites形式浓度项反应级数为1,总反应级数为3;表观活化能为56~125 k J/mol。与动力学拟合结果相一致的反应机理是由前置平衡和速控两个反应步骤组成。基于338 K反应温度准二级速率常数和0.5 h反应时间累积O_2体积决定的活性顺序为Cu-buserite>Mg-buserite>Ni-buserite>Co-buserite;在选定反应条件下,所有Mebuserites的叔丁醇选择性均为100%。
卢书培冯利利齐麟王丽丽齐兴义
关键词: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醇反应动力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