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莉
-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田保肝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田保肝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 10∶1∶59),检测波长为286 nm,流速l mL·min-1.结果 丹酚酸B在21.3~...
- 刘佩莉毕业东李楠孔令钰王倩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丹酚酸B
- 冠脉丸的薄层色谱鉴别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冠脉丸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人参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制剂中人参和丹参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冠脉丸的定性质量控制。
- 孔令钰刘佩莉李小妮李先可王倩
- 关键词:人参丹参薄层色谱
- 复方枳椇子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复方枳椇子生粉及水提液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复方枳椇子高、中、低剂量生粉组、水提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受试组每日按体重ig给予受试样品20 mL·kg-1(水提液剂量560 mg·kg-1;高、中、低剂量生粉组分别为560,420,280 mg·kg-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按20 mL·kg-1体重给予蒸馏水。实验连续30 d,于最后1次ig后,模型组及各受试组按1 mL·kg-1一次皮下注射CCl4原液,观察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LT,AST及LDH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生粉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DH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生粉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LT,LDH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水提组与模型组比较,ALT及LDH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脏病理切片观察各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各实验组的肝损伤均有减轻的趋势,尤以水提组最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枳椇子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以复方枳椇子水提组最为明显。
- 刘佩莉李楠于云曲树明
- 关键词: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
- 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双黄连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测定生物样品中双黄连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ODSC_(18)柱(250mm×4.6mm,大连依立特公司);流动相:甲醇-水(55:45,v/v,pH3.0):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4nm.结果:黄芩苷在血浆和唾液中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0μg·mL^(-1)和0.15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2.3%~117.1%和101.3%~104.4%.结论:本方法同时适用于血液及唾液样品中双黄连有效成分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取样量小,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为双黄连的临床药动学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
- 王洪杰冯宇飞刘佩莉吴莹
- 关键词:HPLC黄芩苷双黄连生物样品
- 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是基于SER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免疫检测,首先在基底上固定抗体;然后加入抗原和偶联有抗体的拉曼探针,这样就在基底上形成了“固相抗体-待测抗原-标记抗体”三明治结构的免疫复合体;...
- 王倩鲍军波姚波刘佩莉
- 文献传递
- 正交试验优选羧甲基壳聚糖-醋甲唑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案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醋甲唑胺为模型药物,测量药物的包封率和纳米微球形态。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在微乳液的基础上制备载药纳米微球,对可能影响药物包封率的处方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筛选出最优配方。结果: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浓度对包封率有显著性影响,三聚磷酸钠溶液浓度和醋甲唑胺药量对包封率未见影响。优化方案的载药纳米微球包封率为49.36%,其电镜下为较规整的球型纳米微球,平均粒径386.0 nm。结论:采用乳化交联法,可形成较高包封率的羧甲基壳聚糖-醋甲唑胺纳米微球。
- 张桂贤陈斌王晓辉李楠刘佩莉李光远祝君梅
-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醋甲唑胺
-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被引量:9
- 2008年
- 论述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药学监护(Pharm aceutical Care,PC)以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等相关内容,认为借鉴西药的PC方法监督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新途径,从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等几方面总结了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结合点。
- 韩华张丹丹刘佩莉李秋红
- 关键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药学监护
- 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载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载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包裹醋甲唑胺得到载药纳米球,制备成滴眼剂。采用迟发超敏试验、细胞毒性试验(MTT法和LDH法),对该滴眼剂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对豚鼠皮肤未出现红斑水肿现象,无致敏性,细胞毒性反应为2级,LDH释放率为37.09%,MTT试验和LDH试验IC50结果为0.24 g/m L和0.54 g/m L。结论: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李光远娄建石陈斌李楠王晓辉刘佩莉祝君梅
- 关键词:纳米球醋甲唑胺生物相容性
- 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微乳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酮洛芬作为模型药物,考查其载药性能。方法:通过对空白微乳粒径和稳定性考查,确定优化处方,将其保温分散于冷水中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影响其质量的工艺因素和处方因素进行考查和优化设计,筛选最优处方。结果: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脂质用量、药物的用量、冷水相温度和微乳保温温度等,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143.9±1.2)nm,多分散系数为0.443。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81.47%,载药量为8.16%。结论: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 李楠孔令钰刘佩莉李锡晶王倩
- 关键词:酮洛芬微乳法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
- 基于脂质组学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肪酸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及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建立高脂模型,灌胃给药,1次/d,持续15 d。末次给药后1 h,经目内眦取血。血清进行处理后应用LC-Q-TOF-MS技术,采用负谱模式扫描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DA)研究两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1.037±0.393)vs(0.810±0.412)]、TC[(3.776±0.821)vs(3.002±0.648)]、HDL-C[(2.282±0.544)vs(1.896±0.326)]、LDL-C[(0.405±0.148)vs(0.128±0.07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9.25%,发现了16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基于LC-Q-TOF-MS技术研究了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脂肪酸类成分的代谢物特征,可以将高脂血症模型组与对照组进行区分,是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手段。
- 刘佩莉关鑫李楠曹兴奋杨萍王晓辉刘洪斌
-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肪酸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