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民
- 作品数:44 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竹叶石膏汤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竹叶石膏汤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采用放疗治疗,治疗组自放疗第1天起口服竹叶石膏汤,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近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3.6%(21/33),对照组有效率为51.5%(1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7.6%(19/33)、48.5%(16/33),而对照组为84.8%(28/33)、78.8%(26/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以明显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翟祁瑞刘怀民
-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放疗中晚期食管癌
-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 RCC)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m 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白细胞介素-2(IL-2)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76.74%,高于对照组的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功能领域、主要症状、单项及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为躯体功能评分降低,疲劳、恶心呕吐、食欲降低、便秘、腹泻评分升高,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肝功能异常和疲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皮肤黏膜反应、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控制,患者可耐受。结论舒尼替尼治疗m RCC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 陈卫东刘怀民张凤仙马科
- 关键词:舒尼替尼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生活质量
- 食管癌中医药治疗近况被引量:13
- 2020年
-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吞咽困难,饮食不下甚则食而复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发病率在世界上居第7位,5年的生存率仅为20%,对它的治疗值得人们重视。西医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为主,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中医学对食管癌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经济实惠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诊疗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全文以祖国传统医学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食管癌、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等方面进行概述,为更好的利用祖国传统医学治疗食管癌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 张义刘怀民
- 关键词:中医药食管癌
-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改善晚期胰腺癌化疗患者整体获益可能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 2022年
- 目的:评价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化疗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LinkDoc数据库纳入2012年至2018年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等10家研究中心且确诊为局部进展期和晚期胰腺癌的患者923例,试验组采用化疗联合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均衡两组的基线信息,比较两组间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事件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7.5个月和6.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和3.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88.7%vs 92.1%),试验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64.1%vs 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生存获益趋势,无肝转移患者是潜在的优势人群,该结论尚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证。
- 孙旭李恩孝高毅李双全权胜伟袁野张大昕段成洲陆晓王海久庞明泉季家超杨永丽刘怀民
- 关键词:胰腺癌化疗
- PA-MSHA辅助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PA-MSHA辅助奥沙利铂联合ELF(足叶乙甙加亚叶酸钙加5-氟尿嘧啶)方案对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并评估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晚期胃腺癌患者40例。患者均在术后第15d开始奥沙利铂联合ELF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静滴2h,第1d;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30min,第1~3d;5-氟尿嘧啶500mg/m2,静滴2h,第1~3d;足叶乙甙100mg/m2,静滴3h,第1~3d)治疗,间隔21d进行第二个周期该化疗方案;术后当日开始皮下注射万特普安,1ml/d×7d,以后隔日1次,持续到术后1个月;术后化疗前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9例,病情稳定(SD)14例,病情进展(PD)3例,总缓解率为57.5%。主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贫血(57.5%)、白细胞减少(37.5%)和血小板减少(45%)。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52.5%)、口腔黏膜炎(30%)、腹泻(42.5%)和脱发(12.5%)。KPS提高20分以上者47.5%(19/40)。结论 PA-MSHA辅助奥沙利铂联合ELF方案可通过减少晚期胃癌术后机体对ELF化疗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增强对化疗耐受性,而增强该方案的化疗疗效。
- 刘怀民杨峰刘晓莉
- 关键词:PA-MSHA奥沙利铂ELF方案胃癌
- 中医药干预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评价中医药干预治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以连续接受中医药治疗时间≥1个月作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无进展生存期作为最终结局。应用Kaplan-Meier曲线对PFS进行描述,估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两组之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SCLC的预后因素。结果 共有209例ES-SCLC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暴露组97例,出现终点事件90例,非暴露组112例,出现终点事件108例。暴露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9个月(95%CI:6.662~7.138个月),非暴露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月(95%CI:4.534~5.266个月),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显示:中医药干预治疗是保护因素(HR=0.269,95%CI:0.194~0.373),脑转移、肝转移和合并放疗均对无进展生存期有影响(P<0.05),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未发现化疗方案、胸水、其他脏器转移及年龄、性别、吸烟史、恶性肿瘤家族史等个人因素影响ES-SCLC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证据(P>0.05)。结论 中医药对ES-SCLC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 介睿峥刘怀民孙旭袁晨曦武艺铭姬高
-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队列研究中医药
-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比较替吉奥胶囊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B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A、B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4.6%和33.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毒性反应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胆碱能综合征、手足综合征、脱发及肝功能损害,以Ⅰ~Ⅱ级为主,2组毒性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相当,且毒性反应患者均可耐受.
- 刘怀民刘晓莉高启龙蒋立峰
- 关键词:伊立替康多西他赛晚期胃癌毒性反应
- 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8
- 2007年
-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隔姜灸组用隔姜灸,穴取大椎、膈俞、脾俞等;中药组口服参花片、强力升白片。观察2组病人白细胞减少情况、消化道反应情况以及化疗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隔姜灸组113例,中药组108例。10天后疗效:隔姜灸组治愈率为84·1%,有效率为66·4%;中药组分别为35·2%、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15天随访2组均能维持疗效。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隔姜灸组优于中药组。安全性指标检验表明,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反而对化疗所致的心、肺、肾功能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结论: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并优于口服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 赵喜新路玫朱霞高萍李艳丽王雪梅马东阳郭现辉童伯瑛杨晓丽杜炜炜周世繁刘怀民冉鹏飞吕晓蕊
- 关键词:隔姜灸多中心研究
- 小干扰RNA下调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表达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下调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Tiam1 siRNA转染食管鳞癌EC9706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iaml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试剂盒分析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EC9706细胞中Tia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和0.95±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ml siRNA转染24、48、72h后,EC9706细胞中Tiam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0±0.04、0.09±0.01和0.09±0.006,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Tiaml siRNA 24h后,EC9706细胞中Tiam1蛋白的表达水平(0.11±0.02)低于未处理组(0.44±0.05)和对照siRNA组(0.44±0.04,均P〈0.05)。Tiaml siRNA组、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4.48±2.14)%、(40.69±1.85)%和(41.78±1.31)%,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7.18±1.65)%、(32.32±1.15)%和(30.35±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Tiam1 siRNA组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3±0.02、0.41±0.01和0.11±0.02,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0±0.01、0.09±0.02和0.2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Tiam1 siRNA组中早期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0±0.9)%、(10±0.5)%和(2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Tiam1 siRNA组EC9706细胞中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12、0.48±0.13和0.16±0.02,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9±0.08、0.50±0.05和0.04±0.03
- 刘怀民蒋立峰刘晓莉
- 关键词:食管肿瘤EC9706细胞
-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10ml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替加氟片200mg口服,3次/d,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2组一般状况、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检测血清IL-6、IL-10的变化,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一般状况、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升高,IL-10下降。治疗组治疗2疗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6.7%vs23.3%,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升高血清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有关。
- 王新杰郑玉玲张明智王祥麒刘怀民
- 关键词:豆根管食通口服液食管肿瘤IL-6IL-10