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出血
  • 2篇血清
  • 2篇血性
  • 2篇术后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脑出血
  • 2篇脑脊液
  • 2篇脑卒中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胶质瘤术后
  • 1篇代谢
  • 1篇蛋白酶
  • 1篇滴注

机构

  • 1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1篇刘强
  • 3篇戚昉
  • 2篇孙尚奎
  • 2篇王耀东
  • 2篇马挺
  • 1篇胡文忠
  • 1篇任兵
  • 1篇王晓斌
  • 1篇赵卫华
  • 1篇李铁成
  • 1篇刘阳
  • 1篇崔建娇
  • 1篇李秋梅
  • 1篇杨文海
  • 1篇邱月
  • 1篇陈小兵
  • 1篇冉军
  • 1篇宁显忠
  • 1篇张辉
  • 1篇段国庆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18与组织蛋白酶-B、-D表达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Mel)-18、组织蛋白酶(Cath)-B和D表达特征,关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2例脑胶质瘤手术后存留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收集59例颅脑非肿瘤手术切除的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Mel-18、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Mel-18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ath-B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Mel-18、Cath-B和Cath-D的表达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最大径及是否伴有坏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Mel-18和Cath-B、Cath-D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脑胶质瘤术后组织中Mel-18低表达、Cath-B和Cath-D高表达是肿瘤的重要促进因素,Mel-18在发挥作用中可能与对Cath-B和Cath-D的调节有关。
王耀东孙尚奎刘强
关键词:脑胶质瘤CATH-D
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马挺刘强
关键词:脑脊髓液分流术
胶质瘤术后组织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Bmi)-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肿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确诊的97例胶质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8例因脑血管畸形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特点。结果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分级、是否伴有坏死、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胶质瘤术后组织Bmi-1和CD147高表达,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同进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Bmi-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对PTEN的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
王耀东孙尚奎刘强
关键词:胶质瘤BMI-1CD147PTEN
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7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痊愈8例,显著进步6例,好转3例,显效率为82.4%。结论: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能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改善和恢复,明显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程,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马挺刘强李秋梅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球蛋白
脑出血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大鼠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与胃黏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溃疡指数(UI)、增殖细胞、凋亡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每组分为1 d、2 d、3 d、5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定量检测血浆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大体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计算UI,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ABC法原位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黏膜凋亡细胞。进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UI、PCNA阳性细胞数、TUNEL凋亡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UI、TUNEL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与胃黏膜PCNA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脑出血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与胃黏膜细胞增殖及凋亡密切相关。
邱月宁显忠刘强张辉杨文海王晓斌
关键词:脑出血儿茶酚胺胃黏膜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8和-23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MG B1、IL-18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2 w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HMGB1、IL-18和IL-23的含量均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临床疗效明显,丁苯酞可有效下调血清中HMGB1、IL-18和IL-23的表达,阻止脑卒中促进因子的活化。
刘强戚昉龙似维
关键词:丁苯酞脑卒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2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2007年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椎一基底动脉血管病,临床上较为罕见,预后差,如能早期给予溶栓治疗。则可改善预后。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刘强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鞍区脑膜瘤患者。观察鞍旁型脑膜瘤与鞍上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比较通过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治疗差异,为鞍区脑膜瘤患者寻找好的治疗方式。结果:在本组所研究的56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与Ⅱ级共计39例,全切治疗率为69.64%,Ⅲ级与Ⅳ级分别为13例与4例;鞍上型脑膜瘤24例,鞍旁型脑膜瘤32例,鞍上型脑膜瘤出现视力下降、垂体受压、视野缺损、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例数均高于鞍旁型脑膜瘤(P<0.05);两种入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鞍旁型脑膜瘤与鞍上型脑膜瘤临床特点各异,鞍上型脑膜瘤对视力、视野、垂体受压、视神经压迫的影响比鞍旁型脑膜瘤更大。而在临床治疗中两种入路方式比较无差异,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段国庆胡文忠刘强陈小兵
关键词:鞍区脑膜瘤翼点入路
匹诺塞林对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匹诺塞林对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根据是否制造出脑出血模型分为假模型组和真模型组,真模型组根据是否静脉给予匹诺塞林分为不给药组和给药组。于给药后24 h分别记录3组的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线粒体钙离子泵(Ca-ATP)酶活性和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相对于假模型组,不给药组的大鼠脑组织的线粒体肿胀更明显,Ca-ATP酶活性更低,ATP、ADP、AMP和能量代谢更低,2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与不给药组相比,给药组的大鼠脑组织的线粒体肿胀程度减轻,Ca-ATP酶活性更高,ATP、ADP、AMP和能量代谢更高,2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匹诺塞林通过保护大鼠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大鼠脑组织缺氧,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的水肿程度。
刘强戚昉宋媛龙似维
关键词:脑出血线粒体能量代谢
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和骨保护素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w后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对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有更明显的下调作用,有效地调节内环境。
刘强戚昉龙似维
关键词:阿替普酶羟乙基淀粉缺血性脑卒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