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悦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载脂蛋白
  • 6篇载脂蛋白M
  • 6篇脂蛋白
  • 5篇基因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荧光
  • 3篇细胞
  • 2篇单核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脂肪
  • 2篇脂肪酸
  • 2篇受体
  • 2篇双重荧光
  • 2篇清道夫
  • 2篇清道夫受体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瑞典隆德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冯悦华
  • 13篇罗光华
  • 11篇张俊
  • 6篇张晓膺
  • 5篇于洋
  • 5篇施媛萍
  • 5篇牟琴峰
  • 4篇潘丽莉
  • 4篇徐宁
  • 3篇魏江
  • 2篇秦莉
  • 2篇郑璐
  • 2篇姚霜
  • 1篇俞鹏翼
  • 1篇翟占强
  • 1篇汤艳红
  • 1篇朱一蓓
  • 1篇王志刚
  • 1篇陈立新
  • 1篇徐之静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天津医药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棕榈酸下调载脂蛋白M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2014年
目的明确棕榈酸对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M,ApoM)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棕榈酸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及PCR芯片分析棕榈酸对ApoM表达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分别用棕榈酸(1mmol/L)和(或)PI-3K抑制剂LY294002(LY,10μ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GFl09203X(GFX,2μmol/L)以及PPARβ/δ的拮抗剂GSK3787(10μmoL/L)处理HepG2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ApoM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0、0.25、0.5及1mmol/L棕榈酸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后,ApoM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人胰岛素信号通路PCR芯片检测结果显示,棕榈酸通过其中的6条信号途径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LY对HepG2细胞ApoMmRNA表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LY不能逆转棕榈酸下调HepG2细胞ApoMmRNA的表达。GFX明显降低ApoMmRNA的表达水平(P〈0.05),但GFX不影响棕榈酸降低ApoMmRNA的效应。1mmol/L棕榈酸显著升高HepG2细胞PPARp/8mRNA水平(P〈O.001);PPARB/8拮抗剂GSK3787对ApoMmRNA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能够显著抑制棕榈酸降低HepG2细胞ApoM mRNA的效应(P〈0.05)。结论棕榈酸通过PPARβ/δ途径下调HepG2细胞ApoM基因表达,详细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施媛萍冯悦华牟琴峰于洋张俊张晓膺徐宁罗光华
关键词:载脂蛋白M棕榈酸实时定量PCR
高糖输注及罗格列酮干预对大鼠载脂蛋白M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输注对大鼠载脂蛋白M(apoM)mRNA的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干预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葡萄糖组(对照组)、25%葡萄糖组(H组)、罗格列酮+5%葡萄糖组(RN组)、罗格列酮+25%葡萄糖组(RH组)4组。分两批独立的实验完成,一批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HEC)实验评价葡萄糖输注率(GIR),一批直接取肝脏提取总RNA,检测apoMmRNA表达水平及肝X受体途径(LXR)基因和PPAR-β/δ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葡萄糖和罗格列酮对GIR均有影响(均为P〈0.01),并且两者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葡萄糖下调大鼠肝脏apoMmRNA表达(P〈0.05),而罗格列酮明显增高大鼠肝脏apoMmRNA的表达(P〈0.0001),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葡萄糖显著抑制大鼠肝脏LXR-β(P〈0.01)、SHP1(P〈0.01)、LRH1(P〈0.01)、ABCA1(P〈0.01)、PPAR.13/8(P〈0.01)基因的表达;而罗格列酮仅降低SHP1(P〈0.01)及ABCA1(P〈O.05)基因的表达。罗格列酮显著抑制正常大鼠肝脏ABCA1mRNA的表达(P〈0.05),但在高血糖状态下,罗格列酮则明显升高大鼠肝脏ABCA1mRNA水平(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罗格列酮和25%葡萄糖对大鼠肝脏ABCA1mRNA影响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和罗格列酮对apoM的调节作用是相对独立的,高浓度葡萄糖有可能主要通过LRH1和(或)ABCA1途径下调apoM基因的表达。
张俊施媛萍冯悦华潘丽莉牟琴峰张晓膺罗光华
关键词:罗格列酮载脂蛋白M
游离脂肪酸下调载脂蛋白M的表达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游离脂肪酸(FFA)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血脂代谢.研究表明,FFA水平升高可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载脂蛋白M(ApoM)水平下降[1].本研究旨在观察FFA水平升高是否会直接下调ApoM并探讨其机制.一、材料和方法大鼠血浆FFA浓度检测、肝脏组织中mRNA的提取、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PCR芯片(Qiagen公司)反应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大鼠ApoM和内参照基因β-肌动蛋白的引物和探针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统计学分析参照文献[2].
施媛萍冯悦华牟琴峰张俊于洋张晓膺徐宁罗光华
关键词:载脂蛋白M游离脂肪酸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Β-肌动蛋白APOM大鼠血浆
载脂蛋白M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人载脂蛋白M(ApoM)由Xu等[1]于1999年发现,主要存在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中[2].研究显示,瘦素、胰岛素、高血糖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可调节ApoM的表达[3-4],也可能与肥胖、糖尿病、肝癌、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5-6],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构建ApoM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建立分型ApoM基因敲除小鼠的方法.
翟占强罗光华张俊冯悦华徐之静徐宁张晓膺
关键词:载脂蛋白M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APOM细胞因子胰岛素
过表达人载脂蛋白M基因对GK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过表达人载脂蛋白M(ApoM)基因是否改善Goto-Kakizaki (GK)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方法 以慢病毒(LV)为载体,构建含人ApoM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V4 (GFP)-ApoM].转染293T细胞24 h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芯片分析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将10只GK大鼠随机分为ApoM阴性慢病毒组和ApoM阳性慢病毒组,每组5只.尾静脉注射5×108 TU慢病毒,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ApoM mRNA水平,胰岛素耐量实验评价GK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1)相较于ApoM阴性慢病毒组,293T细胞ApoM阳性慢病毒组ApoM mRNA水平增加79.43倍(P<0.01);同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下调了2.11倍(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下调1.23倍(P<0.05).(2)ApoM阳性慢病毒组GK大鼠肺组织中人ApoM mRNA表达较为明显;第14天GK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显示ApoM阳性慢病毒组GK大鼠血糖浓度下降50%的时间(60 min)明显早于ApoM阴性对照组(90 min).结论 过表达ApoM基因有可能增强2型糖尿病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冯悦华牟琴峰施媛萍张俊秦莉张晓膺徐宁罗光华
关键词:载脂蛋白M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
清醒大鼠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大鼠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模型,并探讨短期输注脂肪乳对清醒状态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只。采用颈动、静脉插管技术,分别经颈静脉给予SD大鼠输注20%脂肪乳(脂肪乳组)和5%葡萄糖6 h(对照组),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实验测定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和GIR。结果与葡萄糖输注的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大鼠输注20%脂肪乳6 h后,血浆FFA水平升高到对照组的17.6倍(P<0.01),GIR下降了27%(P<0.001),胰岛素抵抗非常明显。结论成功建立大鼠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给大鼠输注脂肪乳可导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冯悦华罗光华陈立新
关键词:高胰岛素血症脂肪酸类非酯化胰岛素抗药性脂肪酸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T2A-838G/C和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汉族人群MT2A-838G/C和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碱基淬灭探针技术检测103例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的MT2A基因-838位点和MCP-1基因-2518位点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并评价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MT2A 3种基因型GG、GC、CC的频率分别为52.17%、36.96%、10.87%和50.49%、36.89%、12.62%(P>0.05),等位基因G、C的频率分别为70.65%、29.35%和68.93%、31.07%(P>0.05);MCP-1 3种基因型AA、AG、GC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15.22%、52.17%、32.61%和20.39%、44.66%、34.95%(P>0.05),等位基因A、G的频率分别为41.30%、58.70%和42.72%、57.28%(P>0.05)。结论:MT2A-838G/C及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苏南汉族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潘丽莉张俊魏江施媛萍冯悦华于洋罗光华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金属硫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IL-3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33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61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33 mRNA的表达水平,再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检测12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NSCLC石蜡标本中IL-33的蛋白定位与表达,分析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总生存(OS)之间的关系。结果 IL-3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IL-3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并在肺癌组织中低表达。此外,IL-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有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均无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IL-33 mRNA表达水平与术后生存时间显著正相关。结论 IL-33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冯悦华朱一蓓罗光华王志刚俞鹏翼郑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应用碱基猝灭探针法检测α-1抗胰蛋白酶基因342Glu→Lys突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碱基猝灭探针技术建立检测编码α-1抗胰蛋白酶基因342Glu→Lys突变位点的新型诊断方法。方法探针3'端标记6-羧基荧光素,同时构建2个载体作为阳性对照模板,分别代表两种可能的纯合子基因型,即野生型和PiZZ纯合突变型。用熔解曲线对两种不同基因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并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结果熔解曲线分析显示,338例患者标本均在50℃左右出现熔解谷,即所有标本均为野生型;Kappa检验结果显示,该法的检测结果与DNA测序法完全一致(k=1,P=0.000)。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模板DNA量在103拷贝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熔解谷。结论构建的方法准确、简单、经济,适合大规模对α-1抗胰蛋白酶基因342Glu→Lys突变位点的分型诊断。
秦莉张俊冯悦华罗光华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IL-33/ST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 IL-3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L-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
冯悦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