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弓形虫
  • 7篇虫病
  • 6篇蛋白
  • 6篇弓形虫病
  • 4篇蛋白质
  • 4篇蛋白质组
  • 4篇蛋白质组学
  • 4篇诊断抗原
  • 4篇白质
  • 3篇电泳
  • 3篇免疫
  • 3篇二维电泳
  • 2篇蛋白质组学技...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蛋白
  • 2篇血清蛋白质
  • 2篇血清蛋白质组
  • 2篇血清蛋白质组...
  • 2篇血吸虫
  • 2篇质谱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4篇刘丽丽
  • 7篇沈继龙
  • 3篇陈勇
  • 3篇孙新
  • 3篇陈兴智
  • 2篇杨雯
  • 2篇杨小迪
  • 2篇罗庆礼
  • 2篇汪学龙
  • 1篇焦玉萌
  • 1篇钟政荣
  • 1篇郑胜生
  • 1篇郭凯
  • 1篇张倩
  • 1篇徐修才
  • 1篇祁瑶
  • 1篇蔡亦红
  • 1篇方强
  • 1篇余莉
  • 1篇孔兰婷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筛选弓形虫病候选诊断抗原
目的 弓形虫病是世界范围的严重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全球人口大约有30%是携带者,在欧洲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于目前尚没有国产的批准上市弓形虫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查和处理尚未规范,常见假阳性反应...
刘丽丽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二维电泳ROP2弓形体病
文献传递
基于蛋白质组学筛选弓形虫病候选诊断抗原
目的:弓形虫病是世界范围的严重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全球人口大约有30%是携带者,在欧洲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于目前尚没有国产的批准上市弓形虫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查和处理尚未规范,常见假阳性反应...
刘丽丽
关键词:弓形虫病血清蛋白质组学病理机制
文献传递
三种免疫调节剂增强弓形虫重组ROP2疫苗保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弗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FA)、匹多莫德(Pidotimod,PT)和西咪替丁(Cimetidine,CIM)等3种免疫调节剂增强重组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ROP2)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重组rROP2疫苗组、FA-rROP2疫苗组、PT-rROP2疫苗组和CIM-rROP2疫苗组等5组;FA、PT和CIM分别与rROP2抗原混合皮下注射免疫,检测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并观察弓形虫RH株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FA-rROP2组、CIM-rROP2组小鼠血清IFN-γ、特异性IgG、脾细胞增殖活性及外周血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rROP2蛋白组(P<0.05);PT对外周血CD4+/CD8+比值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了IFN-γ的水平及脾细胞增殖活性。小鼠攻击试验表明,FA-rROP2组、PT-rROP2组以及CIM-rROP2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rROP2组和PBS对照组组;rROP2蛋白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PBS组(P<0.05)。结论 FA、PT和CIM可增强rROP2蛋白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都能延长攻击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具有增强rROP2蛋白疫苗保护效应的功能。其中CIM的佐剂样免疫促进作用接近于FA,但副作用显著低于后者,具有临床实用的潜在价值。
陈兴智杨小迪杨雯陈勇刘丽丽沈继龙孙新
关键词:弓形虫匹多莫德西咪替丁免疫佐剂
日本血吸虫感染鼠巨噬细胞IL-13Rα2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IL-13的诱骗受体IL-13Rα2在血吸虫病巨噬细胞的表达,为从细胞水平探讨Th2型免疫性疾病分子病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病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检测肝肉芽肿和原代巨噬细胞IL-13Rα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肉芽肿内可见似"咖啡豆样"散在分布的IL-13Rα2免疫阳性信号,巨噬细胞膜内缘呈异常增强的环状荧光。结论巨噬细胞是IL-13Rα2阳性表达细胞,IL-13Rα2是血吸虫病重要的免疫病理调节分子。
王维郑胜生祁瑶闻惠琴刘丽丽沈继龙
关键词:血吸虫病肉芽肿巨噬细胞IL-13RΑ2CD68
概述弓形虫病及其研究进展
刘丽丽
日本血吸虫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克隆、真核表达及鉴定
2010年
目的扩增日本血吸虫的酪氨酸羟化酶(Schistosoma japonicumTyrosine Hydroxylase,Sj TH)编码基因,构建pcDNA3.1(+)-SjTH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为模板,RACE PCR扩增Sj TH编码基因,并与pGEM-T连接进行亚克隆,双酶切后回收目的基因,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PCR和双酶切初步鉴定后测序,纯化无内毒素重组质粒pcDNA3.1(+)-Sj TH,转染入COS-7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Sj TH蛋白的表达。结果 RACE PCR扩增出SjTH编码基因,大小约1392bp,经双酶切鉴定、测序及Blast分析鉴定重组真核质粒构建成功。脂质体介导无内毒重组真核质粒pcDNA3.1(+)-SjTH转染入COS-7细胞,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RT-PCR证实阳性单克隆细胞带有SjTH编码基因,Western blot鉴定单克隆细胞表达重组SjTH蛋白,大小约54kD。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jTH构建成功,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真核表达重组SjTH蛋白,为后续研究SjTH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石杜娟徐元宏胡元生周银娣刘丽丽钟政荣罗庆礼沈继龙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酪氨酸羟化酶真核表达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弓形虫病诊断抗原的筛选
胡元生刘丽丽沈继龙温和刘婷婷石杜娟
关键词:弓形虫病蛋白质组学诊断抗原
刚地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的重组表达与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重组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rugniaud(PRU)株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基因,并检测其免疫特性。方法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SR4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分别以慢性感染PRU株刚地弓形虫小鼠血清和健康小鼠血清为一抗,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ting)鉴定BSR4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用3H-TdR掺入法检测慢性感染PRU株刚地弓形虫小鼠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浓度BSR4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增殖水平,计算刺激指数(SI)。以BSR4重组蛋白为抗原,用ELISA法检测急性(抗弓形虫IgG-IgM+)和慢性(抗弓形虫IgG+IgM-)弓形虫病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各20份,评判该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重组质粒pET28a(+)-BSR4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BSR4,经变性、复性和纯化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45 000的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能被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1、5和25μg/ml重组蛋白BSR4刺激感染弓形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SI分别为1.13、0.88和1.17,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0.46、0.24和0.49,均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BSR4抗原能被慢性弓形虫病患者血清(IgG+IgM-)特异性识别(20/20),而不能被急性弓形虫病患者血清(IgG-IgM+)识别(0/20)。结论重组BSR4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陈兴智郭凯陈勇刘丽丽沈继龙焦玉萌方强孙新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调查与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种类、药物敏感性等,为临床有效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4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PCR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结果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多重感染十分常见;在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8~14岁阶段检出率最高;明确了各种病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论明确了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陈光福胡元生沈继龙石杜鹃刘丽丽李若梅汪学龙温和
关键词:肺炎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胃癌生存预后相关基因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胃癌芯片数据集进行分析,获得与胃癌生存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从NCBI GEO数据库下载与胃癌相关的数据集GSE19826、GSE29998、GSE54129、GSE79973,利用R软件对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并整合,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String、KM-Plot等在线分析网站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以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利用Cytoscape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出候选关键基因13个:FNDC1、CTHRC、COL1A1、COL1A2、COL6A3、COL10A1、INHBA、SULF1、SFRP4、BGN、THBS2、THY1、TIMP1。结果:通过对四个芯片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及整合后获得上调基因21个,下调基因27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大多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内质网腔等,主要参与胶原蛋白分解、细胞黏附等生物学功能,涉及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通路、细胞外基质通路、局部黏附通路以及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并且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均与胃癌的预后有关。结论: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有效、大规模地分析并获得与胃癌生存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为癌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刘丽丽朱芳来
关键词:胃癌生物信息学预后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