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小球藻病毒PBCV-1溶壁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小球藻病毒PBCV - 1侵入小球藻NC6 4A细胞的溶壁活性。方法 :通过已建立的Lysin -NC6 4A细胞壁消解敏感指示系统 ,进行PBCV - 1病毒颗粒溶壁酶活的检测 ;应用冻融实验比较各种酶在溶壁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PBCV - 1病毒颗粒具有降解宿主细胞壁的活性 ,参与其溶壁活性的酶是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 β- 1,3-葡萄糖苷酶 ,其中壳聚糖酶的活力高低并不与其裂解活性成正比。结论 :几丁质酶可能在PBCV - 1病毒侵入及释放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
- 张维娟刘彬刘平芳
- 关键词:小球藻病毒几丁质酶壳聚糖酶
- 小球藻病毒PBCV-1特异性溶壁酶(Lysin)的溶壁活性被引量:5
- 2002年
- 从PBCV 1感染小球藻NC6 4A的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Lysin的粗制剂 ,酶活底物范围分析表明 ,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 β 1 ,3 葡萄糖苷酶是Lysin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与小球藻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相吻合。其中几丁酯酶和壳聚糖酶 ,特别是几丁酯酶在裂解小球藻细胞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ysin粗制剂经FPLC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分别为 5 2kD、5 6kD的两个几丁质酶 (Chil和Chi2 )和一个分子量为 3
- 韩继刚刘平芳康明叶寅田波
- 关键词:几丁质酶壳聚糖酶病毒侵染小球藻病毒
- 利用聚乙二醇(PEG8000)纯化小球藻病毒FJ-1被引量:5
- 2000年
- 为了提取小球藻病毒基因组DNA ,探索利用 3%~ 1 0 %的PEG80 0 0加 3%~ 7%的NaCl沉淀病毒。其中以 7%的PEG和 4%的NaCl沉淀效果最好 ,但其沉淀效率较低。
- 韩继刚康明刘平芳王安利叶寅田波
- 关键词:小球藻病毒纯化
- 小球藻病毒基因调控序列在大肠杆菌和真核藻中的调控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以小球藻病毒腺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 (amt)和主要外壳蛋白VP5 4基因的 5′上游调控序列构建大肠杆菌和真核藻转化载体。以PRPL 及CaMV35S启动子为阳性对照 ,研究了小球藻病毒来源的两种调控序列在E .coli和真核藻细胞中的启动活性。发现PAMT在 4种E .coli菌株中都具有极强的调控活性 ,启动Luc基因表达而产生的酶活性高于PRPL5 0~ 40 0倍 ;PVP54 在DH5α中也具有较强的启动活性。同时PAMT在两种小球藻中启动GUS基因瞬时表达的能力也明显高于CaMV35S启动子 ,表明它们有可能在真核藻类遗传转化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康明韩继刚刘平芳叶寅田波
- 小球藻病毒PBCV-1特异性溶壁酶Lysin的研究
- 小球藻病毒PBCV-1采用类似于噬菌体的侵入方式,即它利用自身编码的溶壁酶降解宿主细胞壁,然后将DNA注射到宿主细胞中.在晚期子代病毒释放过程中,也需要特异性的溶壁酶裂解宿主细胞.到目前为止,对该类酶活的来源及本质都不了...
- 刘平芳
- 关键词:小球藻病毒几丁质酶壳聚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